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释迦禅院  >  李蔓瑞《地藏菩萨信仰与法门研究》

李蔓瑞《地藏菩萨信仰与法门研究》

2023-11-16

2023年11月12日周日上午,陪家人到大兴善寺观光,走进一艺术展室,展示的是吴文莉女士有关佛教题材的画作,看到框内有介绍李曼瑞著的《地藏菩萨信仰与法门》。暑假期间,我曾与亲戚到安徽九华山旅游,出发前功课没做好,行走比较匆忙,对地藏菩萨道场了解不够深入。看到此书,我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地藏菩萨及其道场信息,就扫描买了一本。两天后,收到此书,没想到作者是1997年出生的,书是2021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说明完成书稿时作者大学毕业不久。本以为写出像这样的学术著作至少博士研究生毕业,但这部著作打破了我对新生代学人的看法,这部作品其实不在许多优秀博士生毕业论文之下,且比许多博士论文容易走近读者,这部作品是成功的。


现转此书目录如下:

本书搜集几百张从隋唐 至明清的地藏菩萨精美造像 ,分类呈现。作者尝试从一 个佛教建筑——金地藏月身 塔的个案研究入手,沿着佛 教经典所显现的途径,从宗 教学、美术史、文献学等多 个角度关照,渐渐深入到物 象背后的地藏菩萨信仰和法 门,最终形成地藏菩萨信仰 发展历程的整体研究。

目录

引言
导论九华山“金地藏月身塔”的解读
一 九华山“金地藏月身塔”历史沿革
二 “金地藏月身塔”建筑形制与布局分析
三 “金地藏月身塔”宗教空间构成研究
第一章 经典、文献与仪轨:地藏菩萨法门的建立基础
一 西秦至隋(385—581)
二 隋唐至宋(581—1279)
三 元明清(127—1912)
第二 章地藏菩萨法门的构成:从文字到实践
一 隋唐五代时期形成的地藏菩萨法门:以经典为依据
二 明清: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地藏菩萨法门
第三章 地藏菩萨功德与特征的形成:从经典、文献与
仪轨的角度解读

一 大愿(本愿力)
二 以禅定救苦(入种种甚深禅定)
三 无佛时代众生的救度者
四 六道救苦,成就佛果
五 地狱救苦(幽冥教主)
六 以诸分身、化身度众生
七 引领有情往生净土的大导师
八 善安慰
九 菩萨楷模
十 护佑妇女生产与孩童
十一 延命
第四章 地藏菩萨与佛教艺术:图像与建筑
一 地藏菩萨图式的发展:与地藏法门、信仰的关系
二 地藏菩萨与佛教建筑:与地藏法门、信仰的关系
总论 地藏菩萨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从经典、文献、法门、图像、道场的角度解读

一 导论:大乘菩萨观
二 魏晋南北朝(220—580)
三 隋至初唐(581—712)
四 盛唐(713一766)
五 晚唐五代(875—979)
六 明清时期(1368—1912)
余论 九华山佛教发展与重要寺院考
——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 九华山佛教发展简史
二 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的原因
三 九华山肉身菩萨传统
四 九华山现存寺院考
五 结论:九华山佛教建筑特征及其与信仰的关系
附录一 地藏菩萨图像
一 地藏菩萨独尊图像
二 多地藏图像组合(三地藏、多地藏)
三 地藏菩萨与六道图像
四 地藏与观音二菩萨图像
五 阿弥陀佛、地藏菩萨(与菩萨众)图像
六 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与
地藏菩萨图像
七 药师佛、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图像
八 地藏菩萨与胁侍图像(道明和尚与闵公、道明和尚
与无毒鬼王、善恶童子、五道将军等)
九 地藏菩萨与十王图像
十 八大菩萨图像
十一 地藏菩萨与甘露图图像
十二 释氏源流“佛赞地藏”“嘱累地藏”图像
十三 地藏菩萨与孩童图像
十四 无能胜明王图像
十五 特殊类型图像
附录二 地藏菩萨图像志类型
一 地藏菩萨独尊图像
二 多地藏图像组合图像
三 地藏菩萨与六道图像
四 地藏与观音二菩萨图像
五 阿弥陀佛、地藏菩萨(与菩萨众)图像
六 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观音菩萨与
地藏菩萨图像
七 药师佛、观音菩萨与地藏菩萨图像
八 “地藏菩萨来迎图”图像
九 地藏菩萨与胁侍图像
十 地藏菩萨与十王图像
十一 地藏菩萨与地狱变图像
十二 八大菩萨图像
十三 地藏菩萨与甘露图图像
十四 地藏菩萨与光中化佛图像
十五 水陆画中的地藏菩萨图像
十六 释氏源流“佛赞地藏”“嘱累地藏”图像
十七 特殊组合图像
参考文献

上一篇:慧律法师诵读金刚经

下一篇:中国常见鬼神世界概念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