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清酒,品味人生百味
冉怡欣
“一斛清酒,品味人生百味。 一簇红花,展示岁月芳华。”
我仔细品味着挂在有些发黄墙面上的横幅,这是奶奶年轻时写的字。虽然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但她,仿佛从未老去。
奶奶出生在山西省的一个小村庄,她有着非常坎坷的少年时代。曾外祖父母共生养儿女十个,奶奶对哥哥姐姐们的记忆并不清晰,只记得是一个在并不太平的年代里并不平和的家庭。曾外祖父母均为农民,家道并不富裕,却送最小的女儿,也就是奶奶去私塾读书,这是谁都没意料到的事,但对于我的父亲和我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偶然和幸运。
一直到1955年,十四岁的爷爷和十七岁的奶奶正式成亲。奶奶之后的生活在我看来,就仿佛是一个全新的篇章,是那个神态自若的老人家眉目背后应有的风雨青春。
爷爷奶奶的爱情,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里是少有的,淳朴,真实,平凡,诚恳......奶奶比爷爷大三岁,在我很小的时候,最喜欢和他们住在一起。爷爷脾气不好,奶奶也受了很多的委屈。他们吵过闹过,最后却依然还相爱着。其实,爱情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我们父辈祖辈的那个年代,几乎是一无所有,如今一不小心就白了头,谁能说那个年代不是真正的爱情?老一辈的爱情非常普通、平凡,他们没有山盟海誓的浪漫,结婚的时候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爱情路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如今却也一步一步跟着岁月走到了白头。
后来,爷爷生病住院了,八月十五家人把爷爷接回家吃饭。小辈们看到爷爷都很高兴,唯独奶奶,看见爷爷眼泪唰地就掉下来了,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老头子,你可要多陪我几年啊。”爷爷摸摸奶奶的头,把奶奶揽入了怀里。
爷爷给奶奶做了一辈子饭,洗了一辈子衣服,奶奶唱歌爷爷就给她拉二胡,一辈子去哪儿都在一起,分不开。那天晚上,还听到爷爷在吃奶奶的醋,说她和老李头关系近。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想,爷爷、奶奶的感情大抵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吧。
爷爷去世了。那段时间,奶奶总是沉默寡言,对以往最爱的广场舞也没了兴趣……后来,慢慢地,奶奶走出了伤感,乐观向上地变成了一位“时髦老太”。
最好的爱情,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一点点的潜移默化。两个人有感觉,有感情,再到有爱情,可能是最扎实的恋爱方式。年轻时追求完美,谁都不甘心委屈地活着,但那些天天想要改变的现实,大多时候我们注定无能为力。人生总有缺憾,接纳了,也就成熟了。
小时候,我很爱吃虾,奶奶却怕我将虾壳剥不干净,总是剥给我吃。她用那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小心翼翼的为我剥虾。她的眼睛似乎早已浑浊,手也没年轻时的那份灵巧,但还是专注地一个一个剥好,放在我的小碗里。如今长大了,我早已能将那虾剥得干干净净,而我,永远想当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在奶奶膝边撒着娇,让她喂给我吃。仿佛如果我长不大,奶奶就永远不会老去……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一直和我所认识的其他老奶奶不一样,她是个踏着时代走,赶新潮的奶奶。身处那样一个不太平的年代,却拥有高学历的她,成为了“全村的骄傲”,在大城市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她没有满怀“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样子;她也很少有插手做家务事或者为之烦心的样子;也从来没有因为老年健忘而失魂落魄的样子。别看奶奶年过半百,她可一点都不落后,总学新鲜事。用奶奶的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不巧。’当智能手机逐渐占据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时,奶奶并没有因为年轻人低头玩手机而懊恼生气,她主动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智能手机,经过一年的练习,第二年她便成为了春节抢红包的先锋力量。
我从未注意,她已慢慢走向衰老。如今,这才发觉……
在我每年寒暑假回家探望她的时光里,她永远看起来气定神闲,精神矍铄。今年暑假,天一大亮时,我便醒来,看见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的奶奶。她娴熟地将银发盘起,插着腰迈着步,做着她口中的“长生不老养生操”。那一瞬间,我看到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了奶奶的脸上,微微弯曲的身躯看出了她曾承载过生活的重担,一条条的皱纹看出了她历经的沧桑,满头的银发看出了她对子孙所倾注的心血!
今年离别时,她将她最爱的年轻时收藏的诗集送给了我。如今,距离听躺在藤椅上的她念诗,已过去十二年。奶奶年迈的双眼里,充斥着只属于她的人生哲理。奶奶是个平凡的人,但就是奶奶那平凡的脸庞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让我铭记奶奶给予我的爱和关怀。
一刹那,记忆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飞的花,无数的花瓣轻轻摇曳,承载着我的思念。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却使他开出了花,我轻轻擦了下手中的老照片,把它贴在脸上。
我看了看手中的照片,阳光倾斜在奶奶温柔慈祥带有皱纹的脸上,银色的白发在光下闪闪发光……
(冉怡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170104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