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心中情
-蒋帅锋
感恩,顾名思义,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我们每个人对于感恩这一词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从牙牙学语之际,父母便教导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对他人的帮助表达感谢。在我们开始求学之时,我们习得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伟大师长,逐渐我们懂得了“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体会到了临近毕业之时,内心由衷地发出的那种“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的不舍之情,最后,当我们逐渐成熟,再回过头品味那“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内心泛起阵阵波澜……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鸦知反哺,羊知跪乳,父母之恩,不言而表。人们常说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在我看来,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是那样简简单单而又轰轰烈烈。由于家里的原因,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在私立学校读书,我依稀记得在我将要第一次远离家门,出门求学之时,爸爸妈妈夜晚在灯光下忙碌的样子,他们反复的整理检查着我的行李,妈妈将衣服一件件地折好,小心翼翼的放进背包里,爸爸则在一旁和妈妈说着什么。第二天,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学校,当时懵懂的我并不知道这一分别就是20多天,以为仅仅是换个学校而已,下午回家就又能见到爸爸妈妈。到了晚上,我又吵又闹地要找爸爸妈妈,辅导阿姨实在没有办法,边打电话给爸妈,妈妈告诉我,要听话,在包里有爸爸妈妈的照片,想爸爸妈妈时可以拿出来看看,说过几天就来看我。在那样的期盼中,我过完了一年又一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步入初中,也逐渐长大了,周围有了自己的朋友,每天在快乐中度过,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吵吵闹闹了,只是偶尔会在晚上睡觉时想念爸爸妈妈,期待赶快放假。
或许在我真真正正理解爸妈的时候,应该是在我高三奋战高考之际吧,那时候,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能安安心心好好学习,有个好身体,妈妈辞了自己的工作,在外面租了房子,专程到学校来管我的学习生活。而那个时候,爸爸一个人在家,独自用自己的身体来撑起整个家,我甚至不知道我高三那年,妈妈不在身旁,爸爸的一日三餐是如何解决的,只知道爸爸每次来看我和妈妈时,都拿好多好多东西,脸上堆满了笑容,告诉我们不用担心他,妈妈好好照顾我,我好好学习就行。爸爸或许不知道,在他走后,我呆呆地楞好一会,内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由于高三学习压力大,每天早晨我就要六点起床,而妈妈每次都还在我睡梦之时开始为我准备丰盛的早点:牛奶,面包,八宝粥,白面馒头等等,总之,就是变着花样和口味,生怕我吃厌了。我自己睡觉是非常的浅的,而妈妈每次都能不打扰我,不知道花费了多大的力气。中午12点放学,每当我骑自行车到楼底下时,总能看到妈妈在那静静地等着我,吃完午饭,便催促我赶快睡午觉,以保证下午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到晚上放学时,妈妈担心我,每天都在校门口等我,我们俩就一直聊着天回到我们追逐梦想的小家。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或许在他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是单调无聊的,但在我看来确实我这一辈子最最珍贵的回忆,因为在高三的那一年里,我每每遇到事情,都会和妈妈商量,可以说,那是我和妈妈谈心最多的一年了。
现在的我已远离家门,步入大学,基本都是半年回去一次,和父母亲见面、谈心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每逢周末,便和父母打个电话,问的第一句就是“学习压力大吗,在学校好好吃饭,别瘦了”,每每听到这句话,总能让我鼻酸眼涩,淡淡的一句话包含着他们的万千思绪。他们也知道我长大了,有些事会藏在自己心里,所以爸爸妈妈每次都只和我聊天,讲讲家中发生的好事,免得我担心。
每当放寒暑假回家的时候,总能在车站看到爸爸那伟岸的身影,就是这样魁梧却略带疲惫的身躯撑起了我们整个家,看到我时,爸爸都会笑着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并说“回家了,儿子”。而每当到家门口时,都能看到妈妈那张望的身影以及见到我时内心的喜悦,然后便拉着我去吃妈妈用心准备了好几天的团聚大餐,一家人其乐融融。
每当临行之际,妈妈总是将这样那样的好东西塞进我的行李箱,鼓鼓的,包含了妈妈对我那无微不至的爱。不管多忙,爸爸妈妈都会一起来送我,即将上车时,对我说:“在学校别怕花钱,照顾好自己。”然后眺望着远去地登上列车的我,一直站在那儿,为他们最最亲爱的儿子祈祷祝福。
芳华易逝,时光难留,我们曾经的依靠、归属——父母也被那沧桑的岁月之中留下了痕迹,我们曾经以为不会老去的父母的腰肢也逐渐弯曲,我们曾经以为会陪伴我们一生的父母眼角多了几丝皱纹,头上的几缕青丝也变成了白发,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些美好的一切也在逐渐失去…………
愿世间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更希望世间的子女都能好好孝顺父母,让他们少一丝担忧,多几许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