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陈寅恪学  >  读《隋炀帝的真相》札记

读《隋炀帝的真相》札记

2020-05-20
读《隋炀帝的真相》札记
综括
生于同州龙兴里,出身关陇军贵家。八岁随父驻博陵,十三总管镇并州。
王韶李彻文武佐,晋王十六娶萧妃。十八受命雍州牧,二十统帅定江南。
主政扬州十年整,弘佛扬儒僧士传。北却突厥时介入,和战经验胜时贤。
恃宠夺嫡入东宫,仁寿宫变主朝纲。首平并州汉王谅,又去高杨两重臣。
妇人奴婢不课赋,男子成丁延四年。兴修长堑两千里,营造东都帝国心。
京杭运河通南北,舟船数千下扬州。尊孔复兴文教业,培养罗致重人才。
改革官制兴科举,新律同修度量衡。交通改善修驰道,北巡突厥竣长城。
经略林邑结赤土,通使倭国抚流求。西巡陇右和高昌,丝路繁荣天下平。
二下扬州五水通,首次征辽民骚动,二伐内乱三无功,北巡突厥困雁门。
李密传檄聚瓦岗,晋阳表弟袭长安。扬州三下秉烛游,血溅身消雷塘收。
功过是非千载后,毁誉褒贬中道求。
三十一篇次第概要
一、杨广出生新贵家
天和四年诞同州,祖父杨忠此居留。弘农郡望附高门,关陇军贵占一家。
普六茹坚胡名父,独孤信女母独孤。杨广血统杂胡种,姐嫁夫君帝周宣。
八岁随父到定州,禅让周隋晋王封。
二、快乐皇子娶萧妃
开皇元年至并州,王韶李彻辅佐优。好学善文深沉气,经验声誉朝野闻。
来和看相晋王贵,春风得意娶萧妃。早逝双亲明事理,温婉贤良旺夫君。
夫唱妇随经年久,休戚与共至死休。
三、天下称贤南平帅
十八受命雍州牧,开皇八年镇寿春。八军统帅伐南陈,一时名将并相从。
寄书江总檄文讨,桃叶山前发总攻。井下搜出陈叔宝,张孔双妃故事新。
台城阙下斩五佞,父子沟通战况新。平陈共得四百县,南北一统大朝成。
四、总管扬州平江南
暴力平陈基不稳,酋帅豪强欲翻身。领命前往扬州赴,同素平南军政收。
隋书通鉴皆相抑,似有成见功劳轻。宝台经愿可为证,平乱怎能废广功?
五、受戒佛门弘儒学
出任扬州整十年,智顗柳䛒相交深。菩萨天冠送上门,天台隋梅活至今。
总理扬州揽学士,优礼群儒领潮先。文采风流佳篇在,整理新书万七千。
炀帝勤奋喜读书,养士风潮范后人。
六、出兵灵武击突厥
北周公主说可汗,钵略发兵四十万。隋文震怒出长城,瓦解突厥两处兵。
和亲突利拜启民,裴矩设计除千金。达头东返突厥乱,文帝兴兵借机行。
西线晋王出灵武,东线杨谅配共谋。步迦远遁北方安,和平繁荣促发展。
七、恃宠夺嫡主东宫
晋王夺嫡母后亲,杨勇举止伤独孤。节俭次子父母爱,习兵太子遭父疑。
杨素发难姬威证,储君被废囚东宫。专制王朝多政变,难免能者权力争。
八、仁寿宫变登帝位
杨广主政东宫后,晋王旧部职任多。张衡杨约左右庶,宇文段达左卫率。
杨素留朝仆射身,郭衍加封率监门。仁寿四年文帝死,杨约缢杀太子身。
仁寿宫变事模糊,传言杨张进药毒。陈学曾比阿阇世,弑父真伪史成谜。
九、平定反叛汉王谅
杨广五弟谅自由,并州总管伍贰州。勇废秀囚心疑惧,举兵讨素出并州。
