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德胜学堂  >  苟郅琛:从讨厌的人身上学习

苟郅琛:从讨厌的人身上学习

2018-06-05
     从讨厌的人身上学习
——苟郅琛
 
        通常,我们讨厌的人,我们认为他满身缺点,避之不及,生怕他的世界观传染给我,拉低了我的三观值,我从来不会从他身上看到闪光点。
        然而,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之中,一定要与不同的人接触,不与别人接触是不现实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看到别人的缺点便不能很好的了解人,了解社会,进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话是这么说,可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让我从一个我讨厌的人身上寻找闪光点,这恐怕是一件让我非常煎熬的事情。有的时候我更愿意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为什么这么让我讨厌?他为什么和我的观点不一样?这些问题能够让我更好的缓和我的思维让我尽快冷静下来看透整件事情。从人出发,这倒是个新鲜的角度新鲜的话题。一个我讨厌的人身上,究竟有没有什么优点呢?
        优点,固然是存在的,要想客观的了解一个人必然要考虑到他的优缺点,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这个人都必定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固执甚至有的时候很偏执;想法很简单有的时候说话不过脑子让人觉得很讨厌;有的时候理解问题就是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总是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把所有人带跑偏。这样的人很不招人喜欢,不止是我,我周围的朋友也不怎么喜欢他。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聚会,本来不想加上他的谁知道这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二话不说就非要让别人把他加上。
        碍于面子,朋友还是加上了他。在商量聚会地点和娱乐活动时,他非要选择去KTV唱歌,我们一帮大老爷们每一个人愿意唱歌,再说了,他唱歌也不好听,一群公鸭子唱哪门子歌啊?有人就很委婉的提出了这一点,后果可想而知,遭到了他的强烈反对和执着的坚持。没办法,大家平时都还不错,这个时候驳人面子也不像样子。唱歌就唱歌吧,也算是大家找点乐子尝试一下平时没有尝试过的东西。结果去了KTV,全场只有他一个人在唱而且霸占麦克风不给别人机会。那个刺耳的声音止不住的灌进我们的脑子,让人无法忍受。最后实在受不了,同行中有人想要离开。这一说不要紧,好像是刺激到了他某种脆弱的神经开始质问在场的人,好像每个人都不理解他每个人都对他不公平每个人都应该向他道歉,最后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随着生活一天天的进行,这种人一定不止他一个。改变这些人是不现实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我们一身的改变出发由内而外理解这些我们不理解的人和事,从他们身上找到优点呢?要想改变自己,首先必须转换思维方式。当人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容易只看到他身上的缺点,以致越来越讨厌对方。反过来,如果喜欢一个人的话,就会只看到他身上的优点,觉得他全身都是优点,以致越来越喜欢对方。这是因为头脑中否定事物的部分受到了抑制时,其活动就没有那么活跃了。对人怀有好感的话,脑内的判断力就会降低。所以,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会产生良性循环,而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每天必须见面的人来说,与讨厌他们相比,还是想办法去喜欢他们吧。为此,我们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例如:
对于易怒的人,我们不要认为他们“脾气暴躁”,而应该认为他们是“直接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对于总是自我吹嘘、自鸣得意的人,我们不要认为他们“傲慢”,而应该认为他们是“有自信的人”;对于从不改变自己想法的人,我们不要认为他们“固执”,而应该认为他们是“执着的人”;对于看别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一指导的人,我们不要认为他们“琐碎”,而应该认为他们是“做事认真的人”;对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我们不要认为他们“八面玲珑”,而应该认为他们是“善于社交的人”。像这样,从一点点的积极评价开始,逐渐改变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当然,从自己讨厌的人身上寻找优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不经历痛苦,又怎么能改变呢?
        让我感到痛苦的人,我必须从他身上学到重要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后来,我主动去和他接触,去和他沟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他希望和我们变成朋友却有的时候用力过猛让我们感到不适。其实他的身上有许多优点,他喜欢音乐喜欢摄影,总是能够从一些细微的事物中寻找到独特的美丽;他做一些事情喜欢直抒胸臆,有的时候正好能够打破僵局;他喜欢读书观史,总是能够引经据典引得大家阵阵发笑。从讨厌他到接触他再到发家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中间仅仅因为了解到了他的优点仅仅因为知道了他的初衷,仅仅因为明白了人与人不一样我们要接受别人的不同这个道理。
       身边的事,眼前的人,每一件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位都值得我们仔细去发掘。品味出自己没有觉察到的深意,发掘出他那不为人知的闪光点。

上一篇:耿明浩:姥爷

下一篇:郭昊东:感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