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志同道合  >  人文科学精神与方法

人文科学精神与方法

2015-03-16

人文科学精神与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人文科学与方法

开课单位:

教学大纲撰写人:曹印双

课程学分:1学分

课程学时:15学时

课程类别: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论文60%,课堂讨论40%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教学目标:让研究生掌握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提升人文价值视野培育公共美德,树立现代知识分子人格。

英文简介:《人文科学精神与方法》内容主要有:人文科学历史与现状、对象、方法,人文科学与教育、人文社会观、人文自然观。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人文学科:历史与现状 4学时

第一节  古典人文学科

第二节  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自然科学范型的确立

第三节  唯科学主义及其现代危机

第四节 人文科学与现代性

第二章  人文科学的对象 2学时

第一节  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

第二节  人文理想及人文意义

  1.  人文科学方法观 2学时

    第一节、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

    第二节、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代表性形态

    第四章  人文科学与教育 3学时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中的人文教育

  1. 大学理念

    第五章 人文社会观 3学时

    第一节 人文科学社会观的内涵与特性

  1. 自我与他人

  2. 人文精神团契

    第六章 人文自然观 1学时

     

    主要参考书:

  1. 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梁昌洪:《科学精神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朱红文:《人文科学方法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5 

  4. 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4

  5. 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海平、叶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徐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

  7.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

  8.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 冯奎利译, 三联书店,1998 

    伽达摩尔,《真理与方法》 ,洪汉鼎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分析报告:

    讲授15课时,其间结合讨论。专题讲授,有利于问题深化,适宜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学术视野;讨论与讲授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其未来论文选题提供基础。

    考核方式:论文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考核,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可以快速提升。

上一篇: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下一篇: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