蒲津要塞先失守,欲求割据弃主攻。四面勤王画地牢,杨素奇兵败谅军。
内讧消耗月有余,顺逆朝臣对新君。
十、杨素绝医高颎亡
才兼文武素重臣,晋王夺嫡有助功。平南定谅军威显,两帝猜忌心不安。
同饮圣德毒发作,数日绝医赴黄泉。高颎忠诚先帝君,太子女婿有姻亲。
一言触怒独孤后,罢官赋闲有五年。炀帝起用太常卿,诽谤之名诛重臣。
杨隋失却擎天柱,五贵无才埋祸根。
十一、妇女奴婢免课赋
妇人奴婢免课赋,男子成丁延四年。受田十八旧不变,立业成家喘息身。
新政妇女地位降,附庸身份改亦难。
十二、设防长堑修洛阳
连坐谅反廿万家,营建东都置流移。周汉隋唐两帝京,长安并与洛阳都。
关东东南越关中,京师仓廪漕运艰。天地阴阳三河控,大旱人饥洛阳赴。
卫京长堑两千里,设计规划宇文恺。一年两月新都建,国际都会四方传。
役民不惜劳工苦,功过是非两分清。
十三、运河兴修下扬州
沟通南北千年梦,隋炀一代方始成。余杭涿郡四千里,伟大工程世界先。
历史丰碑存后世,不让秦皇兵马坑。贬抑浮华当年事,龙舟振动扰四方。
旧史夸张有污名,丑化隋炀市井中。运河何止为辽东?役民数字亦可清。
亡隋本在征辽后,运河并非是主因。青史运河可留名,何必全责亡国君?
十四、君民建国教为先
君民建国教学先,尊孔兴儒育人才。李春裴矩宇文恺,何巢韦节巢元方。
学士成群名流众,二刘王通传古今。官学私学两兴旺,科技人文并育功。
十五、改革官制创科举
君臣代际存更替,大刀阔斧换臣僚。旧制年资升迁变,才能政绩更优先。
五省六部九寺立,散官设立代勋官。特权封爵除六等,门荫入仕早闭门。
酬勋爵位替出身,勋官武夫不亲民。机构精简善吏治,进士科考选人才。
国情考核时务策,考生门第不设限。官僚世袭根基变,用心良苦吏治深。
十六、大业律改度量衡
隋帝废除入市税,统一货币铸五铢。诏罢盐酒专卖制,规范国家度量衡。
大业律宽越开皇,法制破坏多由君。
十七、兴修驰道善交通
驰道兴修连运河,今存御道赵州桥。东西现可参大路,陇海石太并京包。
南北京杭洛太恒,长安直北到定襄。三角中心长洛太,东西南北通八方。
十八、北巡突厥竣长城
北朝突厥屡兵南,周隋交替发重兵。大业三年巡北边,启民诚意对称臣。
朝贡贸易规模巨,关风行殿震殊俗。义成公主萧后聚,处死高颎谤朝端。
出巡塞北设六合,防边依旧修长城。大业四年竣工日,饮马长城赋诗篇。
十九、经略林邑交赤土
交州俚帅添新乱,临邑隋派刘方讨。虽胜瘟疫已两伤,悲惨教训罢南兵。
军政扬帆赴赤土,隆重迎来鸠摩罗。王子邪迦复相迎,随使同来到弘农。
远交近攻行长策,赤隋交流往来频。
二十、通使倭国抚流求
中日交流有渊源,小野来朝菩萨天。隋派世清赴倭国,圣德大礼迎使君。
僧生八人到隋廷,律令学习大化新。大业三年批次三,悟真传业授来人。
圣德隋炀共史册,丝绸东路倡导功。台湾隋称流求国,朱宽领命招抚先。
镇周因功升三品,陈稜献俘万七千。先礼后兵结新怨,绝交两地遗憾存。
二十一、西巡河右拢高昌
炀帝西巡灭吐浑,裴矩从容布局先。宇文奏曲战前述,万乘亲出玉门关。
两会国君廿七国,丝路兴旺再繁荣。伊吾高昌营重镇,远交进攻局面新。
