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牛彦童
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关爱的海洋中。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我们往往对自己熟悉的人发泄内心的情绪,责怪,抱怨他们,却对陌生人保持着彬彬有礼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小事中,父母稍有不对,就对父母记恨不已。开始对父母关心的唠叨和行为感到厌烦,无意间,我们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认为他们是难以理喻的,渐渐地对他们充满了怨气。可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慢慢明白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父母对自己的爱一分都不曾减少。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也存在着这些问题,而且由于父亲长年外出工作,我与父亲之间的问题才是最为突出的。在我记忆中父亲的形象是十分平面和简单的。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父亲现象,像巍峨的大山,沉默不语,却为儿女默默撑起了一方天地,用他那宽阔的肩膀,默默地为每一个儿女遮风挡雨。这是父亲在我心中的总体印象。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和与父亲的相处,我渐渐能够理解父亲,甚至认为父亲会是我的榜样。
我关于父亲的最初记忆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那应该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外出,到了饭点。他问我是在外面吃,还是回家吃饭,我当时选择了在外吃。他先给我买好了饭,让我自己一人找个位置坐下。当我端着饭,看着每个桌子上好像都有人,害怕自己往前走,父亲就不会跟着来。所以我就死活不肯去找座位,中间经历了什么我已经忘记,但我记得我最后哭了。我抱着栏杆嚎啕大哭,那一瞬间让我有了对父亲的最初记忆:严厉,难以相处。我对他产生了怨恨和畏惧。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能记得更多的事情,但父亲似乎很少打我,甚至是没有,我也没有像那一次那样哭过。所以我一直在想那次我是为什么开始哭,是因为胆小害怕开始哭,还是因为父亲教训了我才开始哭?可能因为年龄太小,我唯一深刻的印象只有自己在哭。这也导致了我一直在心中对父亲有一丝畏惧。
而我真真切切被打是因为我打了别人。那是在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我们在玩什么上产生了分歧,而他们不采用我的想法。我一看他们不按照我的提议,就捡起一块石头威胁到要砸他们。最终,那块石头从我手中飞了出去,砸中了一个人。我记得父亲追着我,切切实实地打了我,但似乎没有过于用力。在被打之后,我也仿佛知道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一直在外游荡,直到天黑才敢回家。在这以后的记忆中,父亲好像再也没有打过我。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与他相处的时间不够长。这还导致了我与他之间存在一些隔阂感,对他感到一些陌生。所幸,随着时间的增长和一些经历,我开始理解父亲,懂得了他对我的爱。
每年暑假,父亲都会带着我去他工作的地方。这是每年我与他相处的最长时间,也是在这些时间段里我渐渐懂得了父亲。我还记得他因为在游乐场中找不到我而焦急地跑遍了整个区域;会在晚上和我一起探讨白天的行为有何错误;用身行告诉了我对待工作和他人的正确态度;让我明白了身为一个男人要对家庭付出的责任······在于他相处时,能够感受到他对我的尊重与教育。从母亲那了解了父亲的过往经历后,我又感觉到了他的努力与拼搏。甚至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安于现状,一直在学习与提升。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也感受到了父亲所承受到的压力。他仿佛总是在协调各方,但却没人能够为他做出一些妥协。我曾和他针锋相对,对他大发脾气。但是,最后却是他来劝解我。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深,“在你爷爷还在的时候,我也经常和他顶嘴。”这一瞬间让我感受到了他的虚弱,也让我突然感觉自己以前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后来,在与朋友交流中谈及各自的父亲时,我突然发现父亲对我爱以及无数的优点。虽然,有时他会做出一些错事,但他会在我大哭不止时,安慰我,最终将饭菜打包回家,看着我快乐地吃着;也会在我犯错时,用言语教育我,而不是一味的采用棍棒教育。是他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男人就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对待自己的家庭要专一负责。生活中有很多无奈,但那就是自己的责任,无法摆脱,只能努力拼搏争取获得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