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学术研讨群
胡戟教授著作:
1、《武则天本传》, 三秦出版社,1986年6月。1987.年、1992年、1993年第二、三、四次印刷;(修订本)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2、《敦煌史话》(与傅玫合作), 中华书局,1995年2月;1997年、2004年第二、三次印刷。
3、《隋炀帝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4、《中华文化通志·礼仪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5、《胡戟文存——隋唐历史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6、《二十世纪唐研究》(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7、《中国政治通史·4·分裂与对峙的魏晋南北朝政治》,泰山出版社,2003年8月。
8、《胡戟文存·2· 隋唐历史与敦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9、《 陕西 辉煌与梦想》(主编),外文出版社,中文版2005年7月;英文版2006年2月。
10、《史学名篇》(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
郑翔教授,江西省文联书记,庐山陈寅恪墓地建设发起人。
谢泳教授
《禁锢下的呐喊——1976至1989年中国的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旧人旧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
《学人今昔》(长春出版社,1997年)
《书生私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教育在清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教授当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大学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1951至1952年》。
《靠不住的历史》(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克敌教学术著作: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陈寅恪与中国文化》、《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章太炎与章门弟子》、
《花落春仍在——吴宓与〈学衡〉》、
《国民素质与教育》、《百年文学与大学》、
《梁漱溟的最后39年》、《那些翻译大师们》、
《网络文学新论》及《写作心理学》等。
张求会教授专著
《陈寅恪的家族史》、
《陈寅恪丛考》
合作编纂《陈宝箴集》
侯甬坚教授
1.侯甬坚,周杰,王燕新.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观.中国沙漠.2001,15(2),188-194
2.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附论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转换. 中国科技史料.2000,21(4),307-315
3. 侯甬坚,祝一志.历史记录提取的近5-2.7ka黄河中下游平原重要气候事件及其环境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20(4),23-29
4.侯甬坚.定都关中:国都的区域空间权衡.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7辑.三秦出社,2000,144-151
5.侯甬坚.日本<历史地理>杂志创刊初期的学科概念.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25-262
6.侯甬坚.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理论背景.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8-34
7.侯甬坚.魏蜀间分界线的地理学分析.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93-201
8.侯甬坚.西汉梁国己氏县名校正.大陆杂志.1997,49(2),47-48
9.侯甬坚.空间地理规律对区域(中国)发展过程的影响.人文地理.1992,7(3)56-63
10.侯甬坚.朝宗──黄河与中华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1.侯甬坚,周杰,王燕新.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观.中国沙漠.2001,15(2),188-194
12.侯甬坚.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史学月刊.2009,4,5~23
拜根兴教授著作:
《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出版;2008年重印。
《唐朝与新罗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唐代高丽百济移民研究:以西安洛阳出土墓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石刻碑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
《唐代朝野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赵文润、拜根兴《唐宪宗》,三秦出版社,1992。
拜根兴、樊英峰《永泰公主与永泰公主墓》,三秦出版社,2004。
萧正洪、拜根兴主编《池田大作香峰子思想的新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开创精神丝绸之路的新纪元》(主编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任士英教授专著:
《幕后帝妃》, 三秦出版社,1992年,23万字;
《唐肃宗评传》, 三秦出版社,2000年,27万字;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24.3万字;
《历代马嵬诗选读》(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中华书局,2000年,2.5万字;
《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中华书局,2005年8月,22.5万字。专著:
《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2月版,独著。
辛可著有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九州社)、
《 斯文扫地》(九州社)、
《 逼下梁山》(光明社)、
《未完成的革命》等
陈才智研究员学术著作:
《元白诗派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唐宋诗词鉴赏》,语文出版社,2007年1月
《白居易诗赏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10月
《杜甫诗赏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10月
《悲欣文魂》,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唐代文学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12月(合著)
《老子还原•资料长编》,中华书局,2011年3月(合著)
《唐宋散文选评》,香港三联书店,2006年9月;岳麓书社,2006年12月(合著)
《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合著)
编著
《陈友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0月
《川游漫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0月
《萍踪偶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2月
《施肩吾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1月
黎荔教授主要著作
主编西安交通大学而论坛丛书。
《读图范式:还视觉以澄明》,2008-10-20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导论》,2008-09-0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栉风沐雨几春秋——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科建设历程回顾》,2006-04-0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在春草绿透的地方——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创作选辑》,2005-07-0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解读〈家〉》,2001-02-01 京华出版社。
毛阳光教授:
《唐宋时期黄河流域外来明》(与石涛教授合作)、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与阎守诚教授合作)
《宁波通史•元明卷》
《洛阳流散墓志研究》
孙英刚论文:
.长安与荆州之间_唐中宗与佛教.pdf,收录于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唐代前期宫廷革命研究.pdf,《唐研究》第七卷,2001年,pp. 263-287。
隋唐长安的王府与王宅.pdf,《唐研究》第九卷,2003年,pp. 185-214。
想象中的真实——隋唐长安的冥界信仰与城市空间.pdf,《唐研究》第十五卷,2009年,pp. 139-169。
西方学术话语与东方史学脉络——以“Medieval”为例.pdf,《人文杂志》2010.2,pp. 147-157。
