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筹策划组织的部分活动简介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
议题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相关议题:
1.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2. 如何坚持文化的人民性?
3. 文化体制改革趋势如何?
4. 高校人文社科界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应占怎样的位置?
5. 知识界应该搭建怎样的服务平台,提供怎样的服务内容?
参会名单:
胡戟,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大唐西市置业公司历史顾问。
李炳武,陕西省文史馆馆长。
辛可,作家、学者,北京央企品牌战略部主任。
马冬,西安工程科技大学服装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黎荔,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学而讲坛著名主持人。
侯海英,《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国内著名出版人。
潘明娟,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李永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建安,陕西金刚智文化有限公总经理。
刘军成,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副秘书长,长安国学院副院长。
季庆阳,西电科大机关党委书记,史学博士。
常新,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董永强,人文学院历史系副主任,副教授。
时间:2013年12月8日上午9:00——12:00。
地点:西电宾馆会议室。
会议联系人:曹印双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议程
会议召集人:曹印双介绍来宾
西电代表致辞:常新教授
会议上半场:9:10——10:10
主持人:季庆阳
发言人:胡 戟 教授
李炳武 馆长
辛 可 作家
马 冬 教授
侯海英 主任
中场茶歇及合影10分钟
会议下半场:10:20——11:20
主持人:杨选德 董永强
发言人:黎 荔 教授
李永平 教授
潘明娟 教授
刘建安 经理
刘军成 副教授
自由交流: (11:20——12:00)
主持人:辛梦尧
总结:曹印双博士
会餐地点:西电餐厅二层长征包间。(个人承办)
探讨了如下相关议题: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如何坚持文化的人民性?文化体制改革趋势如何?高校人文社科界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应占怎样的位置?知识界应该搭建怎样的服务平台,提供怎样的服务内容?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5位。陕西省文史馆李炳武馆长、大唐西市置业公司顾问胡戟教授、北京知名作家辛可、西安交大学而论坛主持黎荔教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侯海英、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主任潘明娟、西安工程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马冬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永平教授、陕西金刚智公司总经理刘建安、长安国学院副院长刘军成、西电机关党委书记季庆阳等参加会议。我校人文学院历史系常新、曹印双、董永强主持参加会议。
西电周末人文论坛(1)
主题:重新回顾毛泽东时代初级工业化历程
主讲:田力为博士
主持人: 杨选德副教授
互动交流:黄立伟教授 、民间学者陈永利、刘建伟博士等
时间:2012年5月20日(本周日)晚7:30
地点:西电老校区主楼最东端人文学院会议室
主办单位:
西电人文学院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西电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
服务:王婧 王冰(15191478396)等研究生
田力为博士,笔名“老田”,独立学者,网络思想家,工作单位南京师大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现当代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国发展战略与宏观管理问题。老田研究援引的思想资源主要为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关注方向为国家发展的资源问题与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方面。
杨选德,西电人文学院副教授,西电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社科系主任。
讲座地点:交大主楼A-203教室
西电人文通识论坛(2)
论坛题目:
1、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交流
2、科举制与士人的流动空间
主讲人:肖守贸博士
主持人:刘建伟博士
互动交流:陕西师大代表、长大孙百亮博士、西安青年进步中心代表、杨选德副教授、董永强副教授、及西电青年教师、研究生等
地点:西电主楼最东端2层人文学院会议室
时间:5月27日晚7点半(周日)
服务:王婧 王冰(15191478396)
主办单位:
西电人文学院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西电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
肖守贸,江西省泰和县人,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孙百亮,山东费县人,法学(政治学)博士,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
