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三隆佛典  >  2012年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总结

2012年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总结

2013-01-21

 荆三隆2012年科研工作年鉴

1、学科综述

本人主持的传统文化研究所以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硕士学科点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美学学科点相互配合,从2002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教育、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三个研究方向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雏形;同时,形成了宗教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佛教思想研究、儒家的审美思想与价值,三个研究方向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初步设想,力争尽早完成以上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

2、学术活动

14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举办由荆三隆主讲的《佛教的人生智慧》的学术报告,百余人参加。

2510日荆三隆为省委西北大学干训班,作“陕西五大宗教现状”学术报告。

3921日荆三隆为省委西北大学干训班,作“陕西宗教特征”学术报告。

4926日,荆三隆应法门寺邀请,在“法门寺文化大讲堂”作“佛教的人生智慧”学术报告。

5112日,荆三隆参应华严佛法与生活文化论坛邀请,现场作了“佛教与生活智慧”的学术报告,并和当场回答了信众与佛法有关的问题。

3、社科普及

2012118,文化旅游网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发起“寻根上下五千年”校园征文,此次活动旨在让在校大学生通过旅游的方式去了解华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去追寻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印记。

4、重大调研

20115月到20123月对西安举办佛教论坛以及城市佛教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相关单位。

5、科研课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形式

课题立项名称

 

负责人

  

主管单位

批准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年、月)

完成时间

(年、月)

课题主要要点

经费

()

佛教比喻经典整理、评译、评价与研究

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荆三隆

教育部

教育部

201012

201312

对比喻经典进行研究

9

6、科研成果

出版著作五部:(约118万言)

1)、20127月荆三隆著《月喻六经注释与辨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并导言和后记,分别从咸水喻经、箭喻经、蚁喻经,五阴譬喻经、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佛说月喻经六个部分对进行了注释与辨析。

2)20127月荆三隆著《旧杂譬喻经注释与辨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全书由六十一个离奇的比喻故事并导言和后记构成。 

(3)20127月荆三隆、邵之茜合著的《杂譬喻经注释与辨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全书由八十一个光怪陆离的比喻故事并导言和后记构成。

4)、20128月,荆三隆注译的《白话楞伽经》插图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楞伽经》是佛教大乘经的重要经典之一,进行了全新地阐释。

5)、20128月,荆三隆、邵之茜注译的《白话楞严经》插图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楞严经》属大乘佛教秘密部经典,对其进行了全新地阐释

发表论文五篇、书评一篇:

1)荆三隆、陈潇“佛教世界观的和谐思想”《寒山文化论坛》上海三联书店,20122月。

2)荆三隆、魏玮“禅宗的修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禅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4月。

3)荆三隆“佛陀护国理念蠡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月。

4)荆三隆、陈潇“禅宗文化的系统性特征”《五台山研究》2012年第三期。

5)荆三隆“大兴善寺在西安佛教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6)荆三隆“倾情论道德  妙笔著华章——老子解读”书评《白银日报》2012512日第四版。

7、获奖成果

8、文化交流

1)、2012423日,荆三隆参加“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撰写《试论佛教寺院在现代都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西安佛寺为论述中心》一文。

2)、201243日,荆三隆参加由西北大学发起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撰写《佛教思想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系统性刍议》一文。

9、对外交流

1)、20122月,荆三隆、陈潇为“第五届寒山寺文化论坛”撰写《佛教世界观的和谐思想》一文

2)、20126月,荆三隆为“中国襄垣法显历史文化研究会”撰写《<高僧法显传>喻理探微》一文。

3)、20126月,荆三隆、魏玮为“第三届黄梅禅文化论坛”撰写《弘忍处世观的当代解读》一文。

4)、20128月,荆三隆为“灵隐寺与中国佛教:纪念松源崇岳禅师诞辰880周年”学术研讨会撰写《灵隐寺十二圆觉菩萨像理趣管见》一文。

 

常新教授成果:

