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下午又仔细看了下老师的问题,小国的生存之道,确实因自身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不够,面对强敌一般纳贡称臣,这其实也不是小国如此,占据世界经济gdp三分之的大清帝国,面对军事强国的入侵,也是纳贡赔款维持旧体制。这和国家体量大小无关,和军事实力和精神头有观。北韩虽然是小国,但全民皆兵,军事力量比较强,反而能在几个大国之间自如斡旋,甚至敢于与美国叫嚣,也就是它有炮轰美国本土的军事力量。实际上,当年满清崛起,虽然人数少,但军事力量上,反而可以将明朝那么大的山河纳入自己的版图,由小国变为强国大国。成吉思汗早期也是小股力量,就是因为不断扩充铁骑,后续反而横扫亚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霸道的王朝。根据陈先生外族盛衰连环性原理,族群国家盛衰是不断变迁的,大小强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其间吞并融合分化不断演进,其主轴靠铁骑弓马力量说话。如同今日美国,之所以成为第一强国,是武装能力半小时可以打遍全球。这一规则至今未变,被视为有些流氓俄罗斯之所以还很强,主要是它依然是军事强国,核武大国。至于史可法守城,虽然看似以卵击石,但守土有责,比拼敌军,消耗对方有生力量,如果晚明各地都如此抗争,满清也就只能回老家,但也许他没想到的是像他这样的抗争是孤立的,身处局中,如果知道各地都顺风而降,大势所趋,他也会为百姓着想投降的。就像苏联解体一样,谁也无法想象一个曾经铁桶一样的共产党,居然没有几个共产党员愿意为扭转解体奋勇抗争。史可法只是还坚持抗争代表而已,只是孤军奋战,没有外援,血战到底也还是失败了。我想他可能还不是单纯为成全个人名节而战,而是希望大明江山之下,有一批人和他一样联合抗战,扭转危局,可惜各地也如日本打通大陆交通一样,势如破竹,就这样一个小国吞并了一个大国。因此陈先生讴歌明末清初柳如是,捎带着也把钱谦益也给批评了。史可法只是代表明朝还有血性男儿,否则都不如柳如是才是一个没落帝国的悲哀,有他存在还说这个族群文化还有血脉,文化在,国灭了,还会重新崛起的,他的抗争其实后世看来,精神价值大于胜负价值。因此,不是他一个人牺牲了全城百姓,是大明疆域下的所有君臣百姓共同埋葬了这座城。归根结底是贫富两极分化下社会,尤其是晚期,因为民心散了,面对外敌入侵不可能有战斗力,一方好官也无法扭转整个失去民心的江山。今天又危险了。贫富两极分化又将国人搞成一盘散沙了,外敌来犯,估计还是妥协投降输送利益占上风。苦的还是老百姓,最后民心散了,大家都遭罪。
717与夜警对谈
夜警,来自杨凌村,五十多岁了。20多年前就来西安打工了,主要从事建筑业,曾为瓦工。在房子商品化前,打工赚钱较易。2000以后,房屋商品化后,尤其到2008年左右,建筑业拖欠工资严重,至今一家建筑商还欠他一万多元,理由是房子未交工呢。夜警,一儿一女,都曾读三本,孩子读书时经济压力大,每周都给女儿去送钱。如今俩孩子都已经成家,儿子夫妇到南方打工,女儿在高陵工作,待遇还不错。夜警妻子帮儿子去带孩子了,留守家里的他,也进城谋个饭碗,每月管住,月薪1900元。据他说,打扫卫生工资更低,大概1500元。他们都是没有劳务合同的。问及今天贫富两极分化如何看?他说还是自身素质很重要。问及农村状况,地原来只种小麦玉米,种地是赔钱的,家一亩地包出去了。原来农田被修路占去了,一亩补贴也就三四千元。他欣慰的是农村合作医疗好,原来超过一万的病是治不起的,现在可以看起病了,基本给报销。问及扶贫问题,他说中央政策很好,但没有监督检查,有些家里有小车的都享受低保,而真正穷的反而轮不上,地方村干部把名额给自己亲属了。问及养老问题,孩子主要是儿子要多管,如果父母走不动了,儿子就要回家照看,打不成工的了。他深刻地感受到,自从房子商品化后,成乡差距太大了。问及还有什么梦想,父母辈送走了,孩子成人了,也就是自己养自己,还有什么梦想。问及人生有遗憾吗?夜警苦笑一下,遗憾多着呢。看到底层收入如此低的群众,没有计较什么,只是为口饭吃,也不敢奢望什么了。我在想,中国底层群众真善良啊!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应该算好的,还能找到月薪1900的工作,那些在村里有些一年也赚不了1900的该如何生活呢?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呢?夜深了,党有一群好群众啊!
