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三隆佛典  >  荆三隆:《增一阿含经》之做十恶地狱经

荆三隆:《增一阿含经》之做十恶地狱经

2019-05-25
(八)做十恶入地狱经
【题解】
本经佛陀为波斯匿国王,解说了十种恶行,受恶报堕入地狱的法理,阐发了善恶有报
的理趣。
【经文】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波斯匿王,杀庶母百子,即怀变悔,我造恶源,极为甚多。复用此为由王位故,杀此百人,谁能堪任除我愁忧。波斯匿王复作是念:唯有世尊,能去我忧耳。时复作斯念:我今不宜怀此愁忧,默然至世尊所,当驾王威至世尊所。时波斯匿王,告群臣曰:“汝等催驾宝羽之车,如前王法,欲出舍卫城,亲近如来。”群臣闻王教已,即时严驾羽宝之车,即来白王言:“严驾已讫,王知是时。”
  时波斯匿王,即乘羽宝车,椎钟鸣鼓,悬缯幡盖,人从皆着铠器,诸臣围绕出舍卫城,往至祇洹。步入祇洹精舍,如前王法,除五威仪:盖、天冠、拂、剑、履屣,尽舍之。至世尊所,头面布地,复以手摩如来足,普自陈启:“我今悔过,改往修来,愚惑不别真伪,杀庶母百子。王威力故,今来自悔,唯愿纳受。”
  佛告王曰:“善哉,大王。还就本位,今当说法。”波斯匿王,即从坐起,礼世尊足,还诣本位。
佛告王曰:“命极危脆,极寿不过百年,所出无几。人寿百年,计三十三天一日一夜,计彼日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三十三天正寿千岁,计人中寿寿十万岁。复计还活地狱中一日一夜,复计彼日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还活地狱中五千岁。或寿半劫,或寿一劫,随人所作行,或有中夭者。计人中之寿百亿之岁,智者恒念普修此行。复用此恶为,乐少苦多,其殃难计。
是故,大王。莫由己身、父母、妻子、国土、人民,施行罪业,亦莫为王身故,而作罪本。犹如石蜜为初甜后苦,此亦如是,于短寿之中,何为作恶。大王当知,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终不可制约,亦复不可咒术、战斗、药草所能抑折。生、老、病、死,亦如四大山从四方来,各各相就,摧坏树木,皆悉磨灭,此四事者亦复如是。
大王当知,若生来时,使父母怀忧、愁、苦、恼,不可称计。若老来至无复少壮,坏败形貌,支节渐缓,若病来至丁壮之年,无复气力,转转命促。若死来至,断于命根,恩爱别离,五阴各散。是谓,大王。有此四大,皆不得自在。
  若复有人,亲近杀生,受诸恶原,若生人中,寿命极短;若人习盗,后生贫困,衣不盖形,食不充口。所以然者,皆由取他财物故,故致斯变,若生人中受苦无量;若人淫他,后生人中,妻不贞良。
  若人妄语,后生人中,言不信用,为人轻慢,皆由前世,诈称虚伪故。若人恶言,受地狱罪,若生人中,颜色丑陋,皆由前世恶言,故致斯报。若人绮语,受地狱罪,若生人中,家中不和,恒被斗乱,所以然者,皆由前身所造之报。若人两舌,斗乱彼此,受地狱罪,若生人中,家不和,恒有诤讼,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斗乱彼此之所致也。
  若人喜憎嫉他,受地狱罪,若生人中,为人所憎,皆由前世,行本之所致也。若人兴谋害之心,受地狱罪,若生人中,意不专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兴斯心故。若复有人习于邪见,受地狱罪,若生人中,聋、盲、喑哑,人所恶见,所由尔者,皆因前世,行本所致也。
  是谓,大王。由此十恶之报,致斯殃衅,受无量苦,况复外者乎?是故,大王。当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以理治民,亦莫非理。大王,诸以正法治民者,命终之后皆生天上;正使大王,命终之后,人民追忆,终不忘失,名称远布。
大王当知,诸以非法治化人民,死后皆生地狱中。是时狱卒,以五缚系之,其中受苦不可称量。或鞭,或缚,或捶,或解诸支节,或取火炙,或以镕铜灌其身,或剥其皮,或以草着腹,或拔其舌,或刺其体,或锯解其身,或铁臼中捣,或轮坏其形,使走刀山剑树,不令停息,抱热铜柱,或挑其眼,或坏耳根,截手足、耳鼻。
