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西学汇通  >  李宗俊:日本訪學記第一

李宗俊:日本訪學記第一

2015-07-07

日本访学记第一
 
   初到日本,诸事新鲜,凡事总有意无意与我的国家做个比较。一下地铁,放眼看去,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的行色匆匆!但慢慢的,我感觉到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国民素质普遍较高,现代社会的文明和有秩序在日本的确比较成熟。
    首先,日本人的着装都非常讲究,普遍都很得体。盛夏来临,年轻人的着装不是那种不分场合、不分方式的短裤与吊带,秀腿与胸沟的竞相袒露,而是素雅含蓄、整洁大方的实用与美的统一,几乎看不到那种让人不敢看却拒绝不了的那种强烈诱惑;而老年人也不是粗率简单的随意着装,而是处处注重身份和形象,从擦拭得油光可鉴的皮鞋,到有凌有角的西装领带,偶或有人顶戴一顶讲究的礼帽或一副墨镜,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对自我存在的自信。
日本人爱好干净和节俭。不管是室内或室外,不管是着装还是用具,往往都是崭新蹭亮、一尘不染。马路上似乎找不到垃圾箱,但几乎看不到一个烟头或是一张纸屑。偶或见到了,往往被路过的行人捡起。当然这种干净应该是与日本海岛国洁净的空气有关,但整个国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主要的原因。日本人对垃圾的处理是很严格的,许多卫生间都放置了六七个贴了标签的垃圾桶,分别分为可燃、不可燃、金属器与陶瓷器、玻璃瓶、铁罐、铝罐、空塑料瓶(盖还要分类)等。如此做,首先便于分类处理,而主要是便于回收利用。若一股脑交给几个清理工去做,肯定很难做还做不好。大家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举手投足之间,已经为节能降耗尽了绵薄之力。这种节俭的作风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说欧美很多国家都是如此,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就不推行呢?难道这一点也要等到国民的文化教育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才能推行吗?不管是我们的GDP达到了多少,不管是小康人数达到了多少,毕竟我们还有很大的一部分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再说,即使其他地方推行如果有难度,但在大大小小的学校推行,应该是刻不容缓吧?毕竟学校有行为习惯正在养成的孩子和高素质的师生啊!
    日本人有秩序。不论在车站还是办公、购物的场合,总能见到长长的、静静的排队等候的人,很少见到有大呼小叫或纷扰推挤的人。电梯上,人们一律朝左站,是为了方便有急事的人从右边尽快通过。马路上,人都走在人行道上,也是一律靠左,偶有随意者,若前后有通过者,马上会靠左让行。穿过马路时,更是绝对的遵照指示灯,走斑马线。于是,马路上的汽车才能既按照路规,又放胆速行,很少见到堵车、撞车的情形。超市购物,超市的商品在门外远远就已经罗列纷呈,无人看管,进出也无需存包,顾客将看中的物品从门外拎到店内,再从店内选好另外的物品,一并送到结算处排队。但排在前面的人总是在一、二米开外等,直到前面的人结算完毕后才靠近柜台。
    过去听说日本人有礼貌,服务好,今天的感受似乎远不止此。且不说,凡是营业、服务的场合,营业员、办事员总是一再的点头致谢,笑脸相迎。就是在马路上,人们问话总是客客气气。我刚到的第二天,下午吃过饭,准备到超市买个插线板。但按照地图显示的那个超市,我怎么也找不到。这时,看见马路上一位妇女经过,于是大着胆子用英语去问。她正要准备回答,突然奋力拉我向旁边的大楼下去躲避。口中连呼:“earthquake!”“earthquake!”我先前是一脸惊愕,但很快反映过来,是发生地震了,抬头看见前面的大楼在晃动,马路在颠簸,远处有人也在叫喊。一阵剧烈震颤以后,地震过去,惊魂稍定,抬头看着已经稳定的大楼,我问她:“地震时,难道楼房下面比在外面更安全吗?”她说:“是的,日本的楼房一般不会坍塌,而外面很容易被坠落的物品如玻璃等砸伤。”随后她给我指了超市的方向,但我却不敢继续前走了,便回头往住处走。惊魂未定的我一边想着刚才自己那张皇失措的狼狈,一边一次次回头偷看她那转而坦然无事继续往前走的淡定,心里想:“哎!大难面前逃离,还有勇拉一个大男人的女人!真是巾帼救怯男啊!”