717北师大小白来电
小白,是北师大学生,他们一行人说到陕北南泥湾考察,过两日来西安,希望和我座谈下三农问题。我虽然来自农村,但和马永红比,我有些不接地气了,虽然和有些大学老师比,接触江湖多些,但似乎已经与所来自的阶层有了很大距离,虽然自己也认为是工薪底层,但和夜警这样更底层比,显然已经是更接近统治阶级了。现在想来,为啥老师们感觉还都不错了,这有比较呀。也能理解为啥知识分子阶层遇到不公,也不愿意去正面应对,而是如夜警一样,忍忍也就过去了,为了口饭吃,哪来那么多想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这样挺好的,这就是各个阶层打工者普遍的心态吧?老家村里的,有些家庭养老问题没有解决,有八十岁的老人几天无人照看,等死命运。个体农民没有组织起来,面对市场经济冲击,其实就是在食物链末端,农产品任客商宰割。农村生态问题,虽然有些解决得好,但有些解决比较差,垃圾乱倒,白色污染没人管,夏天没有雨水冲刷,基本是生态恶劣的,不要说土地恶化,及水资源日渐匮乏了。再有个污染企业存在,癌症发病率也就高了。至于农闲娱乐,也就成天麻将桌占主流。当然,年轻人都向往城市生活,宁愿到城里扫街,送外卖,也不愿意种田了。因此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许多地方也就是在口号文件里吧?县级以下机关直至村级腐败,远没有得到遏制。黑社会是腐败共存的,腐败不解决,打黑社会是空的。因此,谈三农问题,我更倾向于找个农村理论家和他们一起谈。大学教授们深入了解农村的估计比较少的,学校里更喜欢谈概念创新,以保持学术的规范性。我游走在学校和江湖之间,感觉是边缘人。上入不了学术殿堂,下解决不了民间疾苦,如何能在绝望中充满希望地活着,传播传统文化让底层群众更善良是否对呢?我真是有些矛盾的了。到底教群众哪个传统更重要呢?!我有些困惑了。
718对中国传统的另类思考
中国历史实际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贫富两极分化的传统,一个是等贵贱均贫富的传统。儒释道表面上有追求平等一面,实际是维护两极分化传统的文化。按照儒释道信仰,是不会发生均贫富的农民起义的。因此有人说,共产党领导农民起义更接近墨家思想,因为墨家更强调平等,更强调同吃同住同劳动,更重视实践。基督教从本质上也接近墨家,今天大陆家庭教会兴起不是偶然的。当然,当统治者如果也如历史上统治者利用儒释道一样,基督教也会成为维护两极分化传统的文化。显然,目前执政党对儒释道基督教都保持着警惕,毕竟共产的牌子还在,也就是均贫富的牌子还在,当这块牌子摘了时候,其实各种宗教会同两极分化传统保持高度一致,这也说明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如苏联共产党一样。之所以会这样,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中国发生过文革之外,其他基本都是学苏联,因此是文革保证了共产党还没有彻底蜕变为苏联共产党,不过伴随文革的全面否定,两极分化传统回归,儒释道也开始复兴,加之基督教与科技主义的引进,两极分化提速了。传统文化能否创造性转化为符合党的初心,其实是个难题。