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国学资讯  >  长安学丛书目录

长安学丛书目录

2015-03-17

长安学丛书目录

 

 

 

史前时期:

  1. 西安半坡考古研究(一卷)

  2. 史前考古综述(二卷)

    西周时期:

  3. 周原考古研究(一卷)

  4. 周公庙考古研究(一卷)

  5. 丰京、镐京考古研究(一卷)

  6. 西周礼制研究(一卷)

  7. 《考工记》与西周手工业研究(一卷)

  8. 西周青铜器研究(一卷)

  9. 西周甲骨研究(一卷)

    秦时期:

  10. 秦雍城与秦公大墓研究(一卷)

  11. 秦陵考古(一卷)

  12. 秦始皇兵马俑研究(二卷)

  13. 秦封泥研究(一卷)

  14. 《商君书》研究(一卷)

  15. 《吕氏春秋》研究(一卷)

  16. 秦汉人物研究(一卷)

  17. 秦汉瓦当研究(一卷)

    西汉时期:

  18. 汉长安城考古研究(一卷)

  19. 汉阳陵考古研究(二卷)

  20. 西汉考古发掘(一卷)

  21. 《史记》研究(四卷)

  22. 《汉书》研究(二卷)

  23. 刘向、刘歆研究(一卷)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24.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一卷)

  25. 碑石造像研究(一卷)

    隋朝时期:

  26. 《隋书》研究(一卷)

  27. 隋大兴城考(一卷)

    唐朝时期

  28. 贞观之治(一卷)

  29. 武则天时期(一卷)

  30. 李隆基时期(一卷)

  31. 唐长安的诗歌(三卷)

  32. 唐长安的文学(一卷)

  33. 唐长安绘画艺术(一卷)

  34. 唐长安书法艺术(一卷)

  35. 唐长安佛教(四卷)

  36. 唐长安道教(二卷)

  37. 唐长安各教派研究(一卷)

  38. 法门寺考古研究(一卷)

  39. 唐代墓志研究(一卷)

  40. 昭陵陪葬墓考古研究(一卷)

  41. 孙思邈与《千金方》(一卷)

  42. 唐代人物研究(一卷)

  43. 唐代文化交流研究(一卷)

  44. 唐代民族研究(一卷)

  45. 唐代长安城研究(一卷)

    两宋辽金元时期:

  46. 〔宋〕《蓝田吕氏家族》(吕大忠、吕大临、吕大均、吕大防)(一卷)

  47. 〔宋〕张载《张载集》研究(一卷)

  48. 〔南宋〕程大昌《雍录》研究(一卷)

  49. 〔金〕王重阳《全真集》(一卷)

  50. 〔元〕杨奂《还山集》、《正统记》、《北见记》、《韩子》、《砚纂》等(一卷)

  51. 〔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一卷)

    明代时期:

  52. 〔明〕王恕《玩易意见》、《石渠意见》、《王端毅文集》(一卷)

  53. 〔明〕王九思《渼陂集》、《中山狼院本》(一卷)

  54. 〔明〕康海《对山集》、《沜东乐府》、《中山狼》(一卷)

  55. 〔明〕马理《陕西通志》(二卷)

  56. 〔明〕吕柟《陕西因问》、《泾野诗文集》(一卷)

  57. 〔明〕冯从吾《元儒考略》、《冯少墟集》、《陕西通志》(二卷)

  58. 〔明〕八部著名县志,如《武功县志》、《朝邑志》、《华州      志》等(二卷)

    清代时期

  59. 〔清〕王弘撰《砥斋集》、《周易筮述》、《山志》(一卷)

  60.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一卷)

  61. 〔清〕李颙《二曲集》研究(一卷)

  62. 〔清〕李因笃《受祺堂诗集》、《文集》(一卷)

  63. 〔清〕王心敬《关学汇编》等十余种(一卷)

  64. 〔清〕王杰《葆醇阁集》、《读易札记》(一卷)

  65. 〔清〕李柏《檞叶集》研究(一卷)

  66. 〔清〕路德《柽华馆集》(一卷)

  67. 〔清〕沈青崖百卷本《陕西通志》(三卷)

  68. 〔清〕毕沅《训经堂丛书》(一卷)

  69. 〔清〕张澍《二酉堂丛书》(一卷)

    民国时期:

  70. 〔民国〕杨虎城、邵力子监修《续陕西通志稿》(三卷)

  71. 《于右任研究》(一卷)

  72. 《李元鼎诗文散集》(一卷)

    新中国时期:

  73. 《长安画派研究》(一卷)

    综合:

  74. 陕西长城研究(一卷)

  75. 丝绸之路研究(一卷)

  76. 关学研究(一卷)

  77. 《长安名医志》(一卷)

  78. 《长安医籍录》(一卷)

  79. 《长安医学考古》(一卷)

  80. 《长安学论丛》(一卷)

  81.  《长安医学丛书》三十卷,其中包括《长安名医志》(一卷)《长安医籍录》(一卷)《长安医学考古》(一卷)。

上一篇:陕西省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西部项目立项名单2006-2008

下一篇:乙未年陕西省第四届清明祭孔典礼暨首届国学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