刘建伟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马哲专业,现西电人文学院从事思想课教学。
周末人文通识论坛第三期:当代中国文化的战略走向
6月3日晚7:00,董建林、宁政宇、陈永利等学者做客人文通识论坛,围绕“当代中国文化的战略走向”这一问题为我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做了演讲。
董建林在讲座中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研究成果,简要论述了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程及其不同的派别情况,分析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和社会影响,重点谈了基督教对家庭伦理的影响。宁振宇从复兴中国文化的角度阐述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复兴中国文化的路径和对策谈了自己的观点。陈永利则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融合及其发展趋势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讲座之后,我院杨选德、赵淑珍、梁津安、罗舒宇、杜敏、刘建伟等老师对三位学者的观点展开学术讨论、交流和论辩,并回答了他们的提问。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宗教学方向的研究生以及国学社部分会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嘉宾简介:
董建林:陕师大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西安市第九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
宁政宇:中国高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学者。
陈永利:西安市老子学会副秘书长。
西电人文通识论坛第四期(筹)
主题:三线精神解读——一位三线建设女兵的回忆
主讲嘉宾:刘欣荣老师
主持人:赵淑珍老师
互动交流:杨选德副教授、刘建伟博士及西电青年教师、研究生等
地点:西电主楼最东端2层人文学院会议室
时间:6月10日晚7点半(周日)
服务:王婧 王冰(15191478396)
主题背景简介:
在六十年代,面对美苏两大军事阵营的威胁,中国政府决定把以军工为主的一些基础产业牵往内地。按照军事对抗的安全程度,东南沿海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地区为三线。许多高科技人才都是那个时候从东南沿海相对发达地区虽企业西迁四川、贵州等地,不但个人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后代的生活也受到波及,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问题尤其明显。随厂内迁的这些人,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为了国家利益做出了很大的个人牺牲。
上个世纪70年代初,陕西省动员25000名初中毕业生(其中女学生5129名),到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当时是中国三线建设重点战备工程,代号2107工程。这些初中毕业生按照部队编制,组成了141个连队,直接由铁道兵部队指挥。学生民兵连队当时在襄渝铁路建设工地一般被简称为“学生连”,也有被简称为“学兵连”的。学生民兵连队退场后,社会上一般称之为“三线学生连”或“三线学兵连”。这种大规模的直接从学校组织初中毕业生到环境恶劣的山区修铁路的情况世界历史上没有过,这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十六七岁的学兵大军,这支队伍比当时一个满员的铁道兵师的兵力还要多。没有路开路,没处住自己盖房,大山深处供应困难,常常不能饱腹,但并不影响学兵在施工中拼搏,3年间先后有100多人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襄渝铁路。
本期西电人文通识论坛请到西安碑林区市委党校高级教师刘欣荣老师,给我们讲述她亲身经历的三线建设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可以重新回顾那段激情延烧的岁月。刘老师将从毛泽东三线建设方针政策、三线建设精神及当代的启示三个方面来展开。
刘欣荣,曾经在学生时代参加过襄渝线建设——三线建设工程之一,后在碑林区市委党校任教,出版回忆三线学兵经历方面的书《铺路石》,认为三线学兵经历是其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赵淑珍,人文学院副教授,校国学社指导老师,开设多门传统文化课,深受学生爱戴!
西电人文通识论坛第五期
主题:西电人文通识论坛规划研讨会(筹)
主持人:曹印双
主要议题:
一、总结论坛前四期的经验教训;
二、探讨论坛未来规划相关议题:
1:人文通识论坛学术定位;
2、论坛的内容侧重点;
3、论坛展开的主要形式;
4、校内资源的整合;
5、校外资源的引进;
6、论坛组织架构及人员拓展渠道;
7、论坛运转资金的筹措及管理模式;
8、论坛的宣传工作及媒体建设;
地点:西电主楼最东端2层人文学院会议室
时间:6月17日晚7点半(周日)
会议服务:曹印双(13389224986) 王婧 王冰(15191478396)
西电人文通识论坛第五期综述
一是提高论坛学术性。常新老师围绕学科发展提出应重点发展四个取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哲学、社会工程建设;刘建伟、罗舒宇老师针对前四期的论坛提出要增强学理性,罗老师还建议进行东西两大传统学理化梳理,以报告形式展现;曹飞老师提出加强老师和学生科研及论文选题的探讨,加强学术规范的相互带动。研究生王婧建议论坛选题菜单化;宋宝平老师研究生介绍了宋老师指导研究生的方法和经验。张鹏伟老师强调了交流平台重要性。
