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教授,男,1958年生,广东省汕头市人,先后获历史学士(1982年)、哲学硕士(1986年)、哲学博士(2000年)。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带人。曾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4月,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客座研究员,到哈佛大学从事博士论文的写作。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哲学史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
·研究经历:
前期出版有《儒学的现代转折》、《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维特根期坦后期哲学的扩展研究》(合作)和《被解释的传统――近代思想史新论》(合作)等专著多种。
2001年以来,除新出版《〈齐物论〉及其影响》、《等待刺猬》两书外,撰写大量论文,其中有5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上。
同时与刘小枫教授协作编辑《经典与解释》学术丛刊。
陈少明主持有“哲学史、观念史和经典解释学”(2004)等研究课题多项。
此外,在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下,主持比较思想史系列的小型研究会(4次)。
·近期学术取向:
包括研究经典解释的传统,以及倡导、论证新的中国哲学创作的可能性。
·荣誉:
《被解释的传统》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获04-0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