已截复生,复举身形着大镬中;复以铁叉扰动其身,不令息住;复从镬中出,生拔脊筋;持用治车,复使入热炙地狱中;复入热屎地狱中;复入刺地狱中;复入灰地狱中;复入刀树地狱中;复令仰卧以热铁丸使食之;肠胃五藏皆悉烂尽;从下而过;复以镕铜而灌其口,从下而过,于中受苦恼,要当罪毕,然后乃出。如是,大王。众生入地狱,其事如是,皆由前世,治法不整之所致也。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百年习放逸,后故入地狱。
斯竟何足贪,受罪难称计。
  大王,以法治,自济其身。父母、妻子、奴婢、亲族将护国事。是故,大王。常当以法治化,勿以非法。人命极短,在世须臾间耳,生死长远,多诸畏难。若死来至,于中呼哭,骨节离解,身体烦疼。尔时无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仆从、国土、人民所能救也。有此之难,谁堪代者?唯有布施、持戒,语常和悦,不伤人意,作众功德,行诸善本。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智者当惠施,诸佛所嘉叹。
是故清净心,勿有懈慢意。
为死之所逼,受大极苦恼。
至彼恶趣中,无有休息时。
若复欲来时,极受于苦恼。
诸根自然坏,由恶无休息。
若医师来时,合集诸药草。
不遍其身体,由恶无休息。
若复亲族来,问其财货本。
耳亦不闻声,由恶无休息。
若复移在地,病人卧其上。
形如枯树根,由恶无休息。
若复已命终,身命识已离。
形如墙壁土,由恶无休息。
若复彼死尸,亲族举塳间。
彼无可持者,唯福可怙耳。
  是故,大王。当求方便,施行福业,今不为者,后悔无益。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如来由福力,降伏魔官属。
今已还佛力,是故福力尊。
  是故,大王。当念作福,为恶寻当悔,更莫复犯。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虽为极恶原,悔过渐复薄。
是时于世间,根本皆消灭。
  是故,大王。莫由己身,修行其恶,莫为父母、妻子、沙门、婆罗门,施行于恶,习其恶行。如是,大王,当作是学。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非父母兄弟,亦非诸亲族。
能免此恶者,皆舍归于死。
  是故,大王。自今已后,当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如是,大王,当作是学。”
  尔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译文】
(八)做十恶入地狱经
 
我曾亲自聆听了佛陀的教诲: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由给孤独长老买下并献给佛陀的,一座在林园中建造的寺院里。这时世人之尊,告诫弟子们说:“
那时波斯匿国王,杀了同父异母的一百位王子,随即心里后悔,我做的恶缘,极其众多。还是由于为了王位的缘故,杀了这一百人,又谁能帮我消除心里的忧愁。波斯匿国王心里又想:只有世人之尊,能除去我的忧愁。当时心里又想:我今天不适宜心怀忧愁,沉默地到世人之尊的住所,应当驾驭国王的权威到世人之尊的住所。那时波斯匿国王,告诫大臣们说:“你们去催促驾驭珍宝羽毛装饰的车辆,如同以前国王的礼法,出舍卫城,去亲近如实而来。”大臣们听从国王的教诲以后,当即准备驾驭珍宝羽毛装饰的车辆,随即前来对国王说:“庄严的车驾已经备好,国王知道时候。”
  那时波斯匿国王,随即乘坐着珍宝羽毛装饰的车辆,敲钟鸣鼓,悬挂着旌旗打着伞盖,随从人都穿着着铠甲拿着兵器,在大臣们的围绕下出了舍卫城,前往林园中建造的寺院。徒步进入林园中的寺院,如同以前国王的礼法,除去五种威仪:伞盖、皇冠、镶嵌珍宝的拂尘、宝剑、装饰金线的宝鞋,全都舍去。来到世人之尊的住所,头和面贴在地上,又用手抚摸如来的脚面后,自己陈述说:“我今天忏悔过错,改正以往的过失修行将来的功德,愚昧迷惑不能辨别真伪,杀了同父异母的一百位王子。为了王权威力的缘故,今天前来自己忏悔,祈愿能够采纳接受悔过。”
  佛陀告诫国王说:“很好,国王。还是回到本来的坐位,今天应当给你解说佛法。”波斯匿国王,随即从坐位起来,礼拜世人之尊,回到本来的坐位。
佛陀告诫国王说:“人的生命极为脆弱,极长的寿命也不超过一百年,超出的人没有几个。按照人的寿命一百年,就是欲界第二层三十三天的一天一夜,计算一天一夜共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三十三天的天神的寿命一千岁,计算起来就是人世中的寿命,长寿十万岁。再计算到还会再活的地狱中的一天一夜,也计算一天一夜共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到还会再活地狱中的五千岁。或者寿命是半个劫数,或者寿命是一个劫数,随着人生前所做的恶行,或者还有中间夭折的人。计算起来就是人在人世中的寿命一百亿岁,智慧的人常心念这些修行。还有这些邪恶的行为,享受的快乐很少苦难极多,其中的灾难难以计算。
