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其善者而从之
--吴亚奇
中华文化五千年,精粹思想都汇聚在今日。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却在中华文化的磅礴长流中闪耀过不可磨灭的辉煌。那时群星闪耀,思想学派并迸而出,出现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杂纵横”等一系列足以改变文化进程的学术文化相继出现,却最终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标志,以儒家最终的胜出作为结局。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圣人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中国才打破了根深蒂固的教育垄断的体制。而“仁义礼智信”思想的提出,更是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华子女。“孝”在儒家思想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现在社会更是有着“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论语》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学习价值,而我对其中影响最深,对我影响最深远的还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要想做到孔子所说的那样,首先就要“择其善”。 这句话挂在嘴边很容易,但是要做到确是难上加难。现在的社会就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存在于生活,也发生于生活”。作为一名学生,你每天都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同学呆在一起,他们作为你的身边人,是最了解你,同时你也是最了解他们的。或许因为年龄或者是阅历的原因,你对他们做出的一些事,感到不解,生气,但这些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你的心头一一解惑。我就以发现身边人的优点讲述一下人间真情。
--------------------父母篇-----------------------
每个孩子都有青春期,叛逆,我行我素是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而这些坏的影响却大多会加诸到父母的身上。当初的我正是处于这个时期,那时的我对父母的说教很不耐烦,感觉他们做的都是不对的,出去闲逛时也是远远的坠在后面,基本不会并排聊天。但即使是这样,仍旧改变不了母亲那时对我产生的一些影响。因为居住在小城市,街上一些乞讨,要饭的还是能见到的,当时家里也比较穷,但每次出去母亲都会施舍一些给那些人。当时电视上也报道过健康人用障眼法装作残疾想要不劳而获的,但母亲仍旧给钱。她常教导我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对我姐姐和我都有很大的影响。我跟我姐出去玩的几次,她见到可怜人都会帮助,深受我妈影响。随着年纪的增长,也懂得了当初自己叛逆期时对父母的行为时多么的愚蠢。偶尔躺在床上想起当年父母做的一切,眼泪不自觉的流下来。总之我觉得我从小就受我母亲的影响,为人谦逊,有礼。父母终究是影响你最深的人。
--------------------姐姐篇-----------------------
其实我跟我姐的关系还是挺曲折的。我小学她初中,我初中她高中,我高中她大学。我俩的时间一直在差着,关系一开始挺好,后来随着她上高中,我的叛逆期来了,关系就一直不怎么亲密,后来随着我上大学,懂事了很多才真正好了起来,所以说青春期害死人呀!但我两毕竟是姐弟,而且还都是学生,共同话题也就比较多。我姐看着像是个假小子,性格也跟小子有点像。我妈常说我姐缺心眼,但我姐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她的乐观,可能是我一家的遗传吧,反正我见我姐的时候,她都是在笑着的,感觉就没有什么烦心事一样。当初她高考失利,复读了一年结果还是不怎么样。然后她上大学后才真正开始努力学习,拿了奖学金,转了专业,考了个好研,总之感觉我姐还是挺厉害的,从一个排不上名的二本直接考上我们本地211的研究生。说实话当初她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挺瞧不起她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我不是我姐的室友没办法想象她是怎么学的,但我知道肯定是下了不少的苦功夫的。我姐乐观,肯学,这些对我的影响还是挺深的,比如我现在就笑口常开的,当然那肯定是对熟人了,不然别人还不把你当傻子。
--------------------老师同学篇-----------------------
其实打心眼里说,作为一名要基本完成大学课程的学生来说,跟你相处时间最长的不是父母,不是兄弟,也不是朋友,而是你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的同学。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每位学生都有义务与责任维护班集体的和谐稳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边角摩擦,而老师的调节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当人随着心理理智逐渐完善,包容在其中起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了。当我们还小时,遇见问题往往会直接让老师处理,而老师在低年级学生之中自然是公平,秩序的化身。当然绝大多数的老师肯定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将事情公平的处理,实质性的惩罚当然是不会有了,但对犯错孩子的思想教育肯定会加强。处理完后的一声道歉肯定是不会少的。这些老师处理事情的态度以及教诲必定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难以磨没的痕迹,这些对孩子未来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善言言行也大多会落在孩子的心中,或许当初的他们不懂其中体现的良好品质,但他们只要照做,在今后领会的一天,必定会为当初的行为举止高兴喝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品格也在逐渐成型中,同学之间遇到问题大多会私下自己解决,即使老师插手了,他们之间也会心生不忿。所以这是从孩童时期养成的包容心理就要起到了绝大部分的作用。一旦有一方率先认错,那么事情就很好解决了,毕竟身为一名华夏子女,骨子里就带有着先辈们的谦逊有礼。而包容的养成还要追根到孩童时老师们的教诲之中。这些共同促成了良好和谐的教育学习环境。这和每个人的努力都息息相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段子,讲的就是两个骑车的相向而行,而道路又不是很宽,所以要错开而行,一般都会让行嘛,而之前就发生过很多你让我也让的情况,不容易错开,结果就都停下了,这时一个人说你靠左边,结果还是撞着了,是因为他的左边正好是那个人的右边,结果就撞了。这个小段子恰恰体现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种谦让情怀。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品质。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只有自己的闪光点,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发现并且发扬它。而作为一个“身边人”,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从心里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学习“身边人”的善念、善言、善行、善文,以此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身,达到“吾省吾身”的效果。社会的安定发展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身为社会的一员,也要弘扬“正能量”,将自己的善言,善行,善心传达出去,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国家社会的美好,让他们也学习到“善”的真谛,通过认不是、开善眼、闭恶口、找好处来化解矛盾、实现身心和谐、人际交往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