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尊敬的老副教授
赵老师,退休了,他是以副教授职称退的。赵老师是九二年从地方的一所中学副校长调回母校的,当时被学校认定是副教授。他主带的课是学科教学论,他的课思路清晰,幽默风趣,信息量大,是学院最受欢迎的课之一。鉴于年近四十才回归高校,而此时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历,重视发文章,教学论方面的文章不象专业领域的引经据典,进行大量考证,在这样的学术指向下,他的境遇是可想而知的。他曾经提过有一篇文章,是在一高级刊物上发的,一个引文也没有,他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及实践经验展现的。但目前考核指标中,级别高的、参考书目多的的才具备好文章的资格。至于文章质量如何,选题价值如何,影响力如何,这些本应该重点考核的,实际上没有放到足够重视的高度。尽管赵老师撰写的学科教学论教材也拿过奖,但似乎指标认定上和学术专著比还是有距离。赵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没有花一分学校经费,自费跑遍陕西全境,专门撰写了一本《陕西古塔研究》,这部论著在一手材料方面可以说是专业一流的,解读上也是一流的,也是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的。有这样的贡献,还是评不上教授的。因为学历才是本科,又没有申请国家级课题,那是肯定不能评教授的。当然,他也没有申请过破格,学校在你不申请破格,是不会考虑你是否可以破格的,因为主动申请的人多着呢。当然,在我心目中,他又是自由的,没有一般老师评职称的压力,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中学发挥影响力。照说这样专家级的地方报告,应该也是评定够不够教授资格的标准之一。因为地方学校愿意请他作报告,本身就是价值认可。相反,我们多少教授能有这样被请的待遇呢?赵老师的业余生活很丰富,可以说是陕西著名的收藏家,收藏的古董种类多,品质高;退休了之后,另一方面的才能又展现出来,那就是书法,每天晨起的字帖,书写的是自撰的诗,放到微信朋友圈继续发挥光和热。赵老师还自费创办未来教育网站,服务中小学各门课教学,大量资源是免费的。他自己经营的博客,也展现了他是勤奋的,思想是深邃的,文笔是一流的。有许多思考,不是写考证文章的教授能达到的境界。这样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在社会上、在地方的行业机构中有广泛影响的教师,就因为学历原因、文章原因、课题原因,在退休依然没有前晋升为教授。而有学历、有文章、有课题的,在学识、文笔、口才、思想、教学、情趣上都和赵老师有很大距离的,却荣升教授行列。这种副教授比教授水平高的现象,如果是单个的,也就罢了,事实上还有一定普遍性。
以北航的韩德强为例,抛开左右思想争论,韩德强的水平其实也不是一般教授能达到的。他在经济学上成就,左大培这样重量级学者都认可。他的口才及教学能力,看看他的视频就知道非一般教授可比。他自筹资金创办的大学网、正道网也是有广泛的影响力,左翼网站乌有之乡他也是发起人之一,目前乌有之乡负责人就是他的学生。这样一位有广泛影响力的学者,现在还是一位副教授。目前他在河北正定县业余指导的正道农场,也成为一些年青人的朝圣之地。这种实践取向本身就有着时代标杆作用。如果放到解放前,他就是梁漱溟式的人物。但目前学校评定机制本身,韩德强就是一位副教授。这种高水平副教授的存在,事实上是对现行教育职称评定机制的最大否定。据说,北大左翼旗手孔庆东也是刚评上教授时间不长,算是北大老副教授之一了。如果是解放前,早会如鲁迅一样直接被聘为教授了。但目前是不行的。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老副教授,无论学识、教学水平,都不在教授之下,但因为学历、课题、文章标准,他只能是副教授,即使再有思想、再有智慧、再有指标外的贡献,也是被排除在教授行列之外的。当我们的评价机制不能将真正有水平的教师放到他应该放的位置,无论是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心目中、还是社会心目中,都将是对教育价值的贬损,对投机者的鼓励,教育失去价值灵魂,成为功利战车的推手,让人民、族群及国家走向没落。
高山流水于学正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