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切莫由于自己的身体的恶行、对父母、妻子、国家、人民,设施恶行和罪业,也切莫因为国王的缘故,做各种罪恶。犹如石蜜起初甜而后来会有苦的味道,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短暂的寿命之中,为什么要做恶。国王应当知道,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人的身体,终究不可以制约不变,也不可能用祈福的咒术、战斗、草药能够抑制夭折。生、老、病、死,也犹如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的大山从四方而来,各个相互碰撞,摧毁树木,全都泯灭,这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身体也是这样。
国王应当知道,倘若出生的时候,使父母心怀忧、愁、苦、恼,不可计算。倘若老来临不再年轻力壮,衰败的形体容貌,关节逐渐迟缓,倘若疾病来临少壮之年,也没有力气,转而生命短促。倘若死亡来临,断除了生命之根,恩爱离别,色、声、香、味、触五阴各自消散。就是说,国王。有这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的和合之身,就不能够得到自在。
  倘若还有人,亲近杀害生灵,接受各种邪恶因缘,倘若往生在人世之中,寿命就会极短;倘若有人盗窃,来生就会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所以这样,都是由于夺取他人财物的缘故,所以才有这样的改变,倘若往生在人中就会遭受无法估量的苦难;倘若有人淫欲其他人的妻子,以后往生在人世中,妻子就不会贞洁善良。
  倘若人说虚妄的语言,死后往生在人世中,说话没有信用,为人轻浮傲慢,都是由于前世,欺诈和虚伪的缘故。倘若人说邪恶的语言,会遭受地狱的罪业,倘若往生在人世中,容颜丑陋,这都是由于前世语言邪恶,所以招致的报应。倘若人说华而不实的语言,遭受地狱的罪报,倘若往生在人世中,家中不和睦,常内斗混乱,所以这样,都是由于前身所做的恶报。倘若人挑唆是非,扰乱人们彼此的关系,会遭受地狱的罪报,往生在人世中,家里不和谐,常有争吵,所以这样,都是由于前世,彼此斗争扰乱人们的关系所招致的报应。
  倘若人喜欢憎恨嫉妒他人,会遭受地狱的罪业,倘若往生在人世中,被人们憎恶,都是由于前世,恶行所招致的报应。倘若人产生谋害之心,会遭受地狱的罪报,倘若往生在人世中,不能专心意志也不坚定,所以这样,都是由于前世,产生谋害之心的缘故。倘若还有人学习邪恶的见解,会遭受地狱的罪报,倘若往生在人世中,会耳聋、眼瞎、声音嘶哑,被人厌恶,所以会这样,都是由于前世,恶行所招致的报应。
  就是说,国王。由这十种恶报,招致这些灾难,遭受无法估量的痛苦,更何况还有外在的其它各种灾难呢?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应当以佛法治理教化,切莫以并非佛法来教化,以佛理治理人民,也切莫并非佛法来治理。国王,用各种正确的佛法治理人民,生命终结之后就会往生天上;如果国王,生命终结之后,人民追思回忆,终究不会忘记,名声远扬。
国王应当知道,各种非法治理教化人民,死后都会往生地狱之中。那时地狱的鬼卒,用五花大绑捆住,其中遭受的苦难不可估量。或者鞭打,或者束缚,或者捶击,或者分解各种关节,或者用火炙烤,或者以镕化的铜水浇灌其身体,或者剥其皮,或者以草填腹,或者拔其舌头,或者刺其身体,或者锯开其身体,或者在铁臼中捣碎,或者轮流损坏其形体,迫使走上刀山爬剑树,不让停止,抱火热的铜柱,或者挑其眼睛,或者破坏耳根,截断手足、割掉耳朵和鼻子。
已经截断手和脚的人再活过来,又举起身体放进大铁锅中;再以铁叉扰动其身体,不让停止;再从铁锅中提出来,活生生地拔去脊椎骨上的筋;再用燃烧的车投入火热炙烤的地狱中;再入热屎地狱中;再入铁刺地狱中;再入灰烬地狱中;再入刀树地狱中;再让仰卧用热铁丸迫使吞下;肠胃和心、肺、脾、肝、肾五藏全都烧烂;又从身体下面穿过;再用镕化的铜水从口里灌进去,从下面穿过,这其中遭受的苦难,要等到罪业结束,然后才可以出来。就是这样,国王。众生灵堕入地狱,遭受的报应就是这样,都是由于前世,不能用佛法治理所招致的结果。
