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国学资讯  >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在十月舉辦八大活動慶孔誕‏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在十月舉辦八大活動慶孔誕‏

2015-10-19

讀經通訊(80) 孔元2566乙未年九十八(2015-10-30)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經典教育促進委員會出版 kongfuzi@confucianism.org.my

歡迎您轉發歡迎您投稿來信投稿寄Email: tankeesang@gmail.com

logo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

THE ASSOCIATION OF CONFUCIANISM MALAYSIA

2,Jalan SS 25/10,Petaling Jaya,47301,Selangor,Malaysia

Tel:603-78805122Fax: 603-78805022

Website: www.confucianism.org.my

E-mail: kongfuzi@confucianism.org.my

來信投稿寄Email: tankeesang@gmail.com

讀經通訊(80)目錄孔元2566乙未年九十八(2015-10-30)

第一項:出版書刊八种

1兒童讀經綜合課本

2.《弟子規》

3.《兒童讀經老師手冊》

4. 馬來西亞儒學研討會論文(論文集七)

5. 22週年紀念特刊

6. 儒教郵刊第80

7. 讀經郵刊第80

8. 家園郵刊第80

第二項:祭孔,釋奠禮。

第三項:認識孔子展覽會

第四項:朱榮智教授全馬巡迴講座會

第五項:馬來西亞儒學學術研討會

第六項:捐血活動

第七項:孔誕 - 大成宴

第八項:籌款

發心助印


立志如叩鍾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同仁,在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二五六六年,也是本會立會二十二週年。以十月份為”,一口氣辦了八大活動。這是我們的“入學試”

因為孔學研究會,以:

工作:再述孔子所

小志:為東南亞華人細述孔子所

大志:為世界述孔子所

期許:禮樂社會。

至聖先師孔子

誕辰二五六六年紀念八大活動

第一項:出版

1. 兒童讀經綜合課本──印五千冊,376面,第二版重新編校,內容:

由“禮”入門,履禮以齊“德”,有德而知“道”,明道則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能克己復禮。

《大同篇》(爲眾志,天天唸,時時念)

《弟子規》(兒童啟蒙,常禮入門)

《大學》(修行篇)

《中庸》(心法篇)

《學記》(學、問、審、辨、行)

《論語》(志於行)

《周易》(“道”路,時中相應)

《孟子》(運儒之舟)

2. 《弟子規》──印一萬冊,84面,第六版,內容:

本文,英語、馬來語,中文解說。

3.《兒童讀經老師手冊》──印五千冊,350面,第三版重新編校,內容:

十三講

第一講:今天的社會環境,唯有經典教育可以彌補缺失。

第二講:教學幼時,莫讓孩子的黃金時期白白浪費了。

第三講:以經典為教材。

四講:童蒙養正的教育觀。

第五講:家教要越早越好,師親緊密配合促進讀經成功。

(上述五講資料,老師為家長說明兒童讀經教育。以下八講,是老師教學的參考資料。)

第六講:老師的心理建設,以百年樹人為志。

第七講:如何辦讀經班。

第八講:兒童讀經班的開課。

第九講:如何實踐《弟子規》。

第十講:三語《弟子規》。

第十一講:《論語》20題。

第十二講:兒童讀經課外活動。

第十三講:讀經疑惑20解。

4. 馬來西亞儒學研討會論文(論文集七) ──印一千冊,300

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孫女孔德懋女土題辭

拿督紀良融會長獻辭

對向東學習的看法-賴觀福

再華化與儒學經典教育—以馬來西亞華社為例-鄭庭河

荀子的儒學申辯與批評—兼論其對於當代儒學復興之啟示-毛朝暉

從人格天到形上天:商、周宗教人文化的進程-蔡桂芳

儒家審美文化之“雅”的流變-潘筱蒨

儒家“大學之道”復興得起來嗎?-鄭文泉

華人喪禮民俗的若干調查研究一淺談儒家喪禮的價值觀-李永球

從孔子形象的演變論儒家的宗教性-嚴家建

試論孟子性善說源於《周易》-庾濰誠

易經.繫辭傳》:孔子及弟子們的治國理想-侯紫裔

從《論語》看孔門樂事-林緯毅

實踐篇

禮樂社會理想—談琴棋書畫四藝-黃美玲

海外弘揚儒學-陳啟生

5. 22週年紀念特刊──印一千冊,32

6. 儒教郵刊第80期。

7. 讀經郵刊第80期。

8. 家園郵刊第80期。

第二項:祭孔,釋奠禮。

時間:2015-10-1110:00am開始

地點: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會所,2, Jalan SS 25/10, Petaling Jaya, 47301, Selangor, Malaysia

