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不弘毅
雷婧
“大家好,我叫苗宛秋。”有些富态的中年男子站在讲台上,轻轻笑了一声,“接下来的高三,我就是大家的班主任了。”
看上去,苗宛秋只是个名字有些奇怪的高中男老师,开学第一节课,他就给了所有学生一个下马威,他数了点钱交给一个烫了头的女孩,让女孩把头发拉直,然后再来还钱,紧接着,他又用手绢狠狠将另一个女同学嘴唇上涂着的口红抹掉,最后,他收拾了几个痞里痞气的男孩。
在他看来,高三将会面临高考,这是件颇有些神圣的事,任何一个人,在面对高考,都应该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全力备考以搏得一个美好未来。
所以,他和学生的矛盾便无可避免得产生了。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那因区里奖励优秀教师而得来的自行车饱受摧残,而他也被折腾得不轻的,当然,他的学生日子过得也不怎么美好。
这些都没有让苗宛秋挫败,他兴冲冲得告诉自己的妻子:“我找到一个好苗子,比我当年还要好。”
他的妻子也笑了,她知道这对苗宛秋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此,苗宛秋尽可能得全力辅导这个新收货的好苗子,小女孩有些内向,总是一副羞答答的模样,但她在学习上确实用心,也很有天赋,每次考试,她都名列前茅,这也让苗宛秋异常欣喜。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越来越近,他和学生们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而这个转折的关键点就是派出所打来的一个电话。
打给他电话的是他在派出所工作的小舅子,小舅子告诉他,一个班里的学生因为卖货和别人抢地盘被打了,需要他去领人。
苗宛秋匆匆赶了过去,把学生接了出来,然后在街头帮学生买了碗面,就准备开始说教模式、
“老师,医生说我脑袋里长了个东西,要去大城市做手术,但我家里钱不够,能借的亲戚,都借了,家里没办法了,妈天天在家里哭,我不能死,爸妈还指望着我。”
长篇大论的说教被一句话堵了回去,苗宛秋默默无言,于是他再要了一碗面,叮嘱了一句:“吃完赶紧回去。”
然后,他匆匆离开。
学生没有再来上过课,他去北京做手术,而苗宛秋在班里发起了捐款活动,一厘一毫,分分记录在册, 然后公布出来,同时,自己给这个学生送去了一个月的工资和一整套复习资料。
在这之后,原本平常到只有的师生矛盾和学习的班级里逐渐泛起了涟漪。
一个混社会的学生在感情受到打击之后,又回到了混混生活,而苗宛秋则走遍大街小巷,去寻找这个看上去已经毫无希望的学生,然后一个人面对一群混混,毫不畏惧得冲着这个年纪不大,眼看要走上歪路的学生大喊,试图拯救这个迷失的孩子。
在发现他最看好的学生每天都要花时间给以前的同学补课之后,他斥责了一番,然后把这些学生带到家里,免费为他们补习,并且拒绝了他们凑起来的鸡蛋。
补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也因此断了另一个收费补课老师的财路,然后被怀恨在心的老师举报,停职。
看上去,他的教学生涯已经终结,虽然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但当学生们不大把学习当回事之后,他也逐渐不被校领导看重,他和妻子盼望已久的分房,更是没了踪影。
然而事情却又发生了变化,他最看好的好苗子,那个内向的女生为了他去政府大楼喊冤,他的教学生涯被挽救,但这个女孩却在路上遭遇了车祸,从而没有参加高考,满心内疚和痛苦的他最终还是离开了这所学校,去了远方山区教学。
在和同学们的关系转好之后,他请几个同学来家里吃饭,饭桌上,他拿出了一张“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在1965年的时候,他依靠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拿到了这张通知书之后,因为家庭成分,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然后,苗宛秋痛苦得坐在自己老师宿舍门口,吹着高考前曾吹过的曲子,曲子里是无尽得悲伤和痛苦,然后,他的老师告诉他:“去做个老师吧,当个好老师。”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后来,苗宛秋就当上了老师,遇到了这些孩子。
遇到这些孩子后,他的经历和行为,也都载论证着《论语》中的一句又一句格言。
子曰:“有教无类。”若非有教无类,苗宛秋自是应该让坏学生浪迹于社会,自毁人生,而不必在深夜在大街小巷找寻那个让人有些失望的“坏孩子”,更不必冒着被啤酒瓶砸在头上的危险企图用高高的嗓门将这孩子叫回学校,叫回课堂。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苗宛秋固然喜欢对着学生们长篇大论,但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却总沉默寡言。学生告诉他自己得了脑垂体瘤后,他只留下一碗面,就转身离开,然后,他捐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那时候,他和妻子正在为买不起房,学校又不给他分房而忧愁。在另一个学生的爷爷摔伤之后,学生冲出教室,苗宛秋紧随其后,骑上车子,追上学生,然后带着学生赶到医院,确认了老人安危之后,留下一句“需要钱给我说”,然后转身离开。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妻子总劝他,分房的时候要去给领导多说说,才能让领导在分房的时候想到自己,而苗宛秋总是十分抗拒,即使他走到了校长办公室门口,进了校长办公室,最终还是没张得开口提房子的事情,他以为,只要辛勤工作,工作出成绩,领导自然会考虑到他,他绝不应赵领导施压讨要,后来,在学生出事以后,校领导把钥匙送到了苗宛秋手上,但苗宛秋拒绝了,他选择了去山区支教,去反思自己把自己的追求强压在学生身上的过错,没有因为一套房子而留下来,他最终守住了本心。
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学生无钱治病的时候,他寄给学生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和全套复习资料;在学生走上歪路的时候,他拼尽全力把学生拉回了正途;在看到那些渴望学习却没有条件的学生后,他免费给几十个学生补课……苗宛秋固然严厉到有些偏激,看上去也颇不近人情,实际上,他全身上下,都是人性的闪烁,他是个绝顶善良的人,虽然嘴上不大饶人,但其行为,总在诠释着“仁义礼智”四个字。
后来,他走远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他在山区支教,山是哪座山,教的又是那些人,谁也不知道。
也许几十年后有一次偶遇,他年老力衰,白发苍苍,拄着一根拐杖,看上去该是不在意过往的人了,却总还想躲着自己曾经最看好,也最对不住的学生吧。
17050110102(雷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