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孔子学会  >  人類未來的生存機會

人類未來的生存機會

2015-04-16

人類未來的生存機會

並引:到了我這個年紀(66),原本不必關心這樣的問題,然而,身為人類的一員,必然需要時時反省自己。

李常生 隨園隨筆  台北  4/15/2015

 

澳大利亞名教授弗蘭克.芬納在2010年預言「人類可能在一百年內滅絕(Human extinction),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動物在內。」弗蘭克認為,人類的毀滅是不可逆轉的情況,原因包括:人口大爆炸、環境汙染、全球暖化地球資源耗盡等,所引發的人類爭奪資源的戰爭、饑荒等

英國史蒂芬·威廉·霍金曾言:「在兩百年內,人類如果不移民至外太空或其它的星球,人類極有可能滅絕。」其所根據的理由與弗蘭克.芬納的看法非常相近,只是在時間上互有寬緊性。

假如地球自開天闢地以來,到現在,總計是一天24小時,自有人類以來,短短的幾百萬年,在地球的五十億年活動中,人類在最後的一分鐘才出現,人類也極有可能會在最後一分鐘與地球生物一齊滅絕,屆時地球或許能繼續倖存,然而,已經被人類整得面目全非。

大多人願意相信這個寓言,沒有人擔心與懼怕,因為大家多認為自己活不到如此久遠,至於政客多注重在保有現實的權利與慾望,誰也不願意去認真地想想地球未來的命運,似乎與他無關。小老百姓縱然有著急、關心者,如我一樣,但是,我們不掌權,我們沒有力量。綠色和平組織大立嘶吼與推動類似的拯救地球運動,只能形容為杯水車薪,沒有多大用處?

別指望,全球政府共同團結,共同立法推動減緩地球人口的成長、節制資源的浪費,降低個人物質生活的慾望,並將富國、富人的物質需求與享受減到與世界水平相等,勸解新興大國,不要步上先進國家後塵,將物質享受列為必須品,而忽略了人類道德、環境重整的必要性?

這一百年內,地球的進化與資源的耗用,超過了過去歷史的總合。可想而知,下一個一百年,人類縱使在科技、醫療、生化與遺傳學上還會有巨大的進步,只是在人口大爆炸、環境汙染、全球暖化、地區砂化與地球資源耗盡等方面,不會有什麼驚人的貢獻,這對地球與人類而言,都將面臨日異惡化的生存環境,終究會走到生物與人類全面滅絕的時刻。

似乎,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對自身的嚴謹要求,比如:多吃素食、不開大車、不住豪房、節約資源、降低垃圾量,強力的監督政府立法施行,藉以減緩地球人類滅絕的時間,雖是於事無大補,然而我們總是不能放棄最後的一丁點兒希望。

 

附註:

幾項簡單的數字推理:

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到了2100年全球氣溫或許升高1.84.8度C;如果升高到4度C以上,北極地區冰山大融化,南極冰蓋崩塌,歐洲極有可能成為西伯利亞的冬天,世界其他地區則是酷暑難耐。

全球海平面上六至七公尺,美國臨海各州可能消失,台北將再次成為大湖(註一)

中國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09年公報指出,海平面升高,中國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會被受影響,主要影響再長三角、珠三角與薄海灣的部分地區連雲港市臨海山區早期為一個大島,海平面上升以後,將再度變成一個大島。

氣溫只要上1度C,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就會成為沙漠。上2度C,格陵蘭島的冰將消失上昇3度C,亞馬遜雨林將消失。上4度C,北極冰山不再屆時全球沿海地區被海水吞沒;歐洲漸成為沙漠。上5度C,地球陸地大部份會被淹沒,幾乎所有的動植物面臨滅絕,地球將重回史前時代。

 

※也許上述所言過於誇張與悲觀,然而,假設成真,後果不堪設想。人類是到了必須嚴謹思考的時候了,過了此時間點,地球環境必將急速下滑,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在清康熙年代,台北還因地震出現了一個大湖,名為康熙台北湖’”,該湖的面積約一150平方公里。

上一篇:嶺南洗夫人傳

下一篇:•扬州籍历史学家汪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