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温铁军先生判断随想
温铁军:我们已经被美国当成是主要竞争对手,进入到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之中了,这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进口高价能源和原材料,维持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很多的讨论和政策建议还是试图回到以前对美国的双重输出,以维持所谓的“战略关系”,这些“善良”的愿望和努力其实并不被对方所接受。(2022.7.28头条网自媒体)我赞成温铁军先生的判断。无论我们接受不接受,也不管我们准备好与否,中美矛盾升级已不可逆地向我们走来。
一位学弟认为我们应该继续韬光养晦,就可以回避即将到来的危机。那有点一厢情愿了。这与我们是否表达“中国人可以说不”的意愿,以及是否演播《战狼》,关系不大,它实际取决于内外形势的发展。今天,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项目,即便我们韬光养晦,也是学不到的,因为人家要保持优势地位靠的就是这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用资源换技术旧的发展路径,现在也行不通了,由于过去的粗放经营,我们的资源消耗甚剧,现在及未来需要花很大的成本,甚至有可能是高出改革收益的成本作为代价,才能治理好由于粗放经营导致的恶果。此外,中国上一代廉价的密集型劳动力已经步入暮年,而新生代对未来生活质量期望值又大大高于祖辈、父辈,过去高付出低回报的外向型循环经济,已经失去了现实基础劳动力的依托。在金融方面,我们与美元对接后,中国人创造的大部分财富都通过房地产蓄水池来储存,如今这样的金融发展模式已走入困局,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中国内外形势如此发展,逼迫中国必须发展内循环经济。不过,选择内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无疑会加大外循环经济受阻程度,在一定时期,有可能会激化外向型经济积累多年的矛盾。
现在,中国政府除了选择温铁军等先生呼吁的乡村振兴战略外,关键还在于共产党恢复初心,回归改革初衷,走共同富裕道路。走共同富裕,内部阻力很大。这阻力主要来源于既得利益阶层,他们当中许多人不愿意共享改革成果,其中有些人要么选择将财富转移海外,要么选择在国内制造各种难题,阻挠破坏共同富裕道路政策的执行。这股非正义力量,实际正变相地帮助海外势力围堵中国。如果处理不好国内矛盾,在这发展瓶颈期、关节口,经济有可能被打回到改革开放前。目前,国人未能达成共识,尤其是一部分时代精英还在精致的计算自己个人利益的氛围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期不远了。
中国要么崛起,要么衰落,新时代需要一批新的仁人志士,如百年前的革命先驱一样站出来,再次为中华民主的崛起而读书、实践。(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