个人简介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
山东,系
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64年9月22日生。笔名孔醉、醉婴、周三、丛剑、孤岛独一郎等。祖籍鲁国沂蒙山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6年获博士。现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纪中国文学。著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
47楼207》等专著
孔庆东
。近年在多家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讲授
金庸小说,广受欢迎。江湖人称“北大醉侠”。
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
北京大学中文系,
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
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
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精选集《47楼万岁》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历
孔庆东
1983年自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十八班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师从于北大中文系的两位名师:是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曾经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任教2年。喜欢研究并崇尚朝鲜
金日成的主题思想。著有《47楼207》、《
空山疯语》、《黑色的孤独》、《
口号万岁》、《独立韩秋》、《
匹马西风》、《
谁主沉浮》、《
青楼文化》、《超越雅俗》、《井底飞天》、《金庸侠语》、《
笑书神侠》、《
四十不坏》、《
千夫所指》、《
生活的勇气》、《
脍炙英雄》、《四十五岁风满楼》等文集、选集。近年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设坛讲授金庸
武侠小说,在央视
百家讲坛开讲金庸和
鲁迅。并出版《
正说鲁迅》。
作品
庆东之作,混乱不堪,有评有点,有著有编,版本复杂,收藏较难。今稍罗列,挂万漏千,还望孔学专家,细心补正纠偏。——孔庆东
高考作文速成训练:接力出版社1994。
青楼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议论文论据小词典:接力出版社1996
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谁主沉浮——1921年的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连城诀》评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与严家炎合评)
47楼207——北大醉侠的浪漫宣言: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初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再版。
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通俗小说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与摩罗余杰合编)
孔庆东作品
程小青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
空山疯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自己的园地——关于周作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初版,2007再版(与程光炜等合著)
井底飞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独立韩秋:京华出版社2002(因故绝版)
酒徒——王安忆小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与张祎林合选)
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初版(合著)
黑色的孤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
金庸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口号万岁:华龄出版社2004
孔庆东作品
醉眼看金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合著)
四十不坏:华文出版社2005
伟大的二重性格——
解读鲁迅经典:花山出版社2005
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与范伯群汤哲声合著)
匹马西风:新世界出版社2006
47楼万岁——孔庆东精选集:知识出版社2006
笑书神侠: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
千夫所指: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博客一集)
江湖·侠客·情——走进金庸的《
笑傲江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正说鲁迅: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
孔庆东作品
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