  这时世人之尊,就用诗句这样说:
人生百年的放纵,后来招故入地狱。
这样究竟何必贪,遭受罪报难计算。
  国王,以佛法治理,自然救济身心。父母、妻子、奴婢、亲属都将会保护国家的事业。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常应当以佛法治理教化,不要用并非佛法教化。人的生命极其短促,在人世间只是须臾之间的岁月,生死轮回长久,有许多苦难。倘若死期来时,这时呼喊哭泣,骨头关节脱离分解,身体烦燥疼痛。那时没有可以救助的人,没有父母、妻子、奴婢、仆人和随从、国家、人民所能救的。有这样的苦难,谁又能代替呢?只有布施、持守戒律,语言和悦,不伤害别人,做各种功德,修行各种善的根本。
  这时世人之尊,就用诗句这样说:
智慧的人当惠施,一切佛都会赞叹。
所以修行清净心,没有懈怠傲慢意。
人为死亡所逼迫,遭受极大的烦恼。
如果堕入恶趣中,没有痛苦休息时。
倘若还要欲来时,就会极受于苦恼。
诸根自然受破坏,由于恶报无休息。
如果医师来看时,集合各种草药服。
不能遍及其身体,由于恶报无休息。
倘若还要亲族来,问其财产和资本。
耳朵也不能闻声,由于恶报无休息。
倘若还能移在地,病人卧在其上面。
形如枯槁树木根,由于恶报无休息。
倘若已经生命终,身命意识已离去。
形如墙壁的尘土,由于恶报无休息。
倘若还有人死尸,亲属抬到坟冢间。
这是没有可持者,唯有福报可依据。
  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应当追求方法,布施修行福业,今天不这样做,将来后悔无益。这时世人之尊,就用诗句这样说:
如来由于福德力,降服魔王和眷属。
今天已还佛善力,是故福报力最尊。
  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当念作福,为恶寻当悔,更莫复犯。这时世人之尊,就用诗句这样说:
虽然行为原极恶,悔过逐渐会消薄。
就是及时于世间,恶业根本皆消灭。
  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切莫由于自己的身心,行为邪恶,切莫对于父母、妻子、出家修行的人、婆罗门,行为邪恶,学习邪恶的行为。就是这样,国王,应当这样学习修行。这时世人之尊,就用诗句这样说:
并非父母和兄弟,也非各种亲属们。
能够免此厌恶事,都会消泯归于死。
  就是这样的缘故,国王。从今以后,应当以佛法治理教化,切莫以并非佛法教化。就是这样,国王,应当这样学习修行。”
  这时波斯匿国王,听了佛陀解说之后,心中欢喜且信奉修行。
【辨析】
本篇同样由王问佛答,采用了事实论述和佛教义理交替论证和讲述的方法,针对佛教理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悭贪、瞋恚、愚痴十种恶业,反之为十善 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说。
佛陀的叙述包括了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讲述了生命短促,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如电光石火,瞬间而过。继而论述了善恶的报应却漫长,隐喻出人生虽短,但其间的善恶业缘,报应却极为漫长,不可计算的意蕴。
二是逐一对十种恶业,所对应的十种恶报进行了解说。说明了做恶的业缘,不会消泯的意趣。采用了排序铺陈的表现手法。
三是用排列组合的方式,例数了地狱的三十种苦难,极具想象力,对于苦难的社会、残酷的现实,都是一种变相的表现形式。真实地刻画了人心的残酷,比地狱毫不逊色的历史真实。波斯匿国王,为了大权独揽,不惜杀了同父异母的一百位王子的事例,可见一斑。
四是劝诫国王人的生命极其短促,在人世间只是须臾之间的岁月,生死轮回长久,有许多苦难。倘若死期来时,没有能代替的人。只有布施、持守戒律,不伤害别人,做各种功德,佛法治理教化,才能消灭恶业的根本,不会遭受的恶报。
全篇在义理上,把对国王,进行除恶向善佛法教化的善缘贯彻始终,反映出佛陀心系国家命运、人民苦难,弘法利生、嫉恶如仇的立场。 
 

上一篇:荆三隆:《长阿含经》本缘品释读

下一篇:荆三隆:《中阿含经》之221箭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