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三隆佛典  >  荆三隆:西安佛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荆三隆:西安佛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5-03-17

西安佛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荆三隆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摘要: 建设世界文化大都市,已经成为近年来西安文化建设中引人关注的议题; 在中国佛教

史上,西安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直是中国佛教研习和弘传的中心; 西安市区佛教寺院众多,不仅

是都市佛教文化建设的重镇,而且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中产生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如何发挥这

些寺院在都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形成佛教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互动

关系,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 佛寺; 西安; 佛教; 大慈恩寺; 大兴善寺; 广仁寺

中图分类号: B9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6248( 2014) 04-0001-05

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

猛,历史上形成的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生活的佛教,也

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脚步,随着人群向都市进发,把

传承如来家业,弘扬中国佛教利益众生慈悲喜舍的

文化思想通过各种文化方式,向着更加广泛的人群中

传播对我们从事佛教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是具

有挑战意义的新现象,原有的那种潜心于书斋,诠释

经典教义不问坊间世事的研究和工作现状,已经受

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迫使人们走进都市寺庙,和僧

信众进行对话,包括参加各种研讨会,举办各种讲

座,参与都市寺庙举办的各种活动,参与各级政府举

办的调查研究等活动,都市佛教以更加深入的方式

和蓬勃发展的文化内涵融入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潮

流,以崭新的面貌,传承着历史并演绎着实现中国

的未来这里仅就西安佛教寺院在城市文化建设

中的作用谈一点想法,以求证于方家

西安佛寺在佛教文化史上的

特殊地位

西安有着辉煌的文化梦境,独具优势的佛教寺

庙和佛教文化遗迹为实现当代中国梦的求索留

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佛教除了禅宗天台宗

外,其余六宗法脉,皆出自长安中国佛教史上最早

建立的宗派和最后形成的宗派的祖庭,也都在西安

市所辖的区域内除了我们要讨论的慈恩寺大兴

善寺广仁寺外,著名的寺院还有以下几座寺庙:

长安区少陵原的华严寺是佛教公认的华严宗祖

该宗以尊崇华严经得名,正所谓不读

,不知佛家富贵”。其初祖杜顺在唐太宗时被尊

帝心尊者,三祖法藏被武则天奉为贤首大

,五祖宗密同时被尊为禅宗十三祖,名盛于世

该宗以弘扬华严经》“法界缘起”、“事事无碍

基本思想为特征

长安区沣峪口的净业寺是律宗祖庭,律宗以创

立汉地佛教律法著称于世其初祖道宣潜修律学,

用大乘教义重新解说四分律,并著有诸多关于

四分律的疏钞著作,广弘律学著名的日本律宗

祖师鉴真法师就是道宣的弟子道宗的再传弟子

宣法师也曾两次应邀参加了玄奘法师在弘福寺和西

明寺组织的译经活动由于道宣法师常年住持终南

山,故此宗又称南山宗__

长安区神禾原的香积寺是净土宗的祖庭,该宗

祖师之间没有师承关系,以传播净土思想传承,始于

东晋时的慧远,成于唐代的善导净土宗以称名念

佛往生净土世界得名,由于其修行法门方便易行,该

宗在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日本僧人法然12 世纪

在日本创立了净土宗,尊善导为高祖,现有信众五百

余万,寺院八千余座中日信众皆以香积寺为净土

宗祖庭,朝拜者络绎不绝

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的兴教寺,是唯识宗祖庭

之一,乃是一代宗师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寺中有高

七丈共五层的玄奘法师舍利塔,其左右两侧分别是

玄奘两位弟子窥基和圆测的舍利塔

位于西安市玉祥门莲湖路西段南侧的西五台云

居寺,坐西向东,东邻洒金桥,西靠明代城墙,是太宗

李世民为其笃信佛教的母亲修建的佛寺该寺仿照

终南山南五台,在城南墙上沿地势起伏,筑建五座佛

殿,供其母瞻仰朝拜第一台名为降龙观音殿,台前

建有韦驮殿; 第二台称五大菩萨殿; 第三台为地藏菩

萨殿; 第四台为弥勒殿,殿前有老母殿; 第五台为十

二臂观音殿另有大雄宝殿观音大士殿卧佛殿三

殿分别建于第二五高台之前该寺也是西安市

区历史悠久的比丘尼住持的寺庙

西安市区各具特色的佛教寺庙星罗棋布,以上

列举的祖庭和寺庙只是其中一隅再如: 长安区上

塔坡村的清凉寺,是华严四祖清凉国师弘扬华严宗

的根本道场之一; 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的荐福寺,

为唐高宗李治献福所建的寺庙,寺中荐福塔,形似大

雁塔而更为小巧,后世称其为小雁塔; 西安市碑林区

柏树林街的卧龙寺,乃高僧惠果曾经住持过的寺庙;

