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孔庆东文章观点:“中国人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天动地的精神,是跟西方人学的吗?中华民族这种精神一是来自于悠久的古代文化传统,二是来自于革命传统,来自于社会主义传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儒家思想;一个就是“侠”,侠义的侠。儒和侠是中华文明的两大支柱。儒和侠天然的具有共通性,他们的区别在上层和下层之间。儒家集团是精英集团,广大老百姓靠侠义。侠义精神是来源于人性。人本身具有侠的能力和侠的需求。侠的繁体字是“夾”,是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小人,侠本来的意思就是帮助同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它不是中国人固有的,各国各民族人民都会有。侠义精神在中国格外发达,因为中国的文明成熟早,对侠的需求产生的也早,后来它就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这个文化的宗旨之一在于,不依靠政府,不依靠统治者。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相信正义就在我心中。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需要侠的存在,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侠,这些侠自己出来打抱不平。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靠侠以外,还要靠民间的知识分子,过去叫绅士。
“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恰好都能够被侠文化所吸收,能够跟侠文化结合起来,所以中华文明它才既稳定,又能够及时变化。儒家文化的核心首先是一个“仁”字, “仁”不是西方讲的爱。仁的起源比爱要博大得多。爱在中国古代不是一个正面的词,爱一个东西就好像是一种贪恋,是一种贪取,是一种私心的表现,而仁是博大、公正的。中国古代夫妻之间不讲爱,而是讲恩爱,这个恩爱,是一种怜惜,其重点在于“恩”。在今天大讲人性论的时代,各种媒体上充斥着“人性”。往往是只强调人性的低层次的部分。仁作为一种人性,是高层次的东西,人本来是有的,有了这个仁,把它发挥出来,就变成了义,就是侠义的义。我们都可以做到牺牲自己的一点时间、精力去帮助别人。为了能够更好的做仁义之事,所以待人要讲礼,处世要讲智,做事情要讲诚信。武跟侠没有必然联系,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侠,你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中都可以行侠仗义。为什么武跟侠能够结合起来了呢?是因为武能够提高行侠仗义的能力,所以武侠是“以武行侠”。行侠不一定要有武,有武更好。
今天美国霸权主义横行,中国的这一套仁义道德行不通了,于是就有人宣扬基督教。基督教可以救这个世界吗?摩罗先生指出,基督教从来就是战争,基督教就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它从来就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先手。当然基督教本来不是这样的,基督教本来挺不错的,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才这样的。西方人的上帝已经死了,但教会还存在,那他们每天抬着上帝的尸体干什么呢?老百姓遇到很多社会问题,需要心理上的寄托,就糊里糊涂的找到基督教了。基督教所作的工作就相当于我们过去党委书记、团委书记所作的工作。我们应该反思自身问题,要恢复侠义精神,恢复仁义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括提醒国人: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