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海”
姚凯旺海,在我的印象中,它总是伴随着阳光明媚,伴随海边人们走来走去的阵阵欢笑。在海的那里,总是有一种让人们忘记烦恼,开怀愉悦的魅力,而在我的身边,他,就给了我这种感觉,我认识的他,就叫海。
海是我的邻居,虽然不是隔壁,但是也不远,他是我最初的朋友。初次有记忆的时候,他总是大大咧咧,脸厚不拘谨,我从没见过他害羞忸怩过,一个能用兜里仅剩的一块钱在水果摊上买一个梨的人,确实是应该如此。他乐观,开朗,脸皮厚,这些就导致他很容易和人相处在一起。小少年们在一起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玩,他们不会注意其他的地方,而我,就是小少年。
高中,因为我们俩不在同一个高中,所以需要上学的我,住的地方就离他们家比较远,而我们上学,则是他往那头,我往这头,因此,我们见面的次数就没以前那么频繁,也是在这时候,我渐渐看到了以前我所忽略的一部分。我家是一个大家庭,七口人,让我从没去想过其他人的家庭怎样,上了高中我才意识到,好像我从没见过他的父亲,但他父亲我知道还健在,后来,我知道,他是在劳改。
海,他是一个很懂事,很有孝心的人。他哥哥在外面打工赚补家用,他们家的劳动力就是他年迈的爷爷和瘦瘦的他,在爷爷不能出力以后,他就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土地是每个人家都有的,而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家,每年的一些庄稼就很重要,所以地不能荒,而种地的任务只能交给他。没法全都照顾到,就挑一些大的地。他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有些事一个人不好做,他就叫同学帮忙,当然只是一些其中很轻的活,比如他用锄头挖坑,同学帮忙扔种子进去。这些事花费了他很多的体力精神,而且不是每一次都有同学帮忙,那时候,我想他大多都是一个人慢慢做吧。在很多人放假都到处放松的时候,他要做的就是时不时的听爷爷的话去地里看看,我知道他更知道,家里需要他,他没法推脱,也不能推脱,他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逼着自己做。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海,他不擅长的就是学习,不是不努力,是即使竭尽所能,期望的却总是一次次失望。学习的事导致他上的高中是私立学校,他选的科目,是文科这个努力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的文科。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道的时候,他缴的一切费用加起来是我的六倍,虽然以后每学期没这么多,但依旧是我的两倍。我认识的好多人他们有能力不去这样的高中,但他们去了,而海,我知道,他不是。学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给海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也许那时候他就认识到了。
海有着瘦瘦的身体,和我一样,但没我高,也许是长期的晒太阳,他有着健康的黝黑肤色。学费在第一学期之后就是海自己给自己解决。在我们盼着放假的时候,他就想着自己挣钱去提供自己的学费开销。但一个还没成年的小孩子,在没有关系的情况下怎么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轻松活,这很难。也是如此,他去了我们那的菜市场。那里不需要考虑什么,有力气能吃苦就行。第一学期结束后的寒假,他就去了。每天早上4点30必须要到,下班的话早点12点,迟点下午1点多、2点。大冬天的半夜,我们都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已经一个人默默的走在街道上,没有人,就算吃早餐也要等到6点多才有。期间我去找过他一次,不过我去的时候他在睡觉。后来在聊天中我渐渐的知道,他每次回来的时候,第一不是先吃饭,而是睡觉。每一次回来后,他一觉睡到下午傍晚的时候才醒来去吃饭,然后晚上适当地放松一下就必须在10点前睡觉,不然没法做下一天的活。
海,一个瘦瘦的少年,时间在他身上流过的特别明显,他在那个菜市场做了5个假期,我没法直接看到他在菜市场那里的出力,但我看的到每次他回来时的那种疲劳,能看到一个瘦瘦的少年渐渐变得有力,我看到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手上手臂上的青筋,肚子上快成型的8块腹肌,看到了他本就不白的皮肤更加黝黑,看到了他被晒出的短袖印,这一切的一切让我知道他很坚强,他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他干的起。我的母亲也和我说过,虽然这孩子脸皮比较厚,但确实是个很好的好孩子,菜市场上的工作就是一个成年人做起来都不轻松,更何况一个孩子。我羡慕他有那快成型的8块腹肌,但我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一个原本和我一样瘦成猴,肚子上连肉都不多的人,需要多少次的弯腰直起,才能换来这一身肌肉,几千次?几万次?我没法想像。
我作为他的朋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大海的乐观,坚忍,包容。他乐观,虽然做了这么多事,但从未听他向我诉过苦,抱怨过;他坚忍,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他默默努力,一切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他包容,他把自己当作这个家的伞,竭尽所能为家人遮风挡雨,虽然这个伞暂时还不大,但他会长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很高兴认识我的朋友,海。
(姚凯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