西安市未央区的感业寺为一代女皇武则天曾经出家

的寺庙

寺院是佛教文化的缩影西安市星罗棋布的

寺院充分展示了西安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独特

地位,这也是西安建设世界文化大都市的独特优

势之一

代表性寺院在西安现代

都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 ) 享誉中外的大慈恩寺

位于西安市区的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遥接历

史,演绎着未来,在中国梦的文化语境中,仍然扮

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里曾是中国佛教历史上最

杰出的高僧玄奘曾经住持的地方玄奘是世界文化

名人,所译佛经数量最大最丰富,也是最先把

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古印度的人在中印几千年

的交往中,玄奘是唯一在两国同时获得最高声誉的

僧人,代表了当时中印佛学的最高成就现任大慈

恩寺方丈的增勤法师,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

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成功举办和参与了多起

佛教学术会议国际玄奘学术会议1994

起就陆续在西安举办; 2009 年在西安举办的首届

长安佛教论坛是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佛教

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87 篇,出版论文集5 卷,计

300 多万字这些大型会议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

西安的文化地位,为提高世界四大古都———西安在

当代国家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和知名度,具有重要

的文化价值

( ) 佛教中国化标志的形成大兴

善寺

今天的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南城墙约2 5 公里的

小寨兴善寺西街,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

名刹,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密宗是中

国佛教最晚形成的宗派大兴善寺在隋代是

,当时管理全国佛教的机构和国家译经馆都设

在寺内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在大兴善寺创立了密教不空的弟子惠果在西安青

龙寺传法,日本僧人空海师从惠果于青龙寺研修密

法,回国后在日本创立了真言宗,声誉日隆,其影响

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大兴善寺和青龙寺都被中日密

教传人尊为祖庭[1

大兴善寺在历史上是佛教中国化形成的标志之

一,其文化作用表现在: 历史悠久,是古城西安现存

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

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 265 289) ,距今1 700 余年,

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 年被国务

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大兴善寺建寺时即

创设了译经馆,并与当时的大慈恩寺和荐福寺一道

列为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大兴善寺也是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今天的大

兴善寺处于西安文化购物旅游和公交地铁中转

的枢纽地带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地处闹市的园林

式寺院,大兴善寺是一个对市民免费开放的文化场

; 同时,也是长安佛教研究的主要基地,和陕西社

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

这方面仍有许多可以深入开展的工作,诸如: __

立长安佛教祖庭和西安寺庙研究中心,促进宗教界

学术界的合作2011 11 月,大兴善寺发起召开

大兴善寺与唐密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

150 篇,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影响

( ) 藏传佛教寺庙广仁寺

西安市西门城墙脚下的广仁寺,是全国唯一的

绿度母主道场,也是陕西唯一的藏传佛教寺庙,由清

圣祖康熙敕建于1703 寺内浓厚的藏传佛教特

征使其在佛寺林立的关中地区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寺内供奉着具有藏传佛教特点的千手观音绿度母

宗喀巴师徒三尊佛祖十二岁等身像以及文成公主

像等,还不乏奇珍异宝,比较著名的有寺内奇树

寺八宝形质各异的唐卡等长期以来,广仁寺一直

是汉藏佛教相互学习和谐圆融的文化场所

寺院在都市文化建设中的

思想价值

佛教在历史上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之

一,当今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追求促进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佛教通过让

