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网  >  里仁漫谈  >  从神秘巨星反思中国文化产品的局限

从神秘巨星反思中国文化产品的局限

2018-04-23
从神秘巨星反思中国文化产品的局限
印度电影在中国越来越有市场,近日登陆中国的《神秘巨星》又感动了国人。这个故事元素有网络视频,有歌星大赛,有家暴,有中学生,有早恋,有明星离婚大战,有梦想,有抗争,有奇迹,有母爱,有姐弟情,有吉他,有歌声,最主要是菜鸟逆袭成大神,基本满足了国人当下精神消费需求,赚了不少眼泪。
几十年来,从香港电视剧《上海滩》、日本《血疑》及《聪明的一休》、大陆电影《少林寺》,到九十年代香港大片、欧美大片流行于中国各地各级录像厅,到新世纪韩国情感剧风靡大陆电视及网络,新一波的印度剧正在抢占更多的中国文化市场。印度电影在感染力和弘善能力上,已经甩中国几条大街了。这背后实际是文化实力的竞争,我们提了多年文化软实力,实际我们没有什么进步。问题在哪呢?
张艺谋的片子画面美,但没有真情,更没有思想;冯小刚的片子历史印痕深,深刻,但缺少正能量;周星驰的片子无厘头过浓,娱乐过深,缺少了精神力量。总之,目前我们的影视缺少精神信仰高度,缺少真正正能量的批判性,过于世俗化,很浮躁,对人性的光辉挖掘远远不够。影视界,如教育界、学术界一样,浮躁有余,精神动力不足,对时代文化元素把控能力也差强人意,尤其是从平凡挖掘伟大的能力太欠缺。过于符号化的生活,丧失了生命的感受力,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但问题还在加深,幸福与我们距离越来越远,只能借助外国的文化力量感动我们。文化创新口号很响,但都如思政教育一样,难以入脑入心,我们缺少心灵游走的时间空间,腐败官员追求感官刺激的价值引领还没有根本改变。今天,同日上映的美国电影《奇迹男孩》,也是这样舒张人性光辉的故事,它教育人,改造人,让人走向光明。我们的文化产品缺乏走向光明的力量,自由光明是国人的时代需求,但市场化的导演缺乏了自由光明的力量,充满着《废都》的气息。时代呼唤中国影视巨人的崛起,希望印度波之后,是中国波的兴起。但需要思想自由奔放时代的全面来临,但需要走的路似乎还很远!2018122

上一篇:小议教师教学评价

下一篇:读《失去生命的野性将失去一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