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孔子学会  >  刘缙含:马原专题座谈评议

刘缙含:马原专题座谈评议

2010-11-1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这门课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老师的授课风格很新颖对我们研究生来讲我觉得非常适合,有助于我们融入课堂氛围之中,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使大家掌握上课的主动权.这种以讨论为主导形式的授课方式有别与以教师为主导授课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其.可以更好的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不再是大家被授课”,也可以更好地鼓励大家进行探究性学习,加深大家对问题的理解.上完这门课后我的确感触颇深.

授课方式独特,课堂氛围活跃

老师在课堂中采取以大家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非常独特课前给大家布置一个讨论项目然后由学生准备资料,上课时请一些专家和老师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这样就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课下我们都会认真的查阅相关资料,并把所查的资料融会贯通,注意其与现实的联系.在课堂上我们会各抒己见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分析说明,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每次我们都会与各位老师交换思想,同学们都兴致盎然,觉的时间过地很快.这有别于以老师主讲的授课方式,那种被授课的教学难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大家都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有时甚至会开小差.而我们的讨论课大家的兴致非常高,总觉得还没怎么辩论就没时间了,整个课堂生机盎然,大家兴致勃勃.

同学掌握资料详细充分,有助于开拓思路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师授课也只能是就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其个人见解传授给学生.而这种讨论课就不一样了.老师布置一个讨论专题大家课下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个人见解出发)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以不同的视角在课堂上讲述.同学们讲述完后各位专家老师又会结合他们的看法给我们讲述这一专题,最后老师再总结.这样一来不但让我们能够掌握较为全面的理论,又能与实践相联系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视角,找准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学习他人如何剖析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讨论课让我最受益的方面之一就是学习到了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及不同的剖析问题的视角,提高了我的逻辑思辩能力,开拓了我的学习思路.

倾听课堂外的声音,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以前上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只能听到有限的内容几见解.也只能听到其所谓的“学院派”的思想及对问题的见解,而我们的讨论课老师请了一些并不是学院派的老师,比如仪表厂的李老师及老村长.听了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让我们可以了解到非学院派的思想,更加深了我们对理论要联系实际的理解.李老师这个生意人几老村长这个村官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见解以及他们周围的人对一些事情的反映让我们这些象牙塔里的学生着实大开了眼界,也体会到了要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的实际内涵.使我们了解到任何理论都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大家畅所欲言

这门讨论课让我最受益的方面之二就是能够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加深对问题的认知,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有次课堂上碑林党校的刘老师给我们讲的她的亲身经历三线学兵”.我当时真的被她及她们哪个时代的人们给震撼了.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能在短时间内建造那么浩大的工程真是让人不可思议.通过听刘老师讲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特定时代的中国.讨论课上老师给我们请了老中青不同年代的老师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是常规授课所无法比拟的.比如请的老教授黄老师他结合他的亲身经历以及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给我们讲的文革同学们就非常感兴趣.课堂上大家踊跃发言与其他老师融为一片,大家畅所欲言,认真讨论每一个问题其乐熔融.

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的课堂活动主题严肃但氛围活跃.大家的发言是经过充分思考的.专家们的见解深刻对问题的认识有高度,有深度.而且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这让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好的学习问题及剖析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更加明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需要中国化也需要大众化.

上一篇:庞乐:马原专题讨论心得

下一篇:马佳:马原专题座谈课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