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优点相处
去年夏天,我问我只有3岁半的小侄子,在他幼儿园里有没有特别好的玩伴。他告诉我他最好的朋友叫Tom,天天和他一起玩。在他的介绍下,我知道了Tom喜欢画画、读书,善良聪明,活泼开朗。后来,在上个寒假,我见到了Tom,令我感到惊讶的是,Tom是一个残疾人,坐在专属于他的小轮椅上。我问侄子,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个特点没有在和我讲Tom的时候提及呢,侄子说:“因为那不重要啊!”
这句从一个三岁孩子口中说出的话像醍醐灌顶一样让我受益匪浅。是啊,Tom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吸引我侄子和他成为朋友的,却是Tom的爱好和性格,在这相比之下,身体上的残缺,的确成为了一个不值一提的特点。仔细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的确如此。对于亲近喜欢的人,我们往往会放大他们的好,就好像喜欢的女孩子在你面前,一颦一笑都是吸引,任性也成了可爱。同样,对于那些我们厌恶的人,我们也戴上了有色眼镜,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我们都会觉得讨厌。
这是一个好现象吗?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的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
苏轼听后不免有些飘飘然,然后佛印同样问了苏轼:“你看我像什么?”苏轼想为难一下佛印,他说:“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沉默不语。
苏轼以为自己一句话问住了佛印大师,回家后向苏小妹吹嘘。苏小妹听了却直摇头说:“哥哥你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哥哥你心中是屎,所以看谁都是屎。”
这个故事真伪无从考证,但道理却很深刻:
善于和别人优点相处的人,必然心胸广阔;
老是和别人缺点相处的人,往往心理阴暗。
是否我们平时看似爱憎分明,但却因为心胸的狭隘错过了很多人的优点,自己却被困在厌恶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在我的家乡有很多租书店,平时喜欢读书却不在意收藏的人,经常会去租书店租一本回家看,省钱又实惠。有一家租书店和别人与众不同,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一个最敏感的问题:他家最贵。
说来有趣,租书本来就是为了省钱,那么大家自然而然喜欢便宜的租书店,但这家却反其道而行之,价格高于别家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对这家店不屑一顾,甚至在背地里称这家店是“黑店”,我虽然不觉得是黑店,但也更倾向于去便宜一些的书店借书。
直到有一次,在其他家找不到我想要看的书时,我走进了这家店,想试试运气。问过老板后,老板带我去了书架前。和其他租书店中书乱糟糟地堆成一堆相比,这家店很用心地把书分成了很多类,并且每一本书老板都读过,他会饶有兴趣地和你分享这本书中有趣的地方和他的读书心得。在借书后,他还会附赠一个小书签,他说,书看到哪儿了,不要折书,放上书签,这样下一个同学看的时候,会舒服一些。如果还书的时候,没有污渍和折痕,那么下一次租书的时候,可以享受打折。。
其实他也就每天比其他书店贵5角钱,但别人只看到了这5角钱,就诟病他“心黑”,却忽视了,如果在这里借书,不仅因为书籍干净整洁可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再加上一枚书签,这服务的价值远远超过了5角钱。
从那以后,我只去那家店租书,我不会从一个人“短”的那一面去衡量价值,他的细心、远见和天赋深深地吸引了我,和这样的优点相处,让我十分舒服。
观察别人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相处,是一种本事,一种境界,是“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的智慧。
在都是优点的世界里,阳光明媚,天下大同,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