看惯了中国历史高低贵贱、尊卑有序的传统,也曾领受过无数公务员的飞扬跋扈与存心刁难,过去我总不相信什么“人民的公仆”之类的高调和幌子。但近几天的几件事,让我感受到日本公务人员似乎普遍有此品格。5月29日刚下飞机,跟随行人填好边检单,行至边检口,我却被领至边检室去办理在留居民证,工作人员一听我讲的是英语,只好用自己很有限的几句英语向我问话。询问了我的基本信息后,他用了很大的耐心又是比划又是找样本,我才明白了他是要我的之前由日本政府签发的在留资格证,但我突然发现并没带在身边,而是装在我随机托运的行李包中了,而随机托运的行李是进了站后才能认领的,于是我又是着急,又是抱歉的说:“It's in my baggage.”但那位可怜的检察官,似乎不明白,他一再请求我坐下,而他自己却站着,嘴里重复着“baggage?baggage!”我不断的解释,而他就是不明白“baggage”是什么东西。最后,我只好用纸笔画了一个大包,他终于明白了,让我再等等,他自己走到后面去了。很快,他与另外一个检察官推着我的两件行李从里面出来,问是不是我的行李?我出示了收据单以后,从中拿出了文件袋和他们需要的在留资格证,他们才拿去办理入关手续。期间又是一番不厌其烦的道歉和致谢。我心里想,是我弄错了还是他们弄错了?是我应该道歉还是他们应该道歉?一直等到办好入关手续以后进关后,我还是没想清楚。
入关检察官的风度让我糊里糊涂,过了几天去办理居住登记手续和购买人身保险的一幕,更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6月1日,在宾馆服务人员热情的联系之下,我由东北大学一位日语专业的访学女教师陪同协助去办理。一进文京区户籍住民课三楼大厅,看见办事的人很多,一个个静悄悄的,或排队等待办理,或是坐着等待结果。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耐心的指引我们抽号、介绍流程的细节。等了一回,轮到我们登记了,办理的是一位小姑娘,很秀气,一说一笑,轻柔的语调,谦卑的神情,让我感觉很舒服,一向办事急躁的我,却恨不得在这多耽误一回,多感受一下她的那份温柔和耐心。但很快,我们的手续验收完毕,她建议我们先去六楼办理保险,办理登记和保险证需要等一回才能办好。于是我们欣然同意,去了六楼办理保险手续。在同样受到另一位彬彬有礼的中年妇女的热情接待,在她办理的时候,我们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候,突然,三楼那位满脸秀气的女孩冲着我们,慌里慌张跑了上来,她见面就是道歉,随即扑通跪倒在我们面前,然后继续解释说,她忘记将我的护照留下复印,给我办理登记和保险证可能要耽误一段时间了,说她很抱歉。看她跪在了地上,我惊慌地一下站了起来,并急忙拉她起来,但她还是屈膝弯腰的一再致歉,我只好很快找出护照递给了她。但我心里想着,刚才人家介绍的流程清清楚楚要求留下护照要复印,是我忘记留给她了,还是她忘记向我要了?我心里嘀咕着,她却一边连声致谢,一边拿着护照一溜烟跑去办理了……我又是一脸的茫然!因为习惯了另外一种方式,平日里遇到这种情况,那些人往往是一个电话,即使不斥责你一句“办还是不办了?”也会要求你赶什么时间送去的!而今天却相反了!我问自己,在很多时候缺失的那两个字的感觉,难道让我在这异国他乡来感受吗?
当然见识了这么多,毕竟我还记得我是学历史的,日本的过去和现在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正因为这样,一个念头也时时困扰着我:人真是太复杂了,文明的时候如此温文尔雅,张弛有度,凶残的时候竟然那么决绝无情,真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文明、友善、谦卑、有秩序的民族,历史上怎么会扮演那样一个令人发指的角色呢!
                                        
 李宗俊
                                   6月2日夜日本东京後楽寮寝室记

上一篇:李宗俊 日本访学记第二

下一篇:徐友渔:80年代那三大学术“山头”的影响力简直是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