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经呼吁多年,但积重难返,领导喊口号可以,问题要改变的是旧有利益格局,有难度,估计部长又该换届了吧?
我们岗位评定中,招一个研究生的教授,可以与带几百个本科生一学期一门课的普通老师工作量相当,且一个研究生年年叠加工作量,招收三五个研究生,就顶一个普通老师带几门课近千学生的工作量。这就是我们绩效考核体系,部长了解吗?
我们定岗时十年教龄不如一篇c刊的评分,250课时相当于一篇c刊,这种倒行逆施的考核已经运行多年。造成的印象是:谁重视本科教学,谁就是二货。国家考核学校也是这么绩效考核的,上行下效。不知道部长的新考核模式有具体举措样板没有,如果没有,说说而已。
因为没有文章,没有课题,把一个三十多年教龄副教授评成最低八级,而把用讲师材料刚升为副教授的评为四级、五级,就因为讲师时发的文章多。这就是我们重视教学。把人羞辱的没自杀就不错了。
我曾经为此抗争过,但权力很任性,至今历史问题没有化解,旧有的岗位评定已经延宕两年,三年一个周期,现在已经五年,至今不见下文,原来定的标准,没有达标的和已经超额达标的都一样蒙混过关了。至今也没有人对此负责。而新一轮教学改革又开始了,我想结局不会比上一轮好。
今选取昔日反映意见时的部分问答,来说历史事实。我这样的文件几年中还有几份,这都已成为历史。我曾经为此牺牲,付出代价,也都记录在自己人生的日记里了,留作后人评价这段历史。但愿能为后人换来一点点公平和正义。
附件:2014年关于年终分配方案的几点疑问?
1、对于出国进修、国内高访、攻读博士后的教师,教学岗位津贴按照当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发放,科研津贴部分聘期内第一年、第二年全额发放,第三年发放80%。
疑问:第三年发放80%依据是什么,是不是聘期科研指标降低了?在西安作科研和在外地做科研不是一样吗?还是考虑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完不成不是有完不成的计算吗?
回答:主要考虑第三年科研最终考评任务完不成后扣除津贴。
回:那后面不标注,还以为直接扣除20%呢。
2、(P为教学酬金,S为工作量,R为岗位教学任务量,C为超课时单价,1.24为工作量与课时的平均系数。)
P=(S-R*1.24)* C
疑问: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应该这样:P=(S-R)*1.24* C,如果不是,只是为压低超额课时费,直接在课时价上算就可以了,降低0.24的依据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公式主要考虑特殊情况下合班上课,与一般教学无关,系数问题继续完善。
3、教学和科研在各类岗位所占比重如下:教学科研并重型岗,教学科研比为1:1;
疑问:这里科研与教学分配各占一半,前面岗位评定似乎教学远不及科研占的比重大,那后面再重新定岗是以前面为标准还是后面的年度分配标准累积为主呢?
回答:仔细看发给你的材料,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为主分开算的,各有比例。
疑问:一篇c刊相当于250课时。相当于全年工作量。这样的教学与科研是如何1:1,让人觉得比例失衡。
回答:以我为例,每年纯课时140,平均每年完成1.5篇cssci,你算一篇文章和课时怎样折合,另外再看其他各个岗位的职责。
疑问:定岗时,是十年教龄都不顶一篇c刊的加分。不是这样吗?而现在一年的课时与科研是一比一,上次定岗就不是了。
回答:任何人没有说教学期间没有必要发CSSCI刊文章,加入在十年教学期间发CSSCI文章,不是加分更高吗?况且现在发CSSCI刊难度远比以前大,我想这个常识你应该知道。辩证法讲运动变化发展,历史将时变事异,《道德经》讲大道流行,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现在岗位职责和上一个岗位职责不同是很正常的,我想你讲了近八年马克思哲学,接受十年历史学训练,教授《道德经》至少四年,这个常识你应该知道。
疑问:人家教课十年以上的,比如王琳,代课的水平和影响,怎能与刚参加两三年的一样比?定岗时为什么不没有如此1::1定岗呢?王琳是八级吧。我六级觉得教学都与人家有差距。有多少人教学超过了她?恐怕教授也未必超过。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实事求是是马哲的精髓,如果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尊重,马哲真的白教了。道德经要义,我理解也是真善美,如果真的事实不尊重,自然就不善不美。时间一久,自然会离心离德。如果不是教授这些课也许还真不这么反映。你说呢?