这也是目前对儒释道政策态度的模糊所在,当然原来边缘化的墨家能否作为转化的中心,目前还看不到这种迹象。社会从一个均贫富社会转变为两极分化配套等级体制,实际进行得很顺利,因此目前儒释道都有市场,基督教伴随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日久,自然也大行其道。但因为基督教经新教改革后与配套资本主义民主相连,自然对中国旧有的等级分化体制有冲击,因此又有对基督教文化抵触与敬畏的一面。同时党内也有两种文化态度,一种是热衷于两极分化的既得利益者希望多元宗教兴起,维护既得利益,一种是抵制各种宗教尤其是外来宗教,继续诉求均贫富传统。其实所谓左右之争,不是中西之争,也不是古今之争,是两极分化与均贫富之争。因此,追求共同富裕与反对共同富裕成为历史两个传统之争。显然,此消彼长,目前分化传统略占上风,但只要走上两极分化,中国就走不出历史周期率,只是维系时间长短问题。这就是我们无法走出历史的魔咒。
718朋友发来这条消息,让我看看我们的教授。我其实觉得不惊讶,如果听过副校级的让处级手下下跪,骂得比这有过之无不及,那不知道算不算上行下效呢。我不认识我这位教授,在一个缺乏相互关心的管理体制下,把自己搞成刺猬也许是自保本能作怪。前些日这里硕士毕业已经当了广州某高校院长的,能把科研处处长夫妇给宰了,这位教授和他比,还算仁慈了吧。如果看到工作几十年副教授,授课优秀的副教授,在快退休前的几年中被评成最低岗,就知道 这位教授戾气是有土壤的。他还关心自己老婆,还算有点良心了。
711统一台湾的路径举措:
武力统一不可取,政治经济文化吸引包容统一可取。重要举措:
1、给居住在大陆的台胞免费发大陆身份证。让他们享受国民待遇。
2、允许台湾政党及宗教组织到大陆发展自己的党员及信徒。
3、台湾地区可以保持自己特区地位。
4、允许台湾地区大学到大陆开设分校或招生。
5、允许台湾继续保持新闻舆论自由。
6、尽可能把台湾年青人招进大陆读书。
7、鼓励两岸通婚,不限制生育。
8、鼓励台湾中下层民众到大陆定居及工作。
9、以强大武力部署台湾周边,直至美军撤出台岛。
704交流话题:
1、大学精神
2、自然科学范型的确立及唯科学主义危机。
3、人文科学对象及方法。
4、人文科学与教育
5、人文理想与意义。
6、人文社会观:人文精神团、自我与他人,独立人格与公共精神、人文知识分子
7、人文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将是同一门学科。
8盗火者和录取通知书,教育反思
9陈学。
涉及问题:最喜欢的老师,家长生态,同学写的诗,描述身边的人的优点,西电待改进问题。
712马和驴赛跑,驴出局。二百年资本帝国与二十年新兴市场经济去竞争,基本没有弯道超车机会,超了也容易掉河里去的。看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又要洗牌了。
712因为阴宅比较贵,到偏远县城买套房当阴宅,上海居民这种做法也成了时尚!?看来北方也会这么干了,阳宅刚需又增加力度了。
713田家炳卖掉自己旧居兑现承诺的捐款,自己租住130平米房子,这是一位不是共产党的真共产党员,向田家炳先生学习!8900万党员每个人做到他十分之一的觉悟,中国就是第一强国了,底层老百姓也就没有些戾气了!
