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志同道合  >  曹印双:关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议

曹印双:关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议

2013-01-15

按语:09年参加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递交教育部长的几点建言,今日也拿来晒晒。

 

关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议

 

一、优秀思政课老师特派员化。教育部可择取各高校立场坚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为特派员,在同区域或跨区域循环授课、讲学交流,并让其肩负调查监督所到高校思政教育及学风建设任务。特派员待遇:原工资津贴照发,教育部可给予特派员津贴。

二、各高校应给各级领导联系群众的机会,如每月校长日、处长日、报告日,让领导的思政言行起垂范作用。改变学校各级领导对思政课的偏见,建议将处级以上干部每年述职,当作思政课来推动,让学生和老师参与评价,并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三、为解决当前思政课师生比严重失衡局面,可以在现阶段采取储备干部政策,让储备干部从事思政课教学一到三年。

四、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二级学院及学科建设问题中,采取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为评定一级学科和职称的最重要标准。让优秀思政教师职称上和学科资金配备使用上有支配地位。教师优秀与否主要由学生和教育部思政特派员评定。

五、教育部、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分别设立各层次的思政课教育专项基金,用于一线老师集体学习、交流考察。在学习交流中,有计划地推动各级别的特派员制度。

六、推广北京理工大学思政课老师开公选课经验,形成思政课和公选课双课互补优势,让老师与学生双赢。

七、思政课老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用行动来示范给学生。让思政课老师成为各学院、各级工会、各级党支部及辅导员队伍的特派员,以特派员制度整合思政教育的各方面资源。

八、整合社会思政资源,组织各级社科院研究员到高校巡讲制度,将学术前沿、最新形势及最新政策尽早在高校内介绍推行。

九、推动全国高校师生展开重大问题讨论,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问题。每年教育部可以组织一两个热点问题,在全国性范围内开展大讨论,在讨论中推动思政教育深入人心。

十、规定高校大学生在校四年中,必须有一段时间到乡村、厂矿或城市各领域定点考察、调研实践,将考察实践成果择优在各高校巡展。                           

 

 

 

上一篇:曹印双:红色重镇,领袖关中

下一篇:学习十八大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