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薛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解释让我感觉如此清晰,又发觉我的老师们是那么符合。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课。小学真是不懂,还不喜欢“自以为是”的老师。“自以为是”的老师小学不少,不因为别的,当时感觉他们话中有刺或者酸溜溜的。
新生活开始了。以前英语课是我最头痛的,开始时我们只要求读,三年级就突然开始写了,这下可不得了了,一拖就到六年级,等到想学时已经听不懂了。但还是记了一整年的笔记,还好,可以从三十分到七十分了,虽然不高,但是挺满足的。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分清汉语拼音和英语的区别这已实属不易,我再无过多要求。初中开始又将英语重新学习了一遍,这一遍可真的是认认真真,第一次小月考英语竟然不错,这可让我高兴坏了。“我的英语终于有救了。”多亏了这位有趣的英语老师,每节英语课上我们可以讨论三个有趣的话题,还时不时学习课文后面的儿歌。虽然简单,我们还是可以天马行空,时而像小学一样认真学习字母歌。这样的生活真是太棒了。直到高中,我还时常怀念初中时的英语课。由于高中课业压力比初中大了不少,老师就尽可能多的丰富我们的课堂,有时聊你想去出国去哪上学,什么地方吸引你去旅游等等,上课看个电影,却都没有初中印象深刻。到了大学,还好,又遇到一位有趣的英语老师。感觉我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现在,英语课。真的,第一眼看,气质与别的老师不同,大概所有的学校英语老师和别的代课老师都有着不同风格。漂亮是必须的,授课足以让我仰望;而老师带给我最特别的感受,是我现在学的课程竟然与我这么息息相关,和现实竟然联系的如此紧密。什么网络上出现的热词都可以给我们耐心,英文歌曲中的错误老师也可以指出。真的让人对英语有了信心。
回到最初的惊艳时刻。初二,单词突然多了,难了起来,一次问老师单词后,老师说要多记单词,但是还不知为何,但记住了“科学”。一次英语课上,老师聊到了校园安全,问一同学:“考完试那次怎么了,有事没?”。“没事”,尽管只是简单的回答,老师还是在课堂上又问一次,还是没什么实质性答复。老师开始批评了,说着老师并不是什么事都要管,何况不是班主任,遇到一群人也是担心的。这么样,关心,却热脸贴冷屁股了。
说起当老师的经历,她还是很自豪的。听她讲述,一次在街上,有个同学和她打招呼,说老师好。吓了一跳,问“嗯?我没见过你,你不是我学生吧。”他接着说,是的,您是我一个“哥”的老师,她很尊敬您,也就是我的老师。她说着老师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真的觉得很值得。的确是颇为得意。也的确值得自豪,反正现在依旧被老师的人格魅力迷的像个追星族。 还有一次,老师说,听到有人说她是母老虎。自己和我们解释,老虎嘛,森林之王,敏捷迅速,不仅仅是我们崇拜的一个图腾了,母就说我是女性了,一个母老虎确实也形象了。
这样,英语课自然成了最有趣的课堂。按理说,语文应该和和英语一样有趣,但初中时的语文课大多是鲁迅、文言文,晦涩,就没有英语那么出彩了。小学时,“简单有趣”这一课本封皮上的叙述完全没体现。到初中,一下就变了,老师风趣幽默,又光鲜亮丽。上课有趣又一视同仁,这算是真厉害。现时真是佩服这位英语老师(高老师)。
说来有趣,初中的书上的热身包罗万象,每人都有机会发言,每人都能找到焦点,再加上老师的补充,大半节课都好似一瞬。高中没有李明了,最开始的英语老师也姓高,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俨然一位老教授,严肃认真。说实在了,英语没那么有趣了。
来了位新的老师,说话时有着淡淡的陕北的口音。看的出来,老师很有气质,风趣幽默,倒也是外国文化的影响,老师与众不同,自带气场。最后换了老师,又由一位严肃的老师换成了年轻有活力的老师。这位老师,对大家的帮助最大。高考前,有了她,也只像平平常常一样。我们可以在高三看电影,操场上玩。要小心翼翼收藏好这份美好。
也巧,英语老师都代班不长时间就匆匆离开了。但带着我开眼看世界的就是这样一位英语老师。
(薛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二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