此外,教学核算中依然没有显示门数指标、新开课指标?对于开多门课的和新开课的一并核算似乎有些不公允,开任何一门课都需要耗上时间进行研究的,那是不是科研指标上可以降低一些要求呢?
回答:向上反馈你的意见。
疑问:是校级吗?
回答:这个问题是院级。
回:院长助理都不能代表院里,不可思议。
回答:我身兼院长助理和历史系主任两个职责,在那个集体该履行什么职责我有自知之明,我没有越俎代庖的习惯。我征集大家意见是以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受学院委托进行,根本不能代表学院。你也是经常讲民主的人,任何人不能为所欲为地、肆意妄为地代表其他人,学院这个方案的起草有专门的起草班子,每个系都有代表参加,学院班子开会讨论2次,党政联席扩大会议讨论1次,最终经过教师管理民主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
回答:既然如此公义,就更不怕公议。既然是党政联席会议通过,那就是要反映只能是校级了。
4、指导研究生
学 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合计 |
工作量/硕士生 | 5 | 5 | 10 | 10 | 20 | 25 | 75 |
工作量/博士生 | 5 | 10 | 20 | 20 | 20 | 25 | 100 |
回答:仔细看去年岗位职责,出国教学为主型岗位外,其余指导研究生和研究生教学是并的关系,不是或的关系。
回:你说对了。这带上4个研究生,300或400工作量,每年就不用上本科课了。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回答:你再看岗位职责,带研究生不断岗位内职责,人文学院没有一个研究生导师象你说的那样。
疑问:问题是定岗前教授和教师一样都是252课时,现在像你已经减到112课时了。为什么这里还要多算课时?
回答:我第3次回答你,我的岗位职责是并的关系,不是或的关系,我上本科生课112课时,研究生32课时,指导研究生大于等于1名,你算教学工作量是多少?另外我今年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是三门课162课时,指导研究生是8名。另外我在我名下是还有3名,这3名是我我实在带不过来,经由研究生同意转到赵伯飞老师和陈元龙老师名下。你再算一下我今年的工作量是多少?
疑问:按过去252参数,和现在标准140,你完全可以不带本科就可以超额完成。同样以教学科研岗算,我必须完成224课时,但原来我们一样是252。那时核算带研究生与你现在核算是一样的。本来这部分就该放到岗位里了,而新算法又将老算法叠加了。给人的印象是只照顾了少数人。我们承认了新标准,那老标准就不该再叠加了。否则这无疑是双标准,给人印象就是特权。那也就没有必要征集民主意见了。你看是不是?
5、年终可分配总额=学校核拨额度-外聘教师工作酬金-学院其它必要支出。
疑问:等号后的三项指标数字及项目最好年终公式,避免大家不必要私下议论。
回答:向上反映。
疑问:需要校级反馈吗?
回答:院级。
回:院长助理不能代表院领导?
真诚地向你建议,在学问上多动心思,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回应:谢谢提醒。不过,学术本身就是求真的,人文社科更是追求公平公正的,讨论这问题本身就是实践中的学术。不只是发表文章才是学术,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学术,也未必是真学术。任何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
学术是良心活,每个人的评价只是自我评价,究竟水平如何还需经过学术界评价。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很详细了,其他问题岗位职责和本次岗位职责分配方案已经很详细了,请仔细学习和研读。
回应:老吴前面给我解释也是小步快跑,后期调整。既然是调整,就不能调得更加背道而驰才是。不要再说我是地下组织部和救世主,我只是普通教师依据宪法行使最基本的权利而已。教论语,也是学到君子惟道是从。绝不会为金钱、位子是从。
(2014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