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德胜学堂  >  蒋瑞:他们最大的优点,你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蒋瑞:他们最大的优点,你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2018-06-04

他们最大的优点,你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蒋瑞
与心理距离远的人的相关信息,人们倾向于从理性的角度去加工这些信息;反之,倾向于从情绪的角度去加工信息。所以,不熟悉的人说的话,人们会更容易进行理性思考;对熟悉的人说的话,人们则更多的是关注这些话是带来的情绪反应。所以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不是太熟的人很客气,把最坏的脾气给了最亲的人。
这种行为一般都是下意识或无意识的,这样的问题都是在事后总结形成的,而不是预谋的,所以动机说对已发生的解释不通,只能对以后类似行为有指导作用。
这样的行为我认为是因为自己对行为对象的预设判断和允许偏差阈值。对陌生人,限于公共认识的道德认知和自我保护需求范围内的要求,即你不能对我怎么样;对亲人、朋友则是个人亲密程度的理想需求,即你应该是怎么样的对我。那这样再来看问题就好回答了。陌生人:我点的菜也不知道你爱不爱吃,我:您客气啦,都很好啊(尼玛,点这么多辣椒,老子上火啊!)家人:儿子快来吃饭,都是你爱吃的,我:不知道我最近上火啊,还做水煮鱼,我吃不吃啊!!(摔门走)对陌生人人家好意请我吃饭,怎么能知道我上火呢,呵呵“。对家人”你是我最亲近的人,你怎么能不知道我上火呢!“。再想深一点,对陌生人发脾气,是因为被冒犯;而对亲近的人发脾气,通常是因为感觉自己没有得到预想的重视,预想的重视,预想的重视!所以表现出来后,就是在用一件事情上,反而是对陌生人要好一点。
从这个非常常见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出你最亲的人对你往往都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宽容。无论你向他们发泄多少负面情绪,父母总是那几句话:好好照顾自己。
有很多时候,对着爸妈发的那一大串长达59秒的关心语音,心里却腾起浓重的烦躁和怒火:“唠叨什么啊!烦死了!”没有人天生就应该是别人恶劣情绪的垃圾桶,亲近的关系并不能成为我们肆意发火的理由。假如我们仗着对方的包容一味宣泄自己的负面情感,尽管对方可能不会因此离开你,但他们也会受伤。不要忽视他们最大的优点,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虽然有时候很烦他们,但却从不对这样的家有什么不满,相反有时候这样的家却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地方,而这样的家是父母努力的结果。向父母发泄情绪可以,但一直以发火的方式就很糟糕了,以一种平静的或者撒娇的语气向父母倾述自己在生活中的不满,效果绝对比发火好。
父母一般不会把情绪发泄在我们身上,但同龄人就不一定了,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经常是承担糟糕情绪的一方,也不用太过难过。其实当对方向我们发泄情绪时,并不是真的对我们有什么不满,而是把你视为安全可靠的人,这时我们也要秉承宽容的心态对待。
清楚的认识到最亲近人之间的宽容,然后以宽容待之,身边的和谐自然而然的就实现了。


上一篇:黄天翼:我的爷爷

下一篇:金云涛: “大表哥”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