釋奠禮

說明:

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牲、酒等祭品,呈獻音樂、舞蹈,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韓國至今延用“釋奠禮”之稱)

根據《禮記文王世子》的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私塾學堂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先師,來表示尊師重道之意。不過當時所謂的 “先師”,並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個人或某些人;凡是過世的教師,對教育有貢獻,都是師生祭祀的對象。由於孔子一生成就了有教無類的教育,影響極為深遠,所以釋奠的對象逐漸以孔子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稱為 “先師”以後,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了。

漢高祖十二年(元前195),漢高祖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帝王祭孔的開始

古代日本、朝鮮也崇尚儒學,千餘年來祭孔,并一直保留至今。韓國每年都會有大型“釋奠禮”。東南亞許多民間組織也以各種形式祭孔。

釋奠佾舞

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八佾舞,是祭孔大典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

西元485 (中國古代朝齊武帝永明3),對於釋奠已有這樣的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36人。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并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西元492年(此魏孝文帝太和16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740年(唐朝唐玄宗開元28年)的祭孔大祀,是采用64人的八佾舞。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与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時右手執羽,常用雉尾,左手執龠,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別有立容、立聲之意。每個動作皆代表一個字,一節樂曲一組動作。武舞又稱干舞。

準備工作

人員:

獻官三人,培獻官六(多,雙)人,

通賛一人,執事多人,負責輔助行禮事務。

禮器:

六經,六藝,四藝,盥盆一,羃巾一。

樂器:

琴,鍾,磬。

釋奠儀:

参礼者先行採排,前一天齋戒,道袍深衣皆可。

行儀

起鼓:先以鼓槌擊鼓框三,後鼓一擊兩作,一擊兩作,再一擊而後兩擊。

通贊唱:鼓初嚴。兩擊,兩擊,再兩擊,執事遍燃庭燎香燭。

通贊唱:鼓再嚴,三擊,三擊,再三擊,執事者各序。

通贊唱:鼓三嚴,急五擊,五擊,再五擊,再兩擊,贊引引各獻官立候。

排班:

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

通贊唱:陪祭官各就位。

通贊唱:獻官就位。

一、迎神:

通贊唱:迎神。

通贊唱:全體起立。

通贊唱:樂奏昭平之章。(向外揖禮)(三擊,镈鍾。)

迎神昭平:(大家唸)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

與天地參,萬世之師。

祥徵麟紱,韻答金絲。

日月旣揭,乾坤清夷。

通贊唱: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二、奠帛

通贊唱:行奠帛禮

通贊唱:盥手(诣盥洗所) (司洗遞毛巾)(贊引將初獻官引至盥洗所,司洗將盆準備好)(獻官至聖先師孔子前)-- 以下同。

贊引唱:揖禮

贊引唱:上香。(執事將香遞給獻官,並將其點燃。獻官托高示敬,遞回給執事,放入香爐中,立於一旁)

贊引唱:奠帛。(執事將帛遞給獻官,獻官舉起示敬,遞回執事,執事將其放入篚中,立於一旁)

贊引場: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三、初獻禮

通贊唱:行初獻禮。

贊引唱:诣至聖先師孔子聖像前。(初獻官往前正位)

通贊唱:樂奏宣平之章。(三擊,镈鍾)

初獻宣平:(大家唸)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

生民未有,展也大成。

俎豆千古,春秋上丁。

清酒旣載,其香始升。

贊引唱:揖禮

贊引唱:獻爵。(將爵遞給獻官,舉起示敬,遞回執事,放于案上,立於一旁。)

贊引唱:獻六經。-- 詩、書、禮、樂、易、春秋,(一項一項上)

贊引唱: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通贊唱:讀祝。(讀祝官開始宣讀祝文,讀完之後將祝文放於祝案上,復位。)

通贊唱:復奏樂。 (三擊,镈鍾)

讀祝宣平:(大家唸)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

生民未有,展也大成。

俎豆千古,春秋上丁。

清酒旣載,其香始升。

贊引場: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四、亞獻禮:

通贊唱:行亞獻禮。

通贊唱:盥手

贊引唱:诣至聖先師孔子聖像前。(亞獻官往前正位。)

通贊唱:樂奏秩平之章。(三擊,镈鍾)

亞獻秩平:(大家唸)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

響協鼖鏞,誠孚罍甗。

肅肅雍雍,譽髦斯彥。

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贊引唱:揖禮

贊引唱:獻爵。(將爵遞給獻官,舉起示敬,遞回執事,放于案上,立於一旁。)

