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李唐王朝有290余年的历史,比起汉代400年的天下似乎不甚久长,但是,实际上,一个朝代能够有290年长久的历史统治已经很不容易了。汉代中间其实还经历了王莽短暂的统治时期,是汉宗室成员刘秀又在社会纷乱崩溃的时候经过征战夺得了全国政权,史称东汉。这就说明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统治的艰难不易啊!因为人性的病态非常严重,不但官员腐败,老百姓也是经常暴动的,如果没有贤明的君主,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真的是很难很难啊!
那么,唐太宗李世民又是用什么政治方针政策使得他统治的时代被称为“盛世”的呢?世上的政治道理竟然有时候就是那么的简单,这李世民统治天下成功也主要是因为用人政策的恰当呢!
根据《贞观政要·择官篇》的记载,在贞观元年,唐太宗就对房玄龄说: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李世民引用《尚书》的话说:
任官唯贤才。
官不必备,惟其人。
李世民发挥说:官员不必要多,要善,要好,要能,如果不好、不善、不能,多了不但于国家无益,还有很大的害处啊!
太宗告诫房玄龄等人:
你们要好好地学习这些行政的道理,细细地思考怎样实践这些行政的原理,让上下官员精干贤明、各得其所。房玄龄没有辜负唐太宗的希望,他把当时的文武官员减少到640人。
这应该说唐代初期的中央朝廷政府确实是一个小政府了。虽然人数不多,但贤明的人才却不少。李世民自己就曾经评价过几个大臣:
长孙无忌,善避嫌疑,机敏果断;高士廉通今博古,雅有节操;刘泊做官坚贞而有信义。当然,人才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本质必须要好,要一心为国家社会着想。
这位最高领导人对于不努力举荐贤才的大臣很不满意,例如,他刚刚即位的时候就让封德彝举荐人才,但一年多过去了,封德彝却没有举荐任何人才。唐太宗就问为什么没有举荐人才,封回答没有发现人才。唐太宗很生气,用历史上著名的傅说、吕尚的故事反驳封德彝的辩解。封德彝被说得羞愧满面。正因为有李世民这样的英明君主与用人政策,唐帝国的人才可以说又多又好,社会稳定繁荣,出现了千古难得的“贞观之治”。
从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事实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封建时代,一个朝代的统治是否稳定繁荣、长治久安,主要与这个朝代的最高政治领袖的文化道德素质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他的道德文化素质能力,直接与全国的官员文化道德素质水平相关,也是直接影响到全国老百姓道德文化素质水平。
李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