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恩教育  >  感恩朋友  >  大鼻子阳和平

大鼻子阳和平

2018-10-22
大鼻子阳和平
第一次见阳和平是2010年暑假,一部分高校老师相约参观南街村和红旗渠,那是一次红色文化旅游活动。阳和平是参加活动的唯一一个大鼻子。在南街村会议室座谈时,他作了自我介绍:
1952年他出生于北京,1953年随父母到西安草滩农场。文革期间,他跟随父母被调到北京红星农场。1969年阳和平被分配到北京光华木材厂工作。1974年他借道到美国舅舅家,打了几份工,都不太理想。1976年他父亲回美国,他就陪同父亲在美国各地作巡回演讲,讲解他们的中国经历。1977年阳和平返回中国,当时与父亲关系不太和谐,时有争吵。1978年又去了美国,这次他边打工边学习,前后花了七年时间读完大学。1988年他考上研究生,又花了近九年时间,到1997年才博士毕业。博士毕业后,到美国一家信用卡公司工作,三年下来他觉得很迷惘,辞去了工作。就这样,他一直处于中美文化两极纠结中。2003年父亲阳早去世后,他意识开始全面回归中国。2007年他在首都对外经贸大学谋了一个教职,定居下来。他在报告中最让人难忘的是讲述美国工人的磨洋工,一件工作可以一天完成,但为了延长工作时间获得更高的报酬,故意拖延多干几天,这样的例子很普遍。而他在北京光华木材厂工作时,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及主人翁地位,这是在多次美国企业打工难以找到的感觉。他自己说他是白皮黄心的鸡蛋,感叹现在中国现在越来越像美国,许多中国人都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白皮代指美国人肤色,黄皮代指中国人肤色。他虽然承认毛时代的贫穷,但他肯定那个时代的平等和激情,他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文革史。
阳和平的父母是具有传奇故事的人,母亲寒春原来是原子弹之父费米的助手,曾与杨振宁是同学,后因广岛原子弹造成的人间悲剧,母亲开始决意走出原子核技术研究,经宋庆玲介绍,寒春去了延安,到那里去养奶牛。那时,阳和平的父亲阳早已经到延安三年了,阳早是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被吸引到延安的。1948年寒春、阳早结婚,婚后他们生了三子一女,阳和平是老大。阳和平父母是传奇,阳和平则是父母传奇的继续。
在我们红色旅行在去红旗渠的路上,这位大鼻子很热心,犬子铭铭三岁,路上有些哭闹,他时不时哄哄他,作鬼脸,还送礼物,安慰孩子。当时老阳已经58岁了,他还如活泼的天使一样,令人感动。
第二次见他是2011年在西安东郊毛泽东敬览馆,那次他作报告,讲述他们一家在草滩的生活及父母的故事,网上有这个讲座视频。关于他父母的事迹,网上也有纪录片。他的故事让我认识了一个有着不一样面孔的文革,为我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文革提供了素材,尤其站在他那种中美比较文化背景下,觉得将来文革必将被重新认识。
爱屋及乌,为纪念寒春、阳早对中国的贡献,中国工人网专门制作了一套寒春、阳早的宣传板,在各地巡展。我在展览馆见了后觉得挺好,专门跑到工人网西安办事处洽谈,看能否在我们西电新校区展出,得到了工人网张耀祖的支持。记得当时是高陵机械厂李厂长专门与司机一起帮助拉到我们新区的。当时,我正在帮助学生成立一个社团,就让他们同学抬到了学生宿舍区,在宿舍—层大厅展示,因为属于非官方行为,也没有组织宣传报道,效果可能不太好。我当时在展板前呆了一段时间,看到许多人匆匆而过,熟视无睹,摆了几天就收摊了。我想可以在课堂上放他们的纪录片,继续弘扬寒春、阳早精神吧。撤摊时,装那套宣传板外包装箱子滑轮还掉了一个, 仿佛提醒我这个时代的丢弃与缺失。
第二次见阳和平时,他的女儿也跟来了,是个美国女孩。老阳第一次婚姻因文化背景差异巨大,虽然有俩孩子了,孩子大了,他们还是离了。在他母亲去世前,他又找了位中国安徽的女人,叫闵晓红。这位夫人讲:她最怕和老阳过红绿灯了,因为遇到红灯右转的车,如果车不让路人,他会上前与司机理论,告诉人家要等行人过去再开车,估计许多司机遇到这样的事会恼火。
不知最近老阳是否已经完成了他的文革史研究?也不知是否还在体制内讲授他的有着中美文化差异的计量经济学?如果他的文革史写出来,他注定将成为与他父母一样的传奇人物。但即便写出来,估计目前很难发出来,毕竟文革还是史学研究不成文的禁区,因为许多档案还没有公布,许多赞成或反对文革的具体回忆录还没有公开。为文革下的政治结论是抽象的,还需要后人很好地爬梳这段历史,写出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历史,祝愿阳和平能在这方面会做出突出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谢泳先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