众生直面世界直面人生,进而洞彻人生的真谛,对

精神世界进行改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佛教不

断地与中国的民风民情相适应,落实到人们的社会

生活中,拉近了信仰者与社会人间的距离,为佛教

的发展带来了动力,为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了思想

文化资源佛教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护佑人生,

止恶行善,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水

准,在建立和睦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文化领

域,赢得了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普通民众的尊重,充

分反映了其积极的思想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

( ) 主动性

佛教通过让众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对人生进

行深刻反思,进而洞彻人生的真谛感受生命价值,

感悟无处不在的对精神世界进行改造的美好愿望

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佛教改变社会,改变人生价值观

世界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征佛教具有否定世

参与和改造世界的主动性,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建

精神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 前瞻性

佛教具有前瞻性的特征例如,整体论是佛教

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认世界是相互联系

的,不能割裂每一个组成部分以及人与自然都相

互依赖的,是整体的而非独立的任意割裂事物间

的关系,就不能对其本性有正确的认识全息思想

是佛教整体论集中的体现,认为任一极微都蕴含着

宇宙的全部信息,即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

芥子毛孔都代表极微,须弥刹海代表广阔的空间

芥子毛孔可以容纳蕴含无限的宇宙信息,这就是

佛教对宇宙关系整体性的理解这对于我们今天全

面理解全球环境问题保护自然有参考价值

( ) 超越性

宗教的特点就是超越,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只是相对的存在,佛教称此

”。“不是绝对的无,而是说事物没有自

性,缘起性空。“的分类繁多,在大乘佛教中,

二空的说法最为普遍所谓二空,一是人空,

二是法空人空又叫我空”、“人无我等,是指生

命个体没有本质的存在法空又叫法无我,是说

一切事物没有实体大乘佛教以此二空,破除众生

对生命主体和事物的执着,即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

佛教对人我执的破除,否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

命存在的实相,打破了人自身的优越感和在世界中

的主宰性佛教的世界中不把自然视为人的附属

物,而是从宇宙的立场将人视为自然的组成部分

今天,由于人对自身的我执,才导致了生态的破坏

佛教引导人们憧憬未来,给人们心灵带来抚慰

和希望如佛教中的独特的未来世界———净土世

界,是佛居住的世界,又称为清净佛国

( ) 批判性

佛教对世俗社会持非常明确的批判立场佛陀

最大的特点,就是批判性佛陀对当时印度六派哲

学和婆罗门教就是如此同时,佛陀对世俗的批判

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这是通过他一生的实践

来体现的佛陀一生托钵四十五载,就是证明

以,当今宗教界,特别是学术界,应当加以思考和继

承佛教的批判性

( ) 引导性

佛教对于当今社会文化,尤其是当今社会先进

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具有引导作用的在佛教的世界

观中,对于美好的未来世界有十分丰富的描述

度的婆罗门教中的天界理论,净土是天神所居住的

地方佛教诞生后吸收了婆罗门教中的净土思想并

加以改造相传佛陀在耆阇崛闪讲授了无量寿

,在王舍城传观无量寿经,在舍卫国衹树给孤

独园宣说阿弥陀经,这3 部经典被称为净土三

,集中阐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思想学说由于

净土宗强调信奉佛法,在修行上只要一心念阿弥

陀佛,表示皈依净土,无论长幼尊卑贫富贵贱,皆

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而深入民心这既是信仰

主义者最后的归宿,也是对现实人生的终极关怀

西方净土世界虽是佛教的理想世界,也同样反映

了世俗社会的愿望: 彼岸的极乐世界,是对现实苦难

世界的否定,是对人间不平的一种批判中国佛教

创立的人间净土思想和实践对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理

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佛教不断地与中国的民风民情相适应,由法建世

到当代人间佛教的理念逐渐完善,把佛教教

义的基本精神众善奉行,落实到人们的社会生活

中,在实践中拉近了佛教信仰者与世俗社会普通民

众之间的距离,为佛教的发展带来了代有传承的思

想动力

( ) 崇高性

宗教的信仰特征决定了它具有神圣性宗教的

信仰是真信,具有崇高与神圣的特点佛教的戒律

清规既是佛教信徒的行为规范,具有崇高的道德取

向,也在世俗社会中矗立了一面理性主义的大旗,其

追求卓越超越现实人生,没有劫浊见浊烦恼浊

众生浊和命浊这5 种浊垢浊染的崇高理想,体现了

人类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寺院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

