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三隆佛典  >  周玉茹:《杂阿含经246天魔波旬觅牛经》

周玉茹:《杂阿含经246天魔波旬觅牛经》

2020-08-05
二四六  天魔波旬觅牛经
【题解】
本篇叙说了天魔波旬以觅牛为由,想要扰乱佛陀的清净心,却反而被说服的故事。
【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尔时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我今当往,乱其道意。”时魔波旬,化作御车象类,执杖觅牛,着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执牛杖,至世尊前问言:“瞿昙,见我牛否?”
世尊作是念:“此是恶魔,欲来乱我。”即告魔言:“恶魔,何处有牛,何用牛为?”魔作是念:“沙门瞿昙知我是魔。”而白佛言:“瞿昙,眼触入处,是我所乘;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是我所乘。”复问:“瞿昙,欲何所之?”
佛告恶魔:“汝有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彼无眼触入处,无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汝所不到,我往到彼。”尔时天魔,波旬即说偈言:
若常有我者,彼悉是我所。
一切悉属我,瞿昙何所之?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言有我者,彼说我则非。
是故知波旬,即自堕负处。
魔复说偈言:
若说言知道,安隐向涅槃。
汝自独游往,何烦教他为?
世尊复说偈答言:
若有离魔者,问度彼岸道。
为彼平等说,真实永无余。
时习不放逸,永离魔自在。
魔复说偈言:
有石似段肉,饿乌来欲食。
彼作软美想,欲以补饥虚。
竟不得其味,折嘴而腾虚。
我今犹如乌,瞿昙如石生。
不入愧而去,犹乌陵虚逝。
内心怀愁毒,即彼没不现。
【译文】
第二四六篇  欲界天魔王觅牛喻理经
 
我曾亲自聆听了佛陀的教诲:
那时佛陀,住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都王舍城东北侧的灵鹫山修行。那时世人之尊在清晨穿着袈裟手拿钵盂,走进王舍城乞食。  
这时欲界天神魔王,心里想:出家人佛陀在清晨穿着袈裟手拿钵盂,走进王舍城乞食,我现在应当前往扰乱他的清净心。当时魔王,就变化成一位像驾车的车夫,手拿着木杖在找寻牛,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头发蓬乱,手脚都开裂,手中拿着牛杖,来到世人之尊面前询问说:“出家人,你有没有看见我丢失的牛呢?”
世人之尊这样心想:这是邪恶的魔王,他想要来扰乱我。于是就告诉魔王说:“恶魔,何处有牛呢?你要牛做什么?”
魔王也这样地想着:出家人佛陀已经知道我是魔王了。于是就回答佛陀说:“出家人,眼触入处,就是我的驾座;耳、鼻、舌、身、意等接触之处,也是我的驾座。”魔王又问:“出家人,你想去那里呢”  
佛陀告诉邪恶的魔王说:“你说有眼睛接触之处,有耳、鼻、舌、身、意等接触之处;然而如果没有眼睛接触之处,也没有耳、鼻、舌、身、意等接触之处的话,你不能到达的地方,就是我要前往的地方。”这时欲界天魔王,随即用诗句说:
倘若常有说我者,这样就是我所有。
一切都要从属我,佛陀你往何处走?
这时世人之尊,用诗句回答说:
倘若说有我的人,他所说的我则非。
是故了知是魔王,随即自己现原形。
魔王又用诗句说:
倘若你说能知道,安宁证悟向清澄。
你独自前往就行,何烦教化其他人?
世人之尊,又用诗句回答说:
倘若有远离魔者,问我度脱彼岸道。
就为他人平等说,真实永远无所余。
随时修行不放纵,永远离魔得自在。
魔王又用诗句说:
有石块相似段肉,饥饿乌鸦来欲食。
它做温柔美妙想,想以石头补饥渴。
终究不能得其味,折了尖嘴飞天空。
我在今天如乌鸦,佛陀犹如石块生。
不能扰乱愧而去,犹如乌鸦逝空中。
内心怀着愁和恨,随即隐身不出现。
【辨析】
天魔,指在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名叫波旬,经常扰乱佛陀的清净修行。一切佛出世间,都要与其同世之魔障,进行较量而修行成道,而且魔王各有不同。波旬乃释迦佛出世时之魔王,有无法估量的眷属,常害佛道。在佛陀的本生故事里,波旬就是障碍佛法修行的象征。在本篇中,魔波旬以觅牛为由,企图扰害佛陀,最终被佛陀说服。

上一篇:谢志斌:《杂阿含经405人身难得经》

下一篇:郭平:佛为富楼那说忍辱经(杂阿含经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