朝河贯一和“中世”日本的构建.pdf,《书城》2010.7,pp. 29-32。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pdf,《学术月刊》2010.11,pp.21-27。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B9《宗教》2011年第1期(页码同原刊),全文转载。
学术文摘--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pdf,《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2,pp.154-155。
太平天子”与“千年太子”.pdf,《复旦学报》2010.6,pp. 42-50。
幽明之间:“见鬼人”与中古社会.pdf,《中华文史论丛》2011.2,pp. 221-254。
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金刀之谶与弥勒信仰.pdf,《史林》2011年第3期,pp. 56-68。
音乐史与思想史:《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pdf,《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6辑(2010.12),pp. 103-130。
评陈弱水著《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pdf,《中国学术》第29辑(2011.6),pp. 411-420。
夏炎教授专著: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独著。
《大家精要·颜之推》,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独著。
《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王利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8月版,参编。
《话说中国大历史》,李学勤主编,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参编。
何剑平教授著作:
《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与王昆吾教授合著),巴蜀书社2002年1月版。
《敦煌维摩诘文学研究》(博士论文),编入《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53册,台湾佛光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合著),巴蜀书社2005年版。
《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何剑平著,巴蜀书社2009年6月出版。
颜廷真商务印书馆编审:
著有《中国风水文化:理论演变和实践》、
《中国风水文化》(香港三联书店)等作品。
雍繁星,中国诗学编辑,著有
《从“孔颜乐处”到自适任情——陈白沙对宋明理学重要命题的超越》,《南开学报》2002年第2期;
《晚明性灵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以袁宏道为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形诸家注平议——兼谈的养生思想》,《国学研究》第12卷;
《王宗沐的学术思想与文学主张》,明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会议论文集,2006年4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阳明心学与唐宋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张全晓教授
主要从事道教文献、道教文化和贵州地方文化的整理与研究,主讲《中国宗教文化概论》、《文化资源学》等课程,主持国家、省部和地厅级项目4项,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贵州画报·旅游》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黄楼著作:
《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论唐德宗贞元年间神策军的六军化》,《中国史学》(日本),第23卷,2013年。
《吐蕃尚延心以河渭降唐事迹考略——兼论唐末高骈与宦官集团之关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8辑,2012年。
《读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札记十六则》,《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唐代京西北神策诸城镇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2011年。
《白敏中收复三州七关说考辩》,《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6辑,2010年。
《唐宣宗诗歌辑考——兼论宣宗遁迹为僧说的产生及其衍变过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6辑,2010年。
《唐制将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5辑,2009年。
《〈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撰者及制作年代考——兼论唐代市舶使职掌及其演变等相关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吐鲁番所出唐代月料、程料、客使停料文书初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唐德宗“奉天定难功臣”、“元从奉天定难功臣”杂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4辑,2008年。
《唐代宣宗朝财政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平淮西碑〉再探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2006年。
侯海英,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审,著有:
《史记三题》,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从司马迁的成功看司马谈的家教思想》,《唐都学刊》,2010年第2期;
《司马迁与<史记>中的崇智尚计》,《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4期;
《方向性选题的开发路径探讨》,《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5期;
《论网络时代编辑在社会传播中的作用》,《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9期;
《图书策划编辑培养阶段探析》,《科技与出版》,2011年第9期;
《汉初长者集团执政思想》,《长安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郭海文副教授代表性成果
《试论〈太平广记〉》中的山洞意象》,《唐都学刊》, 2004年第6期。
《从〈四库全书〉内诗文评著作看唐五代女性诗歌创作》,《东方人文学志》,台湾:文津出版社印行,2005年第4卷第4期。
《唐五代女性诗歌的传播方式》,《中国女性主义》, 2006年春。4、《试论唐代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武汉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
《武则天诗歌研究》, 《乾陵文化研究(三)》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20世纪中国女性美演变的文化阐释》,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年1期。
《唐代公主的婚姻礼仪》, 《社会科学评论》, 2009年3期。
《钦定学正全书》点校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9年。
《性别视角下的女子与战争》, 2005年第九届世界女性学大会,韩国•汉城梨花女子大学,2005年6月。
《试论唐代母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第二届全球妇女联盟国际学术会议,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城大学, 2006年5月。
马鸿波副教授著作:
宋代家法族规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独著)
《宋会要辑稿•刑法》点校,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独著)
《宋会要辑稿》数据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负责《刑法》部分)
参与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3册(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孔学堂书局,2015年(负责其中的家训部分)。
曾文芳博士后主讲专题:
传统文化经典解析与思考 系列课程(内含国学经典《易经》、《论语》、《道德经》、《诗经》、《韩非子》、《墨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心经》、《孙子兵法》、《弟子规》、《菜根谭》等名著的解读与启思)
周秦汉唐之陕西文化发展篇专题讲座
关中、陕南、陕北民俗文化的分布与开发
陕西历史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现场教学。
史小军,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历史组组长,教学名师。
廖孝莲,南京江北中学历史教学名师,长于柳如是别传研究。
王玉来博士,长于中古中古政治史研究。
田卫丽,任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
王冰,大唐西市历史文化中心秘书,胡戟教授助理,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