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里仁漫谈  >  冬月岭南行

冬月岭南行

2017-12-12
冬月岭南行
 
中大行
岭南温润北寒冬,乘风入会此中行。
博雅书院门前驻,黄鹤甘阳沐清风。
回首碑前望旧居,浮想陈公授业时。
笑立扶椅先贤侧,古树龙虬舞天空。
高大梧桐端木正,星海湖边黄河颂。
同道奇人竹林指,归返东方日已西。
 
海幢寺闻见录
南汉千秋有遗传,菩提榕树四百年。
大雄宝殿身居后,藏经楼阁近正门。
金黄静谧诵经堂,门前盆景枝倒长。
海外回流外销画,旧日观音胡更长。
十六罗汉后世稀,玄奘法住海幢同。
近代寺院开放最,洋人视野怪闻多。
石刻碑存禁女香,不知今日作何想?
禅林并举光孝寺,六榕大佛释共门。
岭南钟声又敲响,今日已无平南王。
 
南越王赵眛启示
越秀象岗赵越王,丝缕玉衣求永长。
龙凤重环玉佩贵,龙印虎节高杯座。
生前用度藏古墓,殉葬人畜恐怖留。
岁月悠悠两千载,旧时越王魂何在?
石门棺椁昭天下,阴私公展百姓说。
 
尚可喜后人与海幢寺
尚可喜,祖籍山西洪洞,后迁居河北衡水,1576年尚可喜祖父举家迁辽宁海城。尚可喜是1604生的,年青时随父戍守边疆。1634年,作为明将降后金,得授总兵衒。1644年随多尔衮入关,1649年被封为平南王。1650年他率领清军攻破广州。此后,尚可喜镇守广东。在他统清兵南下的进程中,有文献说,其部杀害汉人近五百万。
1673年,吴三桂欲连兵尚可喜反清,尚将劝反书呈给朝廷。1676年康熙削藩,因尚可喜儿子尚之信抗清,尚可喜被子幽禁,气愤而终,享年73岁。1681年尚可喜归葬海城,清廷拨款修建陵园。辛亥革命时,在驱除鞑虏的口号下,尚可喜被称为汉奸。文革时期,作为历史罪人的陵园被民众拆毁。
1999年,尚可喜后人捐资修建纪念馆,陵园修复。2004年,纪念馆落成,尚家后裔资助举办在辽宁海城召开的尚可喜学术研讨会。经尚家后人努力,尚可喜的陵园被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起,每年清明召开祭祖大典,后裔近千人参加。
 2017年11月,尚可喜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后人,参加广州海幢寺文化学术研讨会。尚可喜第十一代后人自言,他是尚可喜第十三子的后代。今年已经63岁,目前是尚氏清明祭祖大典的理事长。他在会上专门介绍尚可喜、夫人及后代子孙在光州及在海城、北京等地弘扬佛教方面的贡献。尚可喜第十二代后人,北大医学院博士毕业,现在广州某公立医院工作。会上,他与父亲一起感受他们祖上当年鼎力支持修建的海幢寺又在重新崛起。
重返当年的历史现场,也能感知佛教的兴盛与达官贵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寺庙修建及地产扩展是很难的。在学术研讨会上,某宗教局领导私下表示,目前正努力以民间房屋置换方式将海幢寺周边民居拆迁,进而打造新时代的海幢寺,以比肩尚可喜时代的辉煌。
面对百年历史的变迁,笔者有一困惑:不知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尚可喜?

上一篇:荆三隆教授参加“海外文献与海幢寺文化”学术会议

下一篇:尤西林先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