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温柔的嘹亮——北大醉侠演讲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作文应该这样写: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合著)2007
生活的勇气: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博客二集)
古龙一百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与庞书纬合著)
孔庆东文集:重庆出版集团2008(1-12卷)
脍炙人口: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博客三集)
四十五岁风满楼: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博客四集)
百家讲坛:《孔庆东看武侠小说》《正说鲁迅》《我读经典之〈论语〉》《老舍的幽默》《金庸小说的武功》
孔庆东的博客
孔庆东
东博书院
东博书院保卫部工作守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初犯我,我让三分。
人再犯我,我回一针。
人恒犯我,斩草除根。
东博书院主要武功
寒玉同学说:文盗有先后,树叶有专攻。
咱这东博书院也不能包治百病,见谁来了都给一把芒硝啊?老衲寻思了一袋烟的功夫,暂拟东博书院主要武功如下:
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大韩民国疯魔爪,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党史断魂枪,军事乾坤大挪移,
毛泽东研究互搏术,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其他功夫则烦众施主另请高明也。
学术思想
孔庆东,据称是孔子的后代。如果说孔子后代中牛比的大有人在,孔庆东可以说是继
孔融、
孔尚任之后第三牛比的了。正如他的姓氏给他带来的,这个人跟传统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不过,这种难以割舍,除了继承之外,更多地是有着
解构的意义。
解构传统
中国人解构传统,并非始于二十世纪。早在元明时代,纵然
理学盛行,由于知识分子受到理学的打压,人欲在天理面前居于弱势,就不得不对传统进行解构了。元杂剧那种来自底层的声音已经是一个信号。 到了明朝,这种声音已经从底层走向
高岗,最典型的就是《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封神演义》和《金瓶梅》这四大名著的出现。《三国》尚
兵家,《西游》以佛为底子三教合一,《封神》尚道家,《金瓶》尚世俗。尽管这四大
孔庆东
名著中仍然存在着道德的意义,但已经跟理学、道学相去甚远。有明一代,处于中国
文艺复兴的前夜。这股
潮流,延伸到
清代,仍然有《红楼梦》、《儒林外史》和
《聊斋志异》等“杂书”产生。
而清代甚至对戏曲特别入迷,元明的《西厢记》《牡丹亭》在清代大受欢迎不说,《桃花扇》也在这个时代正式登场。到清末,
慈禧对京戏的发展也起到了长足的作用。慈禧那句有名的“戴上行头,就是帝王将相,不用向老佛爷下跪”更是表现了对戏曲的尊重。
但这一时期的解构,纵然有破,也有立。传统被解构之后,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中国人就有这样的能力,在逻辑搞通之前,先进行揉和,直到最后跟
逻辑契合为止。这也是中医存在的意义,这里就不多说了。
解构孔子
二十世纪早期,随着西学东渐,
中国人解构传统的步子明显加快了。孔子在二十世纪遭遇了两次最严重的挑战,一是“打倒孔家店”,二是“打倒孔老二”。西学逻辑鲜明,思维清晰,原本以为打倒孔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幸一百年过去,孔子还是那个孔子,打倒的人自己被打倒了,解构继续进行,传统依然坚挺。回头看这一百年,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二十世纪不过是
中世纪以降中国人解构传统的历史长河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段历史除了打上西学的标签看的格外醒目之外,跟先前的解构其实是不能分离的。从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种端倪,尽管西学来势汹汹,但对于中国传统的解构仍然会走上从前解构的老路,那就是解构之后,传统更加加强了。破的是传统,立的还是传统。 在这种解构传统的历史中,孔庆东走上了历史的潮头。“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坏事不难,但要一辈子都做坏事,就非常不容易了。”这一句改编自老毛的话被孔庆东用来说欧阳锋,一改先辈孔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拳拳之心,而是用一种戏谑的口气,从人性的最深处正视一个人。孔子的后代在这里已经采用了西方人学的立场。人是大写的,人不是道德条条框框可以框死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不是符号,人是活生生的。
选择金庸
孔庆东选择了金庸,在
王朔看来,这是给金庸抬轿子。但王朔不明白,一个人之所以被人抬轿子,是因为这个人有轿子可抬。一个人之所以给别人抬轿子,除了阿谀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利益,一个是给对方抬轿子已经到了一种历史的需要了。我找不到孔庆东阿谀金庸的动机,也看不出孔庆东给金庸抬轿子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诗》三百篇,不得不发。孔子的后代在这里又继承了先辈纯正的诗情,我读书,我感动,于是轿子就抬起来了。
孔庆东这一轿子,实际上是解构了一种新的传统。也就是在几十年的文学世界里,评价文学的某种标准。学者们不是去深刻体察文学的内在意义,津津乐道于文学的外部形式,只要看着不顺眼的,一概不接受。天啦,以这种文学标准,如果从古以来就是这样,人们就只能读到祭司的祝辞,真正的文学从冒头的时候起,就会被迎头打死。文学一旦有了章法,文学也就死了。因为文学从一开始就是破除章法而不是建立章法的。谁能让人耳目一新,谁的文学才是好文学。谁的文学跟别人一个样子,谁的文学也就没有生命了。
语录
于丹被称"女孔子" 是日本人无畏无知?
