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明交融报告纪要
2017年12月19日于西安美院听胡戟先生作报告。
相关问题思考:
1、自然生态变化与社会历史兴衰关系?
2、609年与753年对陇右描述截然相反,为什么?
3、我们贡献的哪九大文明?古代中国引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举例?
4、我们搞人文的到底要发挥怎样作用?重在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
5、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6、鲜卑人有西方血统,可能不?
7、佛教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思想是什么?
8、在引进文明中,我们为什么没有引进石头建筑文化?
9、隋炀帝时代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对今天的丝路建设的意义?
10、我们的彩陶、青铜、坎儿井可能是引自西方,你觉得呢?
报告启示:
1、要多注重图片资料积累。要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来记录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2、要关注时局及世界大势发展。
3、要警觉历史上丝路上人为错误,不要让历史重演。
4、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迎接各种文明。
5、要批判一些常识性错误,如不让讲西方价值观论调,难道马克思学说不是西方的?
6、要清醒我们五百年来没有什么原创性贡献给世界。
7、要注意数据对比,如四大古国文明起始。
8、要注重典型史料的挖掘。如北齐商胡西进被北周劫持史料。
9、要注意对亲身经历的考察作记录。包括图片的及文字的。
10、要鼓励反对意见,形成问题争鸣。
11、要善于整合提炼,点石成金。如丝路上的荒凉美提法。
12、要有问题意识,要将古代现代问题拉通思考。同时也注意时代边界。
13、要善于发现美,要在悲剧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14、要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时代有精准的记忆。
15、丝路开发要注意两点论,不能只歌功颂德。
16、作报告有自己详细的稿子,可以随时把控自己的时间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