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西学汇通  >  罗马书概论

罗马书概论

2017-05-17

罗马书是保罗的杰作,是保罗书信中篇幅最长,神学色彩最浓,最具影响的一卷书。有人非常形像的称《圣经》为人身上带的戒指,罗马书正如戒指上的宝石。她称为世上最深奥的作品,值得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用心逐字逐句的去研读。可以说当任何人真实了解罗马书,他已经找到《圣经》隐秘宝藏的门户,这是无须置辩的。我们读罗马书每一字,差不多字字句句,都使我们有面对着那位测不透的主的感受。

从本书我们可以看出:保罗是最优良的思想组织家,又是伟大的神学家,保罗所传讲的教义,在这里完全的又成熟的发表了出来,而且表达的很有层次,重点轻点分得十分得当,简直是一本天衣无缝的书。她既是基督教福音的根;又是基督教信仰的章程;读通了她,就能使自己的信心坚定不移;又能使自己获得更丰盛的生命。今日由本书内涌现的救恩的何流、真理的河流、生命的河流,已流入万国万民的心中。

一、写书的原因

1、解开疑团

        当保罗写这本书的时候,福音已经传遍了罗马帝国,各地教会已纷纷建立,在这种情形之下,这个传开的新信仰,必定引起不少问题无疑。照福音的内容来说,倘若各处的罪人都可以靠恩得救的话,那神的公义又怎能保存呢?福音与律法又有什么关系?这岂不是与律法背道而驰?福音是赦罪?那人们岂不更放胆犯罪吗?面对种种问题,试问罗马书是何等的急需呢?

面对这种种的问题,只有保罗才能够控制整个局面,解决这些问题。因保罗熟悉犹太人的律法,又为祖宗的遗传大发热心过,当时可以说,只有保罗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2、认识信仰

         保罗是在第三次游行布道快要结束之际写下的本书,当时他住在哥林多的该犹家中。当他准备回耶路撒冷过五旬节时,一是把外邦教会救济耶路撒冷贫困信徒的捐款带去;在此之后立刻去西班牙传福音,界时路过罗马,顺便看望教会。保罗写本书时尚未到过罗马,想藉这封信介绍自己,让罗马信徒认识他的信仰,也为去西班牙传福音打下基础。

二、本书的主题

福音怎样拯救罪人。

三、罗马教会的起源

罗马教会是谁设立和怎样设立的?都很难考察,按徒2:10五旬节时,听彼得讲道而悔改的人当中,有从罗马来的客旅,他们悔改信主后,可能回到罗马,就把福音带回去,就在多处建立了教会。

罗马天主教认为,彼得出狱后失踪去罗马传教,牧养教会25年,所以彼得是罗马首任教皇。此观点不成立。

四、写书时地

保罗在第三次游行布道时,在哥林多住有三月之久,时约主后56-57年,由助手德丢代笔写的这封信,由非比带信到罗马。(罗16:1)时约离保罗去世8-10年。

五、学习方法

1、用你全部的知觉,全面阅读。

2、阅读和默想并行,要把握其轮廓。

3、要用祈祷与信心学习。只有智力上的集中是不够的,以敬拜的态度学习才会学到最深的事实。

六、本书的影响力

在教会历史上,罗马书是最具影响力的《圣经》书卷,主后380年,奥古斯丁因读到罗13:13-14而悔改归主;主后1571年,马丁路德明白了罗马书“义人必因信得生”的意思后,便掀起了改教运动;主后1738年,卫斯理约翰在聚会时,听见人朗读马丁路德的罗马书注释的前言,体会到得救的确据。加尔文说:“任何人通晓这卷书,就是找到一条明白整本《圣经》的通道。

七、十一条重要问题

1、这封信的主题是什么?(1:1;9;15-16)(福音)