713只要人人有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精神,社会想不公平正义都难。问题是想作奴才的太多,乡愿太多,因此舍得一身刮的一般还是被定义成侠客。只要不是人人是侠义之士,所谓的人民民主落实就比较难,那专制主义就在后皇权时代依然会大行其道,甘愿为权力附庸的就如封建皇权时代一样很有市场,有些人甚至甘之如饴。坊间常言此类多厚颜无耻,这样厚颜无耻者窃据要职,久之,朝野就普遍无耻了。
713昔日淳朴的民风日渐走远,贪心嫉妒日甚一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毒龙,因外缘熏习,内心舞躁飞腾。佛家以安禅制毒龙,修行放下色界贪求。基督以贪婪为原罪,呼吁效法基督,背起十字架,寻求得胜的生活。道家求逍遥自由,欲重返自然。儒家以仁义归心,贬斥势力,崇尚气节为己任,力求有所担当。共产党人,以无产先锋自居,以全心服务他人为己任。各种信仰路径,但能持守,都可制服毒龙,回归正道。可惜,魔披佛衣,贪求引领,让中下层社会随之前行,毒龙已经呼之欲出,结局是什么呢?历史已经一再证明,我们不断重蹈历史覆辙,没有进步。今日,贪心伴随资本已经四处游荡,毒龙小聚为团体性腐败及黑社会流行,大则五洲震荡,两次世界大战原也是其象。今日看黄磊幸福生活剧,搞笑一条龙服务变为一条蛇服务,远处寓意当人人追求吃喝玩乐,蛇群结集,巨大的毒龙将要飞舞长天了。在歌舞升平中内外因素推出一条难以驯服毒龙已经长大,何时缚住苍龙,又将成为新时代的命题。
713父亲:儿子,你读书为了啥?
儿子:为了上大学。
父亲:上大学为了啥?
儿子:为了找到一份工作。
父亲:工作为了啥?
儿子:为了赚钱。
父亲:赚钱为了啥?
儿子:为了买好吃的。
父亲:那人家周总理读书是为了中华崛起,你咋看呢?
儿子:我没那么远大的抱负。他那个时代,国家被人欺负,才有那样的抱负。
父亲:那今天习近平也说要有中国梦呢。你的梦想是啥?
儿子:我想到火星探险。
父亲:那你读书最后只为找份工作,赚到钱买好吃的,能上火星吗?
儿子无语。
其实我们真实发生的教育就是上大学工作买好吃的,探险火星只有在作文里被问及时才会发生。小学生如此,大学生更是如此,找份工作更实际,至于早年的梦都留在记忆里了。中下层社会能苟且地过着已经不容易,还敢做梦吗?过着只为吃住而努力,不当奴才又有什么办法呢?!
713父亲:儿子,你觉得现在怎样过才幸福呢?
儿子:没有作业,不用上辅导班,可以读书,可以玩游戏,可以周游世界。
父亲:你觉得不刷题行吗?
儿子犹豫了一下:不行。
儿子问父亲:你觉得怎样才幸福呢?
父亲:你给爸爸捶捶背,就觉得幸福;妈妈不吼你学习,就挺幸福。
儿子骑到爸爸背上,开始捶背。
一个国家,老百姓没有健康,教育出问题,为房子发愁,最基本的都没有,还敢耻谈幸福吗?该睡觉了,梦里孩子别刷题了。
714甲同学去递交入党申请书。
辅导员:你入党为了啥?