二是提高论坛的普及性。宣传部强建周老师介绍了宣传部的运作及系列策划,提出了普及与科研相结合,强调加强部门之间协作的必要性。二院主管学生的梁老师也提出了合作的愿景及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杨选德老师认为充分利用西电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平台,充分与各部门合作,结合素质选修课开展系列报告会必要性。常新老师强调与院系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赵淑珍老师强调学生需求,并表示愿意指导本科生人文与生活教育。赵常兴老师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素质教育支持力度及制度建设。董永强老师强调选题调研的必要性、学生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尤其提到有必要针对社会需求拓展捐资助教互动活动。两位民间国学推广代表表示愿意与学校合作,加大普及国学力度,并愿意导引民间机构及企业予以支持。
三是强调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强部长、梁书记、杨选德、董永强、赵常兴等老师及研究生王冰提出了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间学者介绍了交大和厦门大学论坛的制度化建设的亮点,如厦大对外开放的学术演讲登记制度。探讨涉及的制度有本科生、研究生听报告学分制度、两课及素质课采取部分课时报告会制度、院系合作制度、学生组织建设制度、参与普及性教师的评价机制、本科生人文导师制度、校企合作制度等。
参加座谈的代表还有王雪老师、电院及人文学院研究生代表。曹印双提供了座谈提纲、主持会议及撰写综述。
西电人文通识论坛第六期(筹)
主题:关于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交流
主持人:曹印双
为提高年青导师研究生教学与科研水平,也为了促进年青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本期论坛拟举办关于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交流,主要议题有:
1、硕士导师谈教学与科研经验体会;
2、硕士班级任课老师的教学体会。
3、博士们谈自己硕士及博士导师指导经验。
4、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加强学术交往经验。
地点:西电主楼最东端2层人文学院会议室,地点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时间:6月24日晚7点半(周日)
人文通识论坛筹委会宣
西电人文通识论坛第六期:关于研究生教学与科研指导经验交流
参加座谈的有人文学院、宣传部、电子工程学院、理学院等单位师生代表。(曹印双)
人文通识论坛第七期(筹)
主题:人文经典疏释与教育座谈会
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给人带来的迷惘,回归经典阅读显得尤为必要。
经典是巨人思想的化身,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站在巨人肩膀上是研究者成长的捷径。
在今天物欲横流的世界,普通民众寻找精神家园已经成为时代重大课题。
因此,无论学院与民间都正在兴起人文经典阅读的热潮,本期座谈邀请学院及民间研究经典的代表共同探讨人文经典的疏释与教育。
同时也为筹备西安人文经典教育研究会进行可行性探讨。(人文经典范畴含中西马)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盟!
会议议程:
1、荆三隆教授经典疏释经验谈;
2、人文经典教育研究会可行性论证大家谈(曹印双主持)。
会议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办公楼410
时间:2012年7月1日晚7点半
人文通识论坛第七期简况
参会的有人文学院、科研处、组织部、西安理工大学及五家推广经典文化的机构代表。(曹印双)
里仁讲坛
主题:天山新娘-五十年代入疆女兵的生命纪实
主讲:侯海英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论丛》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国内知名出版人。
主持:曹印双博士
时间:
地点: b楼414
主办:西电国学网 论语课创新研究班
支持的部分活动:
陕西首期公益国学讲师班简章
一、主办方:
陕西省国学研究会
西安生物医药学院
承办方:
陕西国学联席会
西安生物医药学院孔子学院
长安弘文馆
西安国学健康沙龙
二、时间和课程安排:2014年8月20日至24日,共5天
日期 |
时间 |
课程内容 |
主讲老师 |
备注 |
20日 |
08:00-08:30 |
学员报到 |
|
|
08:30-09:00 |
开班仪式及合影 |
王盛华: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
| |
09:00-12:00 |
国学概论 |
李小成:西安文理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 |
| |
14:30-18:00 |
关学概论 |
刘学智:陕西孔子学会会长、陕师大教授 |
| |
21日 |
08:30-12:00 |
儒学思想教育观 |
刘金田:陕西孔子学会副会长、西安生物医药学院院长 |
|
14:30-18:00 |
《论语》讲法 |
王即之: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宣讲部部长、陕西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
| |
22日 |
08:30-12:00 |
道学基本思想 |
张茂泽:西北大学教授,陕西易学研究会会长 |
|
14:30-18:00 |
《道德经》讲法 |
袁敦杰:西安航空技校高级教师 |
| |
23日 |
08:30-12:00 |
佛学概论 |
荆三隆:西电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 |
|
14:30-18:00 |
《易经》讲法 |
闫靖元:西安长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
| |
24日 |
08:30-12:00 |
讲师素质与教育方法 |
曹永川: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
|
14:30-16:30 |
结业典礼、座谈会 |
