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冷清秋,孝心暖人意
许跃震
南方的秋雨下下来,就像凉开水里放了薄荷叶,是一股湿湿的凉。
在这个薄凉的季节里,人一不当心,就容易染上风寒。
每到这个季节,对于我外婆来说,更是常地难熬,因为外婆患有很严重的风湿骨病,最难受的时候,关节里的疼痛,能让她彻夜难眠。而远在他方的舅舅,每年在这个时候,总会打来电话询问外婆的身体如何,说要实在熬不住,就接去他广州那里住,他找个保姆照料。但外婆由于年纪大,不想离家太远,便一直拒绝着自己儿子的好意。
舅舅是很关心外婆的,记得10年的时候,我六年级,外婆在家看着报纸,便因为腹痛难耐,突然病倒了。送医院检查,发现胃部有个肿瘤,家里人都怕外婆被病吓到而没有告诉外婆,在广州的舅舅知道之后,立马联系他的朋友,给外婆找了最好的主治医生,自己也买了张机票,火急火燎地连夜赶了回来,给外婆先做思想工作。隔天红着眼的舅舅,一看到躺在床上病恹恹的外婆,眼泪就唰唰地落了下来。那段日子,外婆一直拒绝着动手术割肿瘤,像个孩子一样哭喊着,说年纪大了不想折腾,舅舅便一直陪在她身边开导,说只要你老人家包一百个心,手术问题不大,只要你好好地活着,对我们这些小辈来说就是最好的事。外婆在舅舅的说动下,终于同意动了手术。当然,手术很成功,而那段日子里,外婆虽然得病了,但心里却是甜的,有儿子陪在身边,对于老人来说,心里能宽慰不少。
舅舅对外婆有这么浓厚的感情,是有原因的。据我妈向我回忆,小时候外公一家是地主,非常富裕,后来闹了革命,家境逐渐凋零破败,而在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外公也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太落魄,迫不得已之下,常年在外跑业务,因此,可以说舅舅和我母亲是外婆一个人一手带大的。那时候的舅舅年纪虽小,但特别懂事能干,家里缺男人的重活,他一个人扛着,就连烧饭这样的事,他也抢着做。到后来,家境逐渐变好,舅舅也在外闯荡出了自己的事业,这段艰苦的岁月,也成了他生命中宝贵的一部分。
古人所谓“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而我认为,在我的家族中,舅舅将这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每年过年回家,不光给我们这些小辈带来不同的礼品,还有那真切地关心话语,“小震又长高了,也胖了些啊。”,一些点点滴滴,总是深暖人心。并且,出入各种场合,只要外婆在场,舅舅就会牵着外婆的手,偶尔碰见老朋友,就立马向人介绍说;“这是我老娘。”。外婆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与舅舅两鬓的微白、挺拔的身姿,就像一幅经典的画,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我相信,在外婆心里,秋雨再凉,也终究会被舅舅的爱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