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志同道合  >  曹印双:毛泽东评曹操

曹印双:毛泽东评曹操

2013-02-02

毛泽东评曹操

20106月文

近日,曹操高陵墓的开掘惊动国人,这位历史巨人的灵魂又将游荡于民众的流言蜚语中。如何评价曹操又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三国演义》和历史舞台戏剧,曹操被视为乱世之奸雄,流布很广。那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曹操的呢?

毛泽东则主张对曹操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他在裴松之注、卢弼集解的《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魏书·文帝纪》《魏书·刘表传》有关曹操部分,作了不少圈画和批注。毛泽东曾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议论曹操时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他到北戴河有一次评曹操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在五十年代读此文时,用红笔对这段论述画着重线,表示他对鲁迅有关曹操的看法,是非常赞同的

【史书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后世名人对曹操的评论】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

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

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刘备评价曹操: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

陈琳评价曹操: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史通·探赜》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古人评价曹操: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李宗吾评价曹操: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厚黑学》

顾炎武评价曹贼: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

 

上一篇:曹印双:读杨帆《正确认识毛泽东》摘要及评议

下一篇:曹印双:铺路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