福音是什么?(1:1-17)(基督) 
人为什么需要福音?(1:18-3:20)(有罪) 
根据福音来说,不敬虔的罪人,怎样可以蒙圣洁的神称为义?(3:21-31) 
福音与旧约《圣经》是否吻合?(4:1-25) 
称义为信徒的生命带来什么福气?(5:1-21) 
因信藉恩得救的教训,会否容许甚至鼓励人过犯罪的生活?(6:1-23) 
基督徒与律法有什么关系?(7:1-25) 
基督徒怎样才能够有力量去过圣洁的生活?(8:1-39) 
福音既应许犹太人和外邦人同可得救,是否意味着神已经违背了他对犹太人的承诺?(9:1-11:36) 
蒙恩称义的人,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回应?(12:1-16:27) 
八、生平简介

1、保罗其人

“保罗”又名“扫罗”,保罗—是希腊文,“小”的意思;扫罗—是希伯来文,“求告之意。

保罗的出生地 
保罗出生“基利家省的大数”(徒21:35)。基利家是罗马的一个省份,大数是基利家的省会,是沿海城市。他的父母皆是犹太人,属于便雅悯支派。并且入了罗马籍,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

保罗的相貌 
据《使徒行转》描述,他身材矮小、头发稀少、腿部弯曲,身体健康、双眉连成一片,鼻子微弯,为人温文典雅,有时显出天使的面貌。

社会背景 
      有人说:世界的好处都让保罗占尽了。家庭条件优越;博学多才,在著名的迦玛列门下受教,他比本国同岁的人更有长进;又是法利赛人(徒3:5),法利赛人往往高人一等,在社会上很有权威。有人说,他这么多的好处都抛弃了,真是个傻子!但它却是:“看万事如同粪土,得着基督为至宝”。这才叫真正的宝贝。

第一章 福音

大纲:

一、福音的定义(1-4)

二、祝福信徒(5-7)

三、感谢福音(8-15)

四、福音的能力(16-17
 

五、外邦人的罪(18-32)

讲解:

一、福音的定义(1-4)

(一)保罗称自己是什么?

1、仆人、

(1)仆人的特征: 

甲、不为自己,而是为主人而活。

不照自己的意思,而是照主人的意思而行。 
把一切都视为归主人所有,没一样是归自己的。 
(2)谁的仆人?

甲、基督的仆人。

乙、福音的仆人。

丙、信徒的仆人。

(3)仆人的职分:

最卑。 
最高。除主以外,第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利亚命王、掌天地、雨) 
最荣。 
最尊。我们是基督的仆人,天国的子民,尊君的祭司。不是站在与主人不相关的地位上服事人,乃是站在属于主人的地位上服侍主人、服侍众人。(打狗看准家) 
2、使徒

(1)使徒的条件

为主亲自选立。(太10:1) 
亲见复活的主。 
(2)使徒的工作

奉神特别的差遣。 
有特别的权柄。(太10:1) 
作神的代表。 
执掌天国的钥匙。(太16:19) 
见证复活的主。(徒1:22) 
特派传福音。 
(二)什么是福音?(2-4)

福音是神所应许的。(2) 
福音:原文中有喜讯之意。福音讲的是耶稣基督以及世人藉着耶稣基督得救的特大喜讯。早在旧约时代就藉着众先知应许给信徒的弥赛亚降临,如今被耶稣成全了。因此,保罗的意思是说,福音不是他自己的发明,乃是旧约圣经的应许实现了。

神的儿子基督是这福音的核心。(3-4) 
在这里进一步讲明什么是福音,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为人类的罪而钉十字架,死后又复活,即是福音

换句话讲,福音即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与复活。一句话概括:福音就是耶稣基督。

三位一体神的基督之灵披戴肉身,来到人类中间,为人类死在十字架上,又复活,使信者得以赦罪,称义和新生,由死亡进到永生中,这乃是各个时代,全人类最大的喜讯。

二、祝福信徒(5-7)

福音有什么功效?(5-6) 
福音如何临到人,如何扩展成为万人的祝福,这里可分为四步:

基督是全部恩典和职分的源泉。 
基督的尊名是信服真道的根基。 
基督的宝血是万人得救的保证。 
基督的选召是蒙恩得救的明证。 
谁能接受这个福音?(7上) 
神所爱的人。 
我们只所以能信,乃是神爱的缘故,绝不是自主的。

