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感恩文化  >  麦兴国:回味母校

麦兴国:回味母校

2018-05-31
回味母校
“春满江山绿满园,桃李争春露笑颜。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 人自古就懂得感恩,感恩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
我感恩周围的每一个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确,哪怕是轻于鸿毛的一些小恩情,我们也不应该忘怀。更何况自古以来便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教诲时刻萦绕在万千学子的心中。
记得母校有一块醒目的石头,上面白底红字刻着“感恩”两个字。这不仅仅是提醒,更是让我们把感恩牢记于心。
高中三年,对于像我这样的寒门学子而言,是我们漫长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备战高考,成功,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将会开始一段前所未有的新篇章。在高考这强大的压力下如何能够不迷失自我,稳步向前这是每个高三学子必须面对的挑战。此刻,老师不只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更是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时时刻刻陪伴在我们左右,鼓励我们。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中有位同学在早读的时候迟到被老师抓到,老师不留情面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道:“备战高考,时间如此紧张,你竟然迟到,你有没有把自己的未来放在心上。”这位同学认为自己当时很没面子,转头就走出教师奔向篮球场与老师赌气。早读之后老师找到他,先是道歉,之后又以温和的态度加以教导。最终这位同学努力学习,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211大学。如此做法试问有谁能够不服。当然有人认为我们的老师大可不必再去管他,但这位同学之后会如何又有谁会知晓?如此大恩,我们怎能忘怀。如今我们走出故乡,一步步向着梦想前进。但我们没有忘记那昔日的良师益友。每逢寒暑假,回到家乡的我们总会不约而同的看望老师。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学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的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您的真实写照。您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这个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您所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当我在生活中,学习中迷失方向的时候,是您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在迷茫中找到通向光明的道路。在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有多少寒门学子走出贫穷魔窟,踏上幸福的康庄大道。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了多少血水与汗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老师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火种,使校园变成了梦想的摇篮,让我们在其中不断成长,壮大我们飞向成功的的羽翼。
敬爱的老师,因为有您,我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因为有您,才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是点燃我们理想之火的人;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无怨无悔,心无旁鹜。您从不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老师心境的真实写照。老师,我爱您。 
  人身在世,没有相互帮助寸步难行,处处需要感恩的心,所以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所有事物。怀揣感恩之心,踏遍大江南北,你将勇往直前。

上一篇:朱晴雪:遇见不完美

下一篇:勉朋林: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