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教育争鸣  >  胡戟先生与gpt论“中国人生活得幸福吗?”

胡戟先生与gpt论“中国人生活得幸福吗?”

2023-05-24
中国人生活得幸福吗?
     几年前,电视台热播一个节目,记者问路人:“你幸福吗?”问的是个好题目,但那样问,能问出播出真话吗?
     生活分物质的和精神的。不少国人以为自己已经富起来了,一心追求强起来的中国梦。不说国民收入人均一万美元的水平,比起许多人均五万六万美元的国家,只有人家的五六分之一;近六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又只有国民收入人均一万美元的五六分之一。“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大约在0.5左右,贫富悬殊的程度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吴敬琏:《社会矛盾到了临界点》)去年我们宣布全国都脱贫了,把一些在不适合人居的地方迁出来是好的,但不知道脱贫的标准是啥,和国际的标准差距是啥。只知道一个退休教授很不好意思拿的退休金,在国内算是中产阶级的白领阶层了,但这点钱在美国还在贫困线上。对于还留着饿死人的记忆的我们这些中国人,对现在吃喝不愁的物质生活很知足,是自然的,这不多说。
      这里我们从精神生活讨论中国人幸福吗?显然高歌“厉害国”的人们充满幸福感,别人呢?
    选择不生育,甚至不结婚的年轻人幸福吗?养一个孩子,20年前说要20万,我吓一跳,现在说要一二百万,我吓死了,他们望而却步了。国家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出生率下降,全国都面临一些城市已经出现的人口负增长问题了。细说起来,更有独子政策四十年造成的绝子绝孙的失独老人,他们幸福吗?
孩子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学龄前就埋头写作业,没有了玩耍的童年,他们幸福吗?
      六七岁上学以后,好日子就过完了。现在小学生的小升初,中学生的考高中、考大学,都是家长和他们要一起一关一关过。买不起学区房的爹娘无颜见儿郎。应试教育批了几十年,花样翻新的整孩子的招数也发展了几十年。多少年轻夫妇因此而不敢要孩子?孩子喊:“朕要玩!”家长顾不上,在忙找学区房,找补习班,忙参加家长会挨训。现在职业学校还没准备好,能上高中的学生已经定下砍一半,凭谁问,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和他们的家长,担心此生连考一次大学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他们能有几多愁?恰似长江黄河一齐向东流。
      大学生的状况让老师愁,家长愁,国人愁。有的小时候没得玩,进了大学打游戏,用花呗,耍朋友,玩得昏天黑地。老师也不管了,下课敢管就给你差评,上课敢讲信息员就打报告。大学里精心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热爱专业,有大阅读量的好学生还有多少?有点好学生,清华不是有两万多去了硅谷?计算起来那是七八届所有的毕业生了吧!那七八年国家给清华花了多少钱?不要责备学生不爱国,颜宁不是走了又回来了?回来又走了,她说只为“自由”是吧?要创造他们爱国留下的条件,这里最要紧的是“个人心情舒畅”(八大政治报告),讨论一下,问问要求,给点宪法规定的自由那么难还是依法治国吗?
      在我们这个有“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国家,当官最吃香,但如果天天都在学文件,像像样样走过场;事事都要唯官唯上,提心吊胆就怕站错队。累不累?加拿大不是说最没本事的去当官,因为不用动脑筋,只要也只许按定好的衙门程序办事,那工作有意思吗?怎么也想不明白,贪官怎么能平均每天都收到几万、几十万赃款,弄到几亿、几十亿还不收手。试问,历史上出过这么多贪官,贪这么多钱的官吗?君不见,90后的公务员也开始落马了。再说更大的风险还不是经济而是政治。才定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36人,被批斗、监禁、打倒、自杀、摔死的12个,三分之一。比唐代当上储君一只脚就踏上断头台稍强一点。从事这最危险的职业,忍看朋辈成新鬼,幸福吗?
    工人农民就不要说了,说工农联盟为基础,现在真还是在底层。想进城,就是盲流、闲杂人员、低端人口。出去打工,老家是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翻身了,幸福的有多少?
      什么时候文件里习见的要人民“奉献”两字改成“享受”,也许公仆和主人的关系就摆正了。一生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主人翁的尊严,享受作为一个世人放心又喜欢的非战狼式的中国人的荣耀,中国人就幸福了。
(2021.7.18)
 

 
gpt:中国人的幸福观
    中国人的幸福观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会有所不同,总体上可以说是受到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比较普遍的观念:
1. 家庭幸福:中国人重视家庭生活,认为家庭和睦、家人健康和幸福是最重要的。在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强调亲情、孝道和家庭美德。
2. 稳定幸福:中国人普遍认为,“有人照顾”更重要于追求个人权利,“平安喜乐”比追求物质财富更加重要。
3. 公平幸福:中国人往往认为,要实现社会公平才能达到幸福生活,主张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天下为公的价值观。
4. 养生幸福:中国人强调健康养生,认为健康、长寿和美食是幸福的体验。
5. 成就幸福:中国人普遍认为要有成就才能获得幸福,但是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要有社会责任心、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幸福观理念比较综合,注重个人、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也注重精神生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gpt:中国人生活得幸福吗?
    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中国的地域、人口、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不同的群体和个人的生活状态、幸福感受也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说,总体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改善,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得到了提高。
     最近几十年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很多人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国家献出了大量的努力,改善了医疗卫生体系和教育体系。相比于过去,更多的中国人获得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当今的中国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影响了一些人的生活幸福。此外,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也让一部分人感到困惑和失落。
    总之,中国的生活状况是多种多样的,幸福感也因人而异。
 
gpt:人生的意义
     对于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因为人生的意义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会受到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普遍的观点:
1. 实现自我价值:很多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让他们感到有意义。
2. 追求幸福:许多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幸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满足。这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等影响。
3. 献身社会:还有一些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献身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这种理念通常与大爱精神、奉献精神等价值观息息相关。
4. 探究人生的意义:还有一些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思考和探究人生的意义本身,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真正的意义。
      总之,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个体性、主观性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种答案通常会受到许多生活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都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尊重并欣赏不同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发现。

上一篇:“爱问答”迅捷回应十三问

下一篇:卢新宁与gpt谈“依然需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