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网站首页
国学资讯
儒道学院
释迦禅院
西学汇通
影音集锦
人文彩云
群星点评
陈寅恪学
教育争鸣
时代观察
德胜学堂
孔子学会
感恩文化
三隆佛典
志同道合
玉山蓝河
里仁漫谈
国学网公告
首页
>
国学网
>
群星点评
>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简介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简介
2010-10-25
汪晖(1959年10月-),江苏扬州人,中国大陆著名学者,通常被认为是“新左派”(中国当下语境意义)领袖。1966年入扬州市西门街小学,1971年入扬州市鲁迅中学(今扬州大学附属中学)、1976年初高中毕业。1976至1977年间,先后当过一年半的临时工和徒工。1978年录取为扬州师院中文系77级本科生。1981年本科毕业,1982年考取本校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在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从唐弢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1988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随即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与友人共同创办《学人》丛刊,1996年起担任《
读书
》杂志主编,在其任内读书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连国内极右代表南都都承认汪晖时期的读书是中国各种思想交流的平台,但其独立的思想不愿向美国在华的代言人屈服并刊登了如实反映文革问题与成就的高家村序言,遭到美国在华喉舌的围攻与中伤,在2007年遭无故解职。2002年受聘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访问教授。主要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1990)、《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汪晖自选集》(1998)、《死火重温》(2000)、《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2005)等。编有《文化与公共性》、《发展的幻象》等多种著作,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日文、韩文、法文等。
"汪晖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卷帙浩繁,内容十分复杂。首卷围绕“理”与“物”的关系这一中心命题,探讨了宋明儒学的“天理”主题;次卷转向“帝国/国家”问题,先证明它们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国时使用的主导性的现代二元对立概念,再论证它们对理解清朝和民国的国家特性来说,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对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进行分析,并揭示出,在将旧的“天理”世界观重塑为“公理”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既纳入了西方式的科学公理观念,又保持了传统的对“天理”中的“理”的伦理—政治的关注;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讨论了现代“科学话语共同体”如何兴起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核心主题。四卷洋洋洒洒至一六○八页,仅“导言”一章,即长至百余页。" (
黄宗智
:探寻中国的
现代性
)
2010年3月10日《文艺研究》刊发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彬彬
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被指称《反抗绝望》一书存在多处抄袭,多名专家对此回应,称“抄袭说”难成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京华等多名鲁迅研究专家,曾就《反抗绝望》是否构成抄袭、汪晖是否梁(启超)鲁(迅)不辨、王彬彬的动机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钱理群、孙郁、赵京华等人均表示,该书确实存在引文不够规范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要说汪晖恶意剽窃恐难成立。此后,有舒炜、钟彪、魏行文章分析王彬彬文章论证的问题。王彬彬此前曾发文辱骂王蒙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另一教授蓝棣之,因此有人对王彬彬的动机提出质疑,“派系之争”、“骂名人以扬名”之说均被提及。同时也有学者如林毓生、余英时、郑也夫等人表示需对此质疑做严肃的核查与处理,名人易中天也发表言论。7月初,相继有两封执不同态度的公开信发布。一封为国内外一些学者要求清华和社科院成立调查委员会处理此事,另一封则是很多国外学者收到攻击汪晖的匿名信,因此公开回应,致信清华校长,谴责主流媒体干涉学术自由。
上一篇:
北京大学王博教授讲解周易智慧
下一篇:
陕西师大赵克礼教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