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父爱,感恩父爱
黄瀚洋
说起“身边人”,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我的父母,对于每个人来说,父母都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像《论语》中说的那样:“父母,唯其疾之忧”,天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与自己的子女,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远离疾病与烦恼。清代著作《围炉夜话》中说道:“百善孝为先”,对于子女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孝顺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够感受世界的美好。所以,本文我想就“为身边的人找优点”这个主题,写一写我的父亲。
自我小时候起,我就感觉我的父亲对我很严厉,要求很严格,甚至觉得父亲不懂得考虑我的感受。不像我的母亲那样,对我处处包容,处处体谅。所以,我小时候有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就是妈妈比爸爸对我好。但当我逐渐长大,逐渐懂事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原来父亲真的不是我原来想的那样。
在我小学和初中时,每次考试考的不好时,父亲都会对我进行批评,考的好时却几乎没有表扬,平时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也特别看不惯我犯错误,总之就是感觉他对我各方面的要求很高、很苛刻。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我中考失利时。
中考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比较大的失败,当时我以10分之差与市里最好的高中失之交臂,而排名第二的高中实力又与这所高中相差甚远。当得知这个结果时,父亲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批评我,而是对我进行了鼓励,鼓励我即使没有在最好的高中,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考到一个好的大学。那是我对我父亲看法改变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个鼓励让我觉得,父亲其实非常在乎我的将来,非常希望我能考上好的大学,在人生中赢得更好的起点。
上高中后,由于开始住校,且学校离家较远,一周在家的时间大约只有半天。高中生活充满着新的挑战,充满着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每周都会感觉非常的疲惫,所以我很享受每周一次的回家时光。每次回家都感觉时间过的很快,都感觉只待了一会儿就要走了。在每次成绩出来后,不管考的好还是不好,父亲都不会跟我说太多关于成绩的话,而是每次都给予我简短而深刻的鼓励,不让我有太大的压力。所以,我逐渐开始觉得,父亲比我想象的更关心我,比我想象的更能体会我的感受。
接下来,就迎来了那个让我彻底感受到“父爱如山”的时刻,那就是高考填报志愿。高考填报志愿的期限是三天,在我看来,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但是父亲却不觉得。在平时,父亲工作非常繁忙,基本每天晚上7-8点才能回家,而那三天,他每天在中午1点前准时到家,开始和我一块研究填报志愿的事项。他对照我的成绩和省排名,把待选择的学校和专业的所有有关信息和历年录取情况都做成了详细的表格,并在和我商量的同时认真筛选,可以说,我从没见过父亲做哪件事像这件事一样认真,也从来没见过父亲做哪个决定像这个这么犹豫不决。在那三天,父亲每天都比平时晚睡1个多小时,直至最终提交前的最后一刻,他都在认真地斟酌是否需要改动。他真的是为我的填报志愿之事操碎了心。那三天之后,我明显感觉父亲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这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父亲是世界上最关心我的人,平时感觉不到,但每当有关于我的人生的重大事情时,父亲都会为之付出最大的心血。直到现在,我努力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动力都来源于我的父亲,我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能不辜负父亲为我付出的一切。
父爱就是这样,可能平时在生活中体现的很细微,但每当有关于我们自己的重大事情和重大决策时,父亲都会把它当成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去操心,都会毫无保留地为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心血。
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好好学习,不荒废大学时光,不荒废自己的青春,将来为社会和家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后好好地孝顺父母,才能以此报答父亲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