刘家全: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孔子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 何达乘:麦丽金公司董事长等 |
|
三、培训地点:西安生物医药学院孔子学院(西安市红光路和平工业园一号路18号,可以乘K622或902到西安生物学院下)。
四、培训对象:各国学机构推荐的国学教师、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有教学经验者优先。23日前提交1000字以上学习体会或论文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为陕西国学发展服务。欢迎提供车辆、国学资料等支持。
五、费用:课程免费,并提供免费午餐。有住宿需要的,生物学院提供宿舍,每人每天20元。
六、报名条件:1、必须由国学机构推荐
2、必须全程参加学习,遵守课堂纪律(报到时交纪律押金200元,学习结束时退还)
七、报名联系:陕西国学联席会:汪仁凯 18991158591
西安生物医药学院孔子学院:陈永利18142488161
长安弘文馆:韩歌子 13227881975
西安国学健康沙龙:张涛 15319785218
八、报名提供信息:推荐的国学机构名称+姓名+手机号+QQ号+工作单位,信息不全者不予报名。
九、报名截止时间:18日下午18点
陕西二期公益国学讲师班简章
一、主办方:
陕西省国学研究会
西安生物医药学院
二、 承办方:
陕西国学联席会
西安生物医药学院孔子学院
西安中和书院
西安长安弘文馆
西安国学公益沙龙
三、时间和课程安排:2014年10月2日至6日,共5天,住宿学员1日下午报到入住。
日期 |
时间 |
课程内容 |
主讲老师 |
备注 |
2日 |
08:00-08:30 |
本地学员报到 |
|
|
08:30-09:00 |
开班仪式及合影 |
王盛华: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陶冶:《文化艺术报》社长等 |
待定
| |
09:00-12:00 |
国学概论 |
曹胜高:陕西师大国学研究院院长 |
| |
14:30-18:00 |
陕西文化 |
黎荔: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副院长 |
| |
3日 |
08:30-12:00 |
孝道文化 |
季庆阳:西电机关党委书记 |
|
14:30-18:00 |
《论语》讲法 |
王为民:终南藏学中心主任 |
| |
4日 |
08:30-12:00 |
道学基本思想及传播 |
张太平:山西太原国学会会长 |
|
14:30-18:00 |
《道德经》讲法 |
刘兆英:西安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 |
| |
5日 |
08:30-12:00 |
《孙子兵法》与国学发展 |
刘军成:西安理工大教授 |
|
14:30-18:00 |
势科学研究 |
李德昌:西安交大教授 |
| |
6日 |
08:30-12:00 |
讲师素质与教育方法 |
曹永川: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
|
14:30-16:30 |
结业典礼、国学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座谈会 |
刘家全: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孔子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 孙见喜: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
待定
|
四、培训地点:西安生物医药学院孔子学院(西安市红光路和平工业园一号路18号,可以乘K622或902到西安生物学院下)。
五、培训对象:各国学机构推荐的国学教师、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有教学经验者优先。5日前提交1000字以上学习体会或论文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为陕西国学发展服务。欢迎提供车辆、国学资料等支持。
六、费用:课程免费,-三餐自理,原定免费素食餐厅还未筹备好。教材自备。有住宿需要的,生物学院提供宿舍,每人每天20元。会务费每人100元,用于证书、照相、讲师接送礼品等。
七、报名条件:
1、必须由国学机构推荐,省内外皆可;
2、必须全程参加学习,遵守课堂纪律(报到时交纪律押金200元,学习结束时退还);
八、报名联系:
西安生物学院 张奎林13319273807
陕西国学联席会:汪仁凯 18991158591(其他人速转汇总)
西安生物医药学院孔子学院:陈永利18142488161
西安中和书院
余江苇 13992837999
西安长安弘文馆:韩歌子
13227881975
西安国学健康沙龙:张涛 15319785218
九、报名提供信息:推荐的国学机构名称+姓名+手机号+QQ号+工作单位,信息不全者不予报名。
十、报名截止时间:9月30日下午18点前
玉山煮酒论道
中国历史上道家八仙之一韩湘子就是在这里修炼得道成仙的。他在玉山写下的《言志》: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
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
琴弹碧玉调,炉炼石朱砂。
空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
解造逡巡酒,能开倾刻花。
有人能学我,同去看仙葩。
玉山,位居终南山的东首,素有“终南之秀钟玉山”的美誉。秦始皇统一六合,令行天下的玉玺相传就出在此山。道家修炼的七十二福地占据其三(玉峰、高溪蓝水、蓝水)。
九九玉山登高望远,品饮菊花酒,是“文化玉山、养生福地”系列活动之一。欢迎朋友们都到玉山来做客。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西安蓝田县玉山蓝河风景区
活动主题:玉山煮酒论道
活动内容:
1、传统文化论坛
2、休闲登山娱乐
3、品饮菊花酒
4、辟谷养生
诚邀广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和户外活动者积极参与。
咨询电话:
玉山蓝河风景区管委会 18629510111(李先生)
太极文化终南山研修中心
13759880158(张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