28日,受邀参加本月31日全球通VIP大讲堂的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在《课堂内外》杂志社接受了记者采访。尽管此次来渝论道的主题是《从金庸、古龙看东亚武侠情结》,但认为“重庆记者还不坏”的孔庆东,对于记者们提到的《百家讲坛》、语文
教育等相关
问题都一一作答,并语出惊人。
“从此再也不上《百家讲坛》”
――太娱乐
自诩为《百家讲坛》“开国元勋”的孔庆东,在谈到如今《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高人气时,却并不感冒。他当场表态:“《百家讲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我再也不会上了。”
暗讽观众思维模式落后
孔庆东曾在《百家讲坛》用一种
侦探小说的模式剖析了“
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获得轰动效应。对于此举是否是对鲁迅作品过度阐释的问题,孔庆东表示:“不是对
作品阐释过度,而是对作品阐释不够。”
孔庆东认为许多中国
读者在思维模式上存在问题,“人们总是无法从课本中退出来,一看没武打就觉得无趣,而许多外国留学生反而能被文章所感动”,“‘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其实就是把人们从课本中带出来了,但这只是我1991年的讲法,观众听了却觉得很新鲜,太奇怪了”。
《百家讲坛》不是《幸运52》
孔庆东曾把《百家讲坛》作为自己的学术阵地,但他昨日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将来不会再去了,“现在的《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过度注重收视率,它又不是《幸运52》和《开心辞典》,这样发展下去不行”。
孔庆东非常得意自己的一个预言,“我曾预言《百家讲坛》会变成评书场,没想到最近就收到消息说单田芳要上了”。但孔庆东并不认为《百家讲坛》是
易中天“带坏”的,“易中天《
品三国》依然还是以学术为依托。”
孔庆东
“孔子就是2000年前的于丹”
――太缺少
虽然对现在的《百家讲坛》不满,但对于《百家讲坛》培养出的“学术超女”
于丹,孔庆东却赞赏有加,作为孔子直系传人的他,还拿自己的老祖宗打起了比方,称“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他认为,现在这种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讲论语谁都会出错
于丹讲“论语”被诸多学者诟病,但孔子的这位传人却对于丹非常宽容。孔庆东认为,这么多观众喜欢于丹,是因为她弥补了知识普及上的一个重大欠缺,“有人觉得自己水平高,出来指出错误也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就此否定于丹的价值。孔子以前讲
周文王,还天天被人骂呢,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但是你看看现在骂孔子的人都在哪里?事实上,孔子的话也不一定每句都对。”
孔子也是心灵鸡汤
孔庆东认为孔子的高明之处,其实在于他思想层次丰富,他既有高深的思想,也有让人倍感亲切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孔子
孔庆东
和于丹都是起着心灵鸡汤的作用,励志只是孔子思想精髓的一部分”。
“现在的大学生只配当高中生” 传言由孔庆东参与编辑的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将《
阿Q正传》撤掉,用金庸的《
雪山飞狐》选段代替,对此,孔庆东昨日明确告诉记者,这是一则假新闻,他从来不主张金庸的书进中学课本。但他也认为,《阿Q正传》和《
狂人日记》确实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
学完“阿Q”只知道“困觉”
孔庆东对如今
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像《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这样的
文章,许多学生理解起来已经有些吃力,“年代太久远,许多学生已经无法体会旧社会如何‘吃人’,这样的课文只适合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现在许多高中生在看完
《阿Q正传》后,只记住了一句话,‘吴妈,我要跟你困觉!’”
孔庆东建议在高中课本中多选取《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这样通俗易懂的文章,“没办法,现在的大学生只能当高中生教,高中生只能当初中生教”。
金庸不适合进中学课本
孔庆东强调,学生学不好是一方面的问题,但同时老师讲课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老师居然能把
《荷塘月色》这样的文章讲得很无趣,原因是这些老师每谈《
荷塘月色》,总要和
政治扯上关系,言必称
朱自清以散文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很容易就把学生吓跑了”。而他认为金庸不适合进中学课本的原因是篇幅太长,选择难度太大,“有些地方教材,居然把练就九阴白骨爪的梅超风的恐怖打斗场面编进教材,我看是连武侠小说的精神都没搞懂”。
轶事
