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三隆佛典  >  郭平:杂阿含经373四种食物经

郭平:杂阿含经373四种食物经

2020-08-11
四种食物比喻经
 
我曾亲自聆听了佛陀的教诲: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由给孤独长老买下并献给佛陀的,一座在原来王子的林园中建造的寺院里。这时世人之尊,告诫弟子们说:
“有四种食物资助利益众生灵,使得众生灵停住世间摄取享受增长滋养。是哪四种呢?一是、日常抟揉的粗食,二、满足细滑的触觉食物,三、意念思想食物,四、法理知识食物。
什么是佛弟子观察日常所食?比如有一对夫妇两人,只有一个儿子,喜爱护念抚养长大,想要远度旷野,道路艰险难行,粮食缺乏吃尽,十分饥饿困倦,无计可施、没人救济理会,夫妇二人作这样的讨议说:‘正好有一个儿子,虽然极其疼爱护念,但是倘若吃了他的肉,可以度脱艰难,莫让三个人一起饿死在这里。’作这样的计谋以后,随即杀了他们的儿子,心含悲伤两眼垂泪,强迫自己吃下儿子的肉,得以度脱旷野。为什么,佛弟子,那对夫妇共同吃了儿子的肉,是一定要执取吃了其儿子的肉味,是贪吃美味而获得了快乐吗?”回答说:“不是的,世人之尊。”
佛陀再问:“佛弟子,他们强迫自己吃下儿子的肉,是为了从旷野中的艰险道路度脱吗?”
答言:“是这样的,世人之尊。”
佛陀告诫佛弟子说:“凡人用食日常的食物,应当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话,日常的食物断除了知;日常的食物断除了知以后,对于五种欲望的功德贪爱则断除;五种欲望的功德贪爱断除的话,我不曾看见那些博学多闻的圣明佛弟子在五种欲望的功德上还剩余有一处烦恼而不断除者。因为有一处烦恼系着的缘故,则还往生到这个世间。
什么是佛弟子观察触觉食物?比如有一头牛,被活生生的剥去了牛皮,全身上下每一处,有许多的虫子唼咬用食,沙子尘埃泥土落在牛身上,杂草灌木针扎穿刺牛身;倘若牛依靠在地上,就被地上的虫子所吃咬;倘若牛依靠在水里,就被水中的虫子所吃咬;倘若牛依靠在空中,就被飞虫所吃咬;无论躺卧、起身,都常常有痛苦毒害这个身体。这就是,佛弟子,在那里接触而吃食,应当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话,接触吃食断除了知;接触吃食断除了知的话,苦受、乐受、舍受则断除;苦受、乐受、舍受断除的话,博学多闻的圣明佛弟子对于以上的事物不再造作,因为所造作的已经做完的缘故。
什么是佛弟子观察意念思想食物?比如在一处村落或城镇的边上有火燃起,没有烟雾、没有炎火。这时,有成年得男子聪明机敏智慧,背离痛苦取向快乐,厌恶死、乐于生,心中这样想:‘那儿有大火,没有烟雾没有炎火,行走经过应当回避,莫让自己堕入其中,如果堕入必死无疑。’作这样的思维,常常心生思想愿望,舍弃远离而去,观察意念思想食物,也像这样。这样观察的话,意念思想食物断除;意念思想食物断除的话,苦受、乐受、舍受则断除;苦受、乐受、舍受断除的话,博学多闻的圣明佛弟子对于以上的事物不再造作,因为所造作的已经做完的缘故。
佛弟子们,什么是观察法理知识食物?比如国王,有防卫巡逻的人,捉捕劫匪盗贼,捆绑押送到国王的住所……如同前面的须深经中所广泛解说的,因为那种因缘,遭受三百只矛穿刺之痛苦觉悟,白天晚上痛苦不间断,观察法理知识食物,也是这样。这样观察的话,法理知识食物断除了知;法理知识食物断除了知的话,则名色断除了知;名色断除了知的话,博学多闻的圣明佛弟子对于以上的事物不再造作,因为所造作的已经做完的缘故。”
佛陀解说此经后,佛弟子们听到佛陀这样解说,都心中欢喜且信奉修行。
【辨析】
本篇佛陀解说了应该如何观察四种食物的义理,用比喻、例举的方法,帮助佛弟子们理解什么是观察四种食物。
抟食,就是观察日常所食,是欲望所求的食物,经文举例说:一家三口人在旷野中断食,为了活命,父母杀子食其肉,即说明抟食就是人为了生存、满足欲望的食物,甚至是杀人食肉;
触食,就是触觉食物,指满足细滑的触觉食物,也特指卵生动物的食物,本文中则是例举虫子接触咬食,经文举例说:活牛被剥皮后,地上的、水中的、空中的虫子就都来咬食,即说明触食关键在于紧密的接触;
意思食,就是意念、思想等意识活动,经文举例说:成年的有智慧的男子,知道某处有大火燃起,眼前并未见到烟雾火焰,但能通过推理知道有危险,必须回避、远离危险,即说明意思食具有思维、推理、决断的特征;
识食,就是知识食物、法理食物,经文举例说:在某国,盗贼盗窃被抓,国王下令用三百只矛刺杀来处罚。处罚之痛苦,可以在其他人的认识中产生震慑的作用,使得其他民众害怕遭受重罚的后果而不敢犯罪。而这种敬畏王法的认识,或者遵守王法的常识、知识,就是识食。

上一篇:周玉茹:佛陀佛陀具体解说十二因缘经

下一篇:谢志斌:杂阿含经440较量湖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