《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3期发表的论文《李二曲良知说的义涵及其逻辑展开》

《“意象”与“仿像”—视觉艺术现代转向的文化学考察》发表在《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

《李二曲道德人格的审美境界问题研究》发表在《唐都学刊》2012年第6期。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李柏评传》。

 

曹印双工作总结

 

1、发表论文: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新解》,《人文论丛》(2012集刊核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李辅光墓志折射中晚唐政治》,银川大学学报,20122期。

《大学生传统人文价值观格局比重研究》,刘吉发主编《阐释与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书评:简评《逼下梁山》,西安晚报,2012年。

 

2、自发策划组织人文通识论坛:

1)题目:重新回顾毛泽东时代初级工业化历程

2)题目:1、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交流2、科举制与士人的流动空间

3)题目:中西马视域下的中国文化战略走向

4)主题: 三线精神解读——一位三线建设女兵的回忆

5)主题:西电人文通识论坛规划研讨会

6)主题:关于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交流

7)主题:人文经典疏释与教育座谈会

8)主题:西安高校儒家经典教学座谈会

邀请嘉宾义务服务15人人次,其中外省一人,本市14人;邀请校内老师70人次。

 

3、参加校外学术会议:

参加陕西曲江新区组织的楼观论道论坛提交《道德经首章新解》。

参加陕西省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培训会议进行主题发言。

西安历史文化会议递交参会论文《从初唐政治格局中看李建成的地位》。(未到会)

参加陕西省哲学学会年会,并作《两岸三地四书教学研讨会》信息交流报告。

 

4、社会科普报告及讲座:

长安区老年大学公益报告一次:《从心灵文化谈起》

为西电国学社公益讲座一次:《心性、理性、个性》

西安青年进步文化中心公益讲座一次:从《父亲》谈起

亚马逊户外秦岭文化论坛公益讲座一次:高校《道德经》教学漫谈

校博雅论坛报告一次:《中华心学文化与科技理性之光》

 

5、完成武汉大学访学任务,提交结题报告论文论文两篇。

 

6、完成教学任务:道德经3班、论语2班、人文科学导论2班、马原(本科)2班、马原专题研究生一个班,学生合计人次近1350人次。

 

7、维护编辑西电国学网累计到3200条。

 

8、课题:

完成校基础科研课题项目:《道德经、论语与大学生德育关联研究》结题报告。

协助申请省级课题:季庆阳主持2012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唐代孝文化研究》。

递交西安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

递交教育部基金申请书。

协助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申请校重点课题。

 

王雪副教授近年成果及工作设想:

近几年的科研成果

(王雪)

 

一、发表论文

1.《汉代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定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华夏文化》2012年第4期;

2.《主体性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11年第4期;

3.《汉代古文经学及其批判意识》,《唐都学刊》,2009年第4期;

4《论〈淮南子〉的生死观》,《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老子的理想社会》,《华夏文化》2009年第2期;

 

二、承担与参与的课题

1.承担课题

12010年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道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22009年获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淮南子》与《春秋繁露》思想比较研究。

 

2.参与课题

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之际关中士人生存境域与文学生态—以游幕、结社与隐居为例》(2011年),撰写论文一篇。

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周至秦代民族文化的区域互动研究》(2008年立项),2011年已撰写完其中两章书稿任务,即第六章和第七章。

 

 

.培训及进修状况

1.2009晋升为宗教学的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家道教思想研究,2011年正式招研究生。2012年参加了西电第三届研究生新导师培训,并已结业。

2.2012年已申请到公派留学机会,计划2013-2014年间赴国外做访问学者,拟计划的研究项目是:海外对道家道教的研究以及宗教哲学的研究。

 

四.学科设想

1.深化对儒道思想的比较研究,完成省社科项目,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展开比较宗教学研究,主要就中西方宗教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理论的差异,这是出国访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3.计划向宗教美学学科领域拓展,这是宗教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也是本人感兴趣的方向。

 

 

上一篇:三秦社出版荆三隆教授两部大著最新报道

下一篇:月喻六经注译与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