(2)奉召作圣徒的人。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15:16)不仅奉召传道,就是作信徒也是奉召。

诚心祝愿。(7下) 
天上的礼物。(恩惠、平安。)最大、上好。 
祝福的根源。(只所以敢将天上的礼物给人,是因为找到了根源。) 
三、感谢福音。(8-15)

保罗对什么表示了感谢?其理由是什么?(8;帖前2:8) 
保罗见福音广传,直传到罗马,就因此首先感谢神。当时的罗马是世界的中心,又是迫害基督教的发源地,然而这样一个地方出现了信徒和教会,此非神的作为是不可能的!对神的作为,保罗始终怀有深深的感恩。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信德传遍天下。

保罗感谢的程度若何?(9) 
感谢的原因。(福音)为福音受托。 
感谢的见证。(神)心灵:真心诚意。 
感谢的深度。(不住)经常的、时常的、从未间断。 
保罗为什么想去罗马?(10-13) 
爱心与顺服。(10) 
分享与坚固。(11-12) 
信心与结果。(13)雄心万丈,遍处结果。预备交帐。 
保罗对福音的态度若何?(14-15) 
负债累累。(14)希利人代表文明人,化外人代表野蛮人。聪明人、愚拙人。都欠。 
债:是一种负担,还不清绝无平安。欠债的人有还债的义务。

尽心竭力。(15)贵在甘心、尽力。 
四、福音的能力(16-17)

荣耀的福音。(16上)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林后4:4)

“这是照着可称颂之神交托我荣耀福音说的。”(提前1:11)

福音是荣耀的福音;是救人的福音;是生命的福音;是神儿子的福音;是天上的福音。但竟有人看为羞耻,但保罗理直气壮的说:“我不以福音为耻!”为什么?“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

大能的福音(16中) 
大能:原文指来自神的力量,如同强力的炸弹。喻示福音的大能如炸弹爆炸般强大。福音能量就象具大的炸弹,所投之处天翻地覆,打破魔鬼的锁链,心地刚硬的也要柔和谦卑了。反对福音的人,如以卵击石、玩火自焚的丧家之犬一样,必会被福音的摧枯拉朽的大能所灭绝。保罗的意思不是说,神要使传福音的人有大能,而是说福音本身就是神的大能。所以传福音不是凭自己的能力,是福音本身有能力,能救人,这样才会有胆量去传福音。否则没有人敢去传福音。

信者的福音(16中) 
福音虽然是神的大能,但它并不是当然的拯救全世界的
人,而只拯救一切信的人。

普世的福音(16下) 
福音的发展与实行,虽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就是外邦人的代表)但福音不是只为犹太人,乃是为普世人所预备的,这是神的本意。(参加3:8;赛45:22;路2:10)

义人的福音(17上)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可见没有一个义人,那这里的义人是指什么呢?是指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想信的人。那么什么是神的义呢?

(1)福音可以表明神是公义的。福音如何能把神的公义表明出来?因它证明了神是必定刑罚罪恶的,所以要在他儿子身上刑罚了我们的罪。使一切信他的人,不必再受刑罚,否则神就不义了。所以福音把神的义显明出来。

(2)神的义可以藉福音显明给人,使人可以得着神的义。只有信福音才能得着神的义。

完全的福音(17下) 
“这义本于信,以至于信”意即义是源于信,完全因着信。也就是完全的信福音,称为完全的福音。完全的意思是说:义是以信心为开端;以信心为顶峰。是凭信心入门;以信心为道路;藉信心开始;又藉信心继续;始终都是藉着信。

哈巴谷的话是对本句的解释,说明称义的信,是一种生命的信心。同时也说明了因信称义是福音的重要原理。

五、外邦人的罪(18-32)

对神犯罪(18-23) 
不虔不义(18) 
“不虔不义”也就是不信而不义的意思。不虔:偏重于指人对神的态度不敬不尊;不义:偏重于指人对待别人不法不公。但都是阻挡真理的。是惹神忿怒的。是外邦人的第一项罪。 

上一篇:罗马书注释

下一篇:罗马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