●现场,有活动主办方征集的小读者向孔庆东请教关于写作的问题,没想到孔庆东居然充当起了“坏叔叔”的角色,他说:“写作就是要不断地删减,就像你以后长大了找老婆一样,喜欢的很多,但不能都娶为老婆啊,要学会‘割爱’”。
●孔庆东称因为自己是来自哈尔滨小地方的人,所以在北大读书时很自卑,“不小心说了几句话,却发现很多人喜欢听,还有些人居然听不懂,所以一下就建立信心了”。
●孔庆东对成名感到很烦恼,“以前可以两只手放开在大街上一边骑车,一边唱歌,现在必须得装得道貌岸然;以前老爱坐公交观察人,现在老是在车上被人观察”。
●对于金庸不断改写小说,孔庆东认为他并不是想赚钱,“金庸身体好,没事做,香港也回归了,没这么多《基本法》让他起草啊”。
●不管是对于“80后”作家
韩寒、
郭敬明,还是武侠小说家步非烟,孔庆东只说同样一句话“我对他们是很看好的”。
观点
“醉侠”孔庆东自曝不胜酒力
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昨天来沈签售新作《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受到了广大武侠迷的追捧。
“醉侠”只能喝半瓶
孔庆东说:“有很多人知道我的祖籍是山东,是孔子的后人,我又是来自东北,听见‘醉侠’这一称呼就以为我很能喝酒,但事实上我本人是不胜
酒力的,最多也就喝半瓶,醉侠是我个人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
金庸不是自己最爱
有报道称,金庸的
《雪山飞狐》是在“金庸迷”孔庆东的倡导下进入
孔庆东作品
北京中学教材的,昨日孔庆东一听这个问题就来了精神:“今年的语文课本里一篇金庸的小说都没有。为什么孔庆东编的语文课本就一定要有金庸?金庸在我的喜好里还排不到前五呢。”“金庸好不好?是好。但金庸的作品很多都是
长篇小说,怎么节选就是一个大问题。”
鲁迅的地位不可动摇 孔庆东最欣赏的作家是鲁迅。尽管孔庆东醉心武侠,不过当提到鲁迅和金庸时,他的反应依然很大。“祥林嫂讲了80年了,但从来不会从课本里退出去,因为这部作品很让人感动。就连来中国的留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也会感动。不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讲的确太深了。”
《百家讲坛》很危险
成名于《百家讲坛》的孔庆东,目前却对《百家讲坛》似乎有点意见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这点比较危险,它现在表现出的趋向性就很危险。因为学术的东西只能是更让人爱听但不能娱乐,如果那样就偏离了它原有的轨迹。不过现在的电视节目越来越追求收视率,这也许是《百家讲坛》最应该
警惕的。”
力挺郭德纲
2010年8月17日,第一视频网站《坐视天下》节目,请来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孔庆东做客,就郭德纲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行点评,孔庆东立场鲜明地力挺郭德纲,并在节目中指出“反三俗”对象不该是郭德纲。
郭德纲不是“反三俗”对象
在节目中,面对一系列郭德纲事件的
新闻链接,以及最近刚发生的郭德纲邻居殴打记者,孔庆东首先给
孔庆东
事件定性:“就在今年7月,国家提出要反对‘庸俗、低俗、媚俗’。反三俗应该反谁?是反郭德纲吗?我们大量的媒体,天天在搞三俗!平时干什么去了?这些人就怕三俗打到自己头上,所以倒打一耙!”
打人对不对
该由司法机关定
节目中也链接了最近郭德纲邻居殴打记者的视频,孔庆东认为媒体已经无权管谁家乱搭乱建或者谁打人不对,这都是公安部门负责的区域,媒体这么做是越权:“谁圈占绿地,是否违法,是你媒体说了算吗?媒体只能质疑。另外你现在已经不是干涉郭德纲一家的事情。你要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干扰到什么程度?!”对于记者被殴打,孔庆东也表示打记者可能是不对,不过不是由记者来说的:“‘不对’也需要公安机关来说。不是说打人就不对。八路军打鬼子,天经地义!警察打流氓,天经地义!所以说,打人对不对,要由司法机关来说。”
老百姓喜欢郭德纲
紧接着《坐视天下》又播出了网友对于郭德纲的支持“郭德纲你是够三俗的,你在天津的演出居然返场24场,你凭什么为了普通老百姓返那么多场?!”根据网友的发言,孔庆东又说:“这个网友其实是在正话反说。这个网友就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人民是多么喜欢郭德纲!郭德纲就是只演一场,也可以拿那么多钱。但是他为了老百姓对他的喜爱,返场24次。你说他的艺术是多么伟大!可是我们很多人,不但不理解老百姓正义的要求,不理解郭德纲,反而给他加上一个三俗的罪名。”
郭德纲是民族英雄
孔庆东更是猛夸郭德纲是民族英雄:“郭德纲是我们国家相声界唯一的,敢于讽刺权贵、敢于讽刺不正之风、敢于反对潜规则的,这样一个民族英雄!郭德纲说他徒弟是民族英雄,这话不对!郭德纲自己是民族英雄!”郭德纲曾在相声专场里说自己藏秘排油那会真想到过移民,孔庆东说那后果可严重了:“假如郭德纲真移民了,假如有一天郭德纲在境外演出出言不逊,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谁要为此而辞职!我很快也要去《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我就要指出‘谁是真正的三俗’、‘哪些部门要为这个事情承担责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