贊引唱:獻六藝-- 詩、書、禮、御、射、數(一項一項上)

贊引場: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五、終獻禮:

通贊唱:行終獻禮。

通贊唱:盥手

贊引唱:诣至聖先師孔子聖像前。(終獻官往前正位。)

通贊唱:樂奏敍平之章。(三擊,镈鍾)

終獻敍平:(大家唸)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皮弁祭菜,於論思樂。

惟天牖民,惟聖時若。

彝倫攸敍,至今木鐸。

贊引唱:揖禮

贊引唱:獻爵。(將爵遞給獻官,舉起示敬,遞回執事,放于案上,立於一旁。)

贊引唱:獻四藝--琴、棋、書、畫 (一項一項上)

贊引場: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六、飲福受胙:

通贊唱:飲福受胙。

贊引唱:引福酒。(讀祝向獻官遞過酒爵,獻官接爵,足飲,將空酒爵放在左側執事盤子上。)

贊引唱:受福胙。(執事向獻官遞蛋糕,獻官接過小碗,吃光,將空碗放在左側執事盤子上。) (三擊,镈鍾)

飲福懿平:(大家唸)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

四海黌宮,疇敢不肅。

禮成告徹,毋疏毋瀆。

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七、撤馔:

通贊唱:撤馔 (執事將各笾豆稍稍移動即可。)

通贊唱:樂奏懿平之章。(三擊,镈鍾)

徹饌懿平:(大家唸)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

四海黌宮,疇敢不肅。

禮成告徹,毋疏毋瀆。

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八、送神:

通贊唱:送神。

通贊唱:樂奏德平之曲。(三擊,镈鍾)

送神德平:(大家唸) 

鳧繹峨峨,洙泗洋洋。

景行行止,流澤無疆。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

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通贊唱: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九、望瘗:

通贊唱:讀祝者捧祝,進帛者捧帛。(執事者取祝文,執事者取帛)

通贊唱:望瘗。

讀祝唱:祝板一、帛一段,數至九段。(讀祝拿出火具,將祝文、白帛全部燒盡。) (三擊,镈鍾)

望瘗德平:(大家唸) 

鳧繹峨峨,洙泗洋洋。

景行行止,流澤無疆。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

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通贊唱:三揖禮。(大家依照口令揖禮)

通贊唱:禮成!

C:\Users\us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Outlook\0JUQ9ZFO\直隸省先師廟六章曲譜.jpg

釋奠禮-六平

昭平之章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

祥徵麟紱,韻答金絲。日月旣揭,乾坤清夷。

宣平之章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

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旣載,其香始升。

秩平之章。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響協鼖鏞,誠孚罍甗。

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敍平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

惟天牖民,惟聖時若。彝倫攸敍,至今木鐸。

懿平之章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

禮成告徹,毋疏毋瀆。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德平之曲

鳧繹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釋奠禮-祭文

儒門學子 孔會職受

藉用白茅 表文呈奏

維此

歲值乙未,乙酉月庚申日,西曆20151011日,乃至聖先師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六年誕辰,吾等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備鮮花香果、六藝六經,於忠恕禮堂,謹以至誠,敬奉心香,肅立至聖先師孔子像前恭祭,學生秘書長黃美玲,子墨領眾,以音聲禱求,庇佑眾生福慧增長,禮以文曰:

聖師孔子 承道堯舜 禹湯文武 一脈承傳

教民六藝 集成禮樂 射御書數 化民春風

儒宗百代 修設詩書 禮樂文化 易暨春秋

琴樂靜安 棋發智慧 書楷隸篆 畫美自然

興學杏壇 庠序之教 有教無類 澤被天下

格物至知 誠意正心 養氣成德 修齊平治

人倫孝悌 仁義禮智 文行忠信 約禮博文

二紀貧困 百年明夷 禮失神州 求諸四野

孔學研會 二十二載 步步足印 弟子禮規

弘道德禮 六經四藝 秉承聖訓 教化人心

西風東凌 繫於懸絲 凝魂華夏 固本培根

子孫揚帆 丹青四海 謹伏禱祈 師靈庇佑

伏惟尚饗

第三項:認識孔子展覽會

時間:2015-10-1114日,10:00am10:pm

地點: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會所,2, Jalan SS 25/10, Petaling Jaya, 47301, Selangor, Malaysia

上一篇:家園 79,讀經79期,儒教79期

下一篇:荆三隆教授等四位西电老师参加人间佛教与中华文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