定位思考

这里仅以西安佛教寺院为例谈一点自己的看

要把寺院的文化建设与西安的城市文化发展结

合起来,构成中国梦语境下文化建设中的组成部

分,而不是把寺院的文化活动简单地视为一种宗教

的孤立行为,要有全局意识,具体说就是要做好4

方面的工作

( ) 制定整体规划

寺院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要将其放

在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建设,以及西安建设世界文

化大都市的整体规划之中,要制定规划,成为市政府

常态化的一项工作同时要做好与国家省市主管

部门的协调工作,寺院的文化建设规划确定后,要始

终如一,使之不因为寺院组织的更迭,政府主管部门

人事的变迁,使工作中断

( )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西安在历史上曾是中外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

交流的中心许多寺院和周边的国家都有很深的文

化渊源如大兴善寺就可以成立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中心,建成中日佛教友好往来的场所密宗一代宗

师不空所传以金刚部为主,金刚顶经是其根本经

不空弟子青龙寺惠果传承法系,其弟子日本僧

人空海在日本传瑜伽密教,成为日本真言宗祖师

这一脉传承至今,被称为东密”。相传当年空海大

师在长安得到了惠果大师赠送的佛舍利,将其带回

日本保留在东长寺京都东长寺是空海归国后建成

的第一座寺院,取名东长,意为佛法东传,奉中国

汉传佛教密宗祖庭西安青龙寺大兴善寺为祖庭

在中日两国高僧的共同努力下,中日佛教文化交往

至今延绵不断

( ) 整合人才和文化资源

发挥寺院面向社会的特点,以寺院为依托,对西

安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在从事佛教文化的学

艺术家活动家企业家中,建立协调机构和联系

机制,使之成为都市佛教文化建设的力量

时,对西安现有的宗教文化论坛进行整合,如西北大

学佛教研究所的金珂文化论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宗教研究的无名文化论坛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

中心的慈辉文化论坛等,使之在都市文化建设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如大慈恩寺

成立的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从2010 年起就

先后举办了上百场雁塔论坛,笔者也曾以大乘佛

教的基本特征”、“初唐的佛道关系”、“佛教逻辑

10 个题目做过讲座尽管雁塔论坛暂时停止了

但其持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在国内的各种宗教

文化论坛中都是少有的

( ) 组织社会慈善开展各种义工

和志愿者活动

以寺院为中心,开展相应佛教文化活动,会收到

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方面许多省市的成功经验值得

我们认真思考2011 2 6 日晚,由广东省佛

教协会主办,广东揭阳市佛教协会榕江观音阁承办

祈福揭阳·构建和谐———感恩奉献大型佛教音

乐会在揭阳念慈体育馆举行,参与表演的专业人

士倾力奉献佛教音乐舞蹈功夫等十多个精彩节

心怀感恩乐于奉献的人士现场为榕江观音阁

揭阳大剧院顺风大桥等文化旅游市政设施项目捐

款超8 亿元举办这样的佛教音乐会,不仅弘扬了

友爱互助扶危济困的精神,而且起到了感召广大市

民爱岗敬业报效社会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振兴共

同努力的效果[2

结语

都市中的佛教寺院往往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

蕴,可以使人们在游览寺院景观的同时,充分感受到

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受到民族和宗

教文化的熏陶随着全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到

2020 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

阶段认真地研究都市佛教与现代都市文化建

设的相互关系,讨论寺院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佛

教文化建设中的协调探索学术界和宗教界的合作

新方式参与信众和寺院的相关活动把学术研究和

寺院的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参与寺院文化活动使

之成为都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都是具

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西安高品位的佛教文化可以为

西安带来人气并树立良好的文化声誉,从而对建设

国际化大都市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佛教寺院在西安

佛教文化建设中的准确定位,对于西安的文化建设

也有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对于全国的佛教文化建

设乃至于城市文化建设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们自

身也会在参与中得到乐趣和增益这方面的工作仍

然处于起步阶段,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追求,繁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是完全可以预期

的,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王亚荣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研究[M西安:

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 荆三隆西安与五台山佛教文化联社互动的思考[J

五台山研究, 2011( 1) : 50-55

 长安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上一篇:箭喻经

下一篇:佛教比喻经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