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孔子学会  >  如果童名谦遇上阎王爷

如果童名谦遇上阎王爷

2014-07-14

最近身体不适,总失眠,闲读纪晓岚之《阅微草堂笔记》消磨时间。书中多狐仙鬼怪,亦不乏魑魅魍魉,但在纪大才子笔下,这些不够高大上的东西,也多了几分可爱。比如各种型号的狐狸精,非但长相妩媚性感,理论水平也蛮高,丝毫不逊戴着红帽子的伪知识精英或理论家。其中与阎王爷相关的一节,非常有趣,与诸位分享。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阎王殿),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阎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室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最近被拿下的原湘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与这位被送到阎王殿的老兄何其相似,所谓好官我自为之,只是阎王爷的觉悟似乎不高,根本不买账,落到他的手里,下场可想而知。

在阎王爷看来,身为公务人员,就不能如草根布衣独善其身,无功即有罪矣,衙门是为民立命之所,绝非修仙礼佛的道场。所谓“植木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孔夫子也讲过:乡愿,德之贼也!说得通俗点,就是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想不想拉是你的自由,可让门外的人憋成了膀胱炎,终归是一桩罪过。

凡此种种,我给起了个名号,叫叶名琛式的腐败——饱餐终日、无所事事、浪费公帑、祸国殃民。他们个个以清官自居,以为无过即有功,可真正的清官绝非如此,而是本分规矩、鞠躬尽瘁,不能毫无原则的混日子。这不是谦谦君子之所为,而是渎职和犯罪。

跟童名谦等清官相比,海瑞其实很尽力了,抬着棺材为民请命,不能说不忠于职守,既如此,李卓吾先生还骂他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能任栋梁”。《古今笑史》中有著名的“三不开相公”和“三旨相公”,前者指的是五代时的宰相马胤孙,所谓入朝印不开、见客口不开、归宅门不开;后者指的是宋神宗时的宰相王珪,治国理政只干三件事,“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矣”,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事也不干,只是主子的传声筒,做个行尸走肉的好奴才。类似道光的红人、军机大臣曹振庸的为官三字经“多磕头,少说话”,如此而已。

在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是两广总督叶名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面对英法联军入侵,作为一方诸侯,叶总督有著名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六不原则,广州沦陷后,被英国人捉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关了起来,还仿效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不吃不喝,活活饿死!但这不足以成就叶总督的名节,因为咸丰叶名琛主仆的愚昧无知、倒行逆施,以致京城沦陷,生民涂炭,圆明园被烧成灰烬,以祸国殃民为代价换来的名节和贞操,跟妓女标榜自己是处女一样可笑,甚至更可耻。

事实上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除了贪得无厌的老虎苍蝇,也得益于尸位素餐的衮衮诸公,很多小事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拜诸公所赐。如果进行成本核算,伪清官们浪费的社会资源,造成的社会损失,跟所谓老虎苍蝇不分伯仲。我不知道纪委的同志有没有读过《阅微草堂笔记》,至少在处理类似问题上,阎王爷的见识和手段很值得诸位学习。

退一步讲,如果我们自己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别再麻烦阎王爷了。这些年,中国人给他老人家添的麻烦,还不够多吗?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要是他,早就得了抑郁症,自行了断,因为根本没一点希望嘛!

纪晓岚在政治上是个很平庸的人,似乎也不干净,否则不会被流放到西域,跟魑魅魍魉搞到一起,大写其荒诞不经的故事,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专家型政客的见识,跟一般人相比,确实不无过人之处。黑夜沉沉,辗转难眠,只好与狐仙鬼怪、魑魅魍魉为伴,聊以自慰,等待黎明的降临。

辛可于霾都寒舍

上一篇:人民不需要爹也不需要仆人(辛可)

下一篇:奴才是靠不住的(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