兵击伊吾和高昌,处罗可汗阶下囚。大业西通四十国,引致西蕃波斯湾。
二十二、丝路繁盛天下平
裴矩张掖贸诸蕃,亲征驱走吐谷浑。河西四郡刘权守,伊吾新城贸易心。
和亲高昌联铁勒,臣服突厥派使臣。河西大会诸酋长,盛大狂欢到两京。
诸蕃请入丰都易,免费酒食待胡商。东西丝路通南北,轴心动脉旷代雄。
大业五年隋极盛,编户齐民现峰值。工程狩猎课赋免,口诛笔伐去辉煌。
二十三、江南河通下扬州
大业六年下江都,怒贬张衡为小民。赐死家中二年后,贪鄙小人留宇文。
取宠献媚王世充,宵小回归代儒生。江南河通全线行,日趋腐败不祥从。
二十四、御驾征辽天下动
高丽本是箕子地,包围战略对中原。前后征伐十余次,炀帝举兵在此间。
永济修成诏备战,兵马未动粮草先。百万雄兵出师盛,不许专擅失战机。
一败涂地无所获,天下危机序幕揭。无向辽东浪死歌,群雄并起火燎原。
二十五、玄感反叛二伐辽
涿郡集结天下兵,募民骁果开先河。海陆并进趋平壤,两路大军战胶着。
忽传玄感起兵反,军粮储备造危机。李密谋兵出三策,袭取东都下策先。
兵部出逃斛斯政,秘密退兵剿叛军。四十余名高官后,官制改革隐危机。
虽有三吴梁郡应,两月平叛速止息。
二十六、三次征辽高丽降
恐怖维稳续征辽,士卒相继路上逃。天下兵马失期至,仅有来护士气优。
高丽请降还斯政,怀远班师处死囚。
二十七、北巡突厥困雁门
始毕可汗渐心疏,裴矩失策怨相求。为安塞北三巡定,十万胡兵雁门围。
坚守城池待救援,义成公主诓可汗。突厥退兵向北边,三十六天外围安。
危机承诺未兑现,君王戏言祸后延。
二十八、李密传檄聚瓦岗
颠沛流离炼雄心,历尽波折反隋坚。严苛竣法激民反,如鱼得水瓦岗山。
攻占金堤占粮源,灭掉须陀振义军。袭取洛口第一仓,公推李密聚瓦岗。
彦之檄文传天下,十项罪名讨隋炀。
二十九、李渊起兵袭长安
百端征税战辽东,饥民造反救自身。关陇军贵跃跃试,二李争王欲称雄。
晋阳起兵赴长安,遥尊炀帝太上皇。尊隋翼戴观局势,举兵征伐讨四方。
三十、秉烛夜游下扬州
雁门脱身返洛阳,义军云涌连灾荒。开仓赈济吏难办,日死万人眼睁睁。
无奈放任纵欲情,连连出游洛阳宫。宫廷失火藏草间,夜眠众妇摇安歇。
夜游萤火遍岩谷,诏造龙舟再江南。毗陵仿造洛阳宫,关杀谏臣路不休。
落荒南进赴江都,君臣苟且放纵淫。谶语歌谣桃李章,对镜戏谑己将亡。
三十一、血溅寝殿葬雷塘
炀帝已无西归意,禁卫骁果欲还家。形势所迫逼谋反,宫廷政变司马先。
宇文士及奉为主,江都内外有牵连。燕王裴蕴谋相救,阴差阳错丧失机。
虔通当庭诛赵王,令狐行达缢帝君。萧后料理夫君事,同死亲族连众臣。
忠君有母许善心,壮烈尚有朱贵人。沈光孟才欲报恩,王琮罗艺丧礼哀。
义军领袖窦李杜,仍称先朝大帝君。陈稜葬君吴公台,唐廷五载再迁坟。
清有阮元竖陵碑,罗隐留诗传至今。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上一篇:何兆武:再谈“中学”和“西学”之争

下一篇:余英时:陈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