学生迟疑了下,很实在地说:为了毕业找份好工作。
甲入党无果。
乙去递交入党申请书,拎着两瓶好酒。
辅导员:最近信息员优先入党,这样吧,你先干一段信息员工作,看看是否胜任,再进一步考虑。
半年后,乙光荣入党。四年后,找到一份满意工作。
多年之后,乙成为深谙官场之道干部。甲因为批评领导不作为,被干群视为异类。
退休时,乙因官场反腐,受贿数额巨大,锒铛入狱。甲因为一线工作劳累过度,倒在了单位大门前,去了另一个世界。
714学校里的等级
学生的教科书里,阶级分析法一直在马原教材里占有重要篇幅。但不知何时起,老师们更喜欢谈辩证法,很少深入谈阶级分析法了。真谈阶级的话,学校里的阶级就让人感觉阶级壁垒森严。我们过去谈阶级,重点划分依据是收入多寡,以此为标准,学校里原则上院士是第一等级,住房一般在250平以上,七八十岁了,到一所学校挂职,也可以有几百万的科研启动资金。第二等级是长江学者,学校如果还有大房子,自然他们是可以优先占有的,工资待遇,启动资金自然也是没说的,只要看看各学校招兵买马的条件就一目了然。第三等级各学科带头人,可以支配的资金可以持有的住房比前两级小些。第四等级是学术带头人。第五等级是一般的博导。第六等级是一般教授,当然这些教授也是有等级的,可以划分一二三四等级。第七等级就是副教授中善于发文章,能搞课题的,有机会成为省上重点扶植的青年人才。第八等级是校内重点扶植的青年副教授或重点扶植的博士,成为某某山学者。第九等级,学院级扶植的副教授,教学科研骨干,当然重点是科研,教学也以教学论文评高下。第十、十一、十二等一般是老副教授或博士,也根据教学科研实际算分,大致相差不悬殊。第十三等级就是讲师。第十四等级是助教及刚入职的,没有博士学历的,没有住房,自己租去。这是科研教学系列。另外,还有行政系列,书记校长是第一等级,副校级是第二等级,重要部门及学院的处级干部是第三等级,次要部门及学院处级干部是第四等级,一般部门副处级是第六等级,正科级是第七等级,副科级是第八等级,一般职员及学生辅导员是第九等级,学生辅导员可以住学生单身公寓。当然高级别一般是双肩挑的,可进可退,属于高度自由阶级。相比教学科研教师而言,行政系列科级实际地位比副教授高等级还牛些,毕竟是掌握资源的职能部门,因此会有博导教授为竞聘副处级而争破头的。等级化有利于维护领导权威性,如果按照革命时期同吃同住同劳动作风,估计没有人愿意当领导的。因此,高校对老师和学生最大的教育就是高低贵贱等级制,只有不断走上更高级别才算成功。底层越分化,社会越稳定,前提是底层有口饭吃。这样一套管理体系,不腐败其实效率挺高的,但因为没有监督,腐败是必然的,与权力核心走得近的,可以不断快速晋级,当然有些硬指标,但这些硬指标也是可以通过运作实现的,比如发文章,通过送礼或请编辑作报告发酬劳,得以曲线实现的,因此掌握资源的晋升级别比较快。一旦晋升,就与原来的阶级有了心理上优越感,可以向下俯视了。在这种等级分配名利体制下,其实能保持党的初心的人那是不容易的。除非他是一把手,否则都以上级权力马首是瞻。这套体制一旦腐败了,社会就难以走出盛衰循环,因为个体在等级体制里,都是微不足道的。无论处于何种级别,都容易被没有监督的权力异化,能出淤泥不染,还有点人民性,那是凤毛麟角了。
714什么样的人文学术成果是一流的?一般而言,有如下点可以作为评价参考:
1、具有时代大问题意识在里边的。作者有着强大使命感的,绝非名利可以诱惑更改的。古人说要文以载道。
2、具有深广的博通力量。司马迁称通古今之变。如此,必须是长期积累才可以做到的。因此近二十年的国家社科项目成果,基本没有一部是一流的,是可以下定论的。
3、内蕴的体制规模具有示范及宝库意义。经许多代,后人依然能从中汲取营养,生发灵感。古人称之为藏之名山,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4、让读者感受到生命智慧。有些可以是生动故事,有些可以是厚积薄发的简短议论,但都足以开发人的智慧,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我称之为智慧体操。
5、无论文史哲何种领域,其内部内蕴强大的想象力或神游冥想力,开发人的想象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奔放自由,具有强大冲击力。
6、充满辩证法,无论是想象的文学作品,还是求真的史学作品,其间无可推诿的辩证法灵动流动,让人感受天罗地网的强大逻辑存在。其间没有文人相轻傲慢,也没有驳斥他人的洋洋得意。有的是情感与理智恰到好处的交融。
7、具有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不是材料堆积,而是一叶知秋的慧眼,以及洞穿天理人情的练达。
今天三五年出来的东西,多是些学术毛坯,与一流差距甚远。急功近利的科研索求绩效下的人文学术,最高能达到古人三四流水平就不错了。我们还是继续研读一流作品为好。今人作品基本可以不用看了,因为浪费时间太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