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有言道:“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孝敬老人首先便是要孝敬父母,正所谓《弟子规》中所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我国历史中从来都是把孝道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古时为官之人便有丁忧一说,守孝三年,足以见的孝道在我中华民族之地位。我们从古至今就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以他作为区分人与禽兽的标准。这是我国几千年来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今天,我想说说我的父亲。我与父亲相处不多,从小到大和他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超过两年,他在南方打工,我跟随姥姥在北方生活,两三年他们过来看我一次,大概不到一个月就又要走了。我和他在我的人生前17年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他人生的最后一年,我18岁,高三的那一年时间多。在我高二结束时,母亲突然打电话给姥姥说要回西安住,我当时听到很开心,毕竟我终于能见到父母了。然而当他们到来时,噩耗也随之传来,父亲患上了鼻咽癌,在南方做过一次手术,并不理想,他想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多看看我。现在想想,最后那一年我是多么的混账,没有多和父亲说说话,没有多给他倒倒水。母亲当时没给我说父亲不行了,他们说我高三了,很重要,当时他们说父亲是良性的,休息一年就好了。然后我也没有太在意,有时父亲过来看看我学习,我还说他身上药味太重,让他离我远一点,真的是太混账了。再往后在我快要高考的时候,父亲突然说他想家了,想回四川看看,我说行,你想去就先去,等我考完试再去找你,后来才知道这是父亲觉得自己坚持不了了,不想打扰到我学习,也想要再看一眼自己出生的地方。在我刚考完试准备动身的时候,母亲突然打电话说我父亲去世了,这对我当时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我还说一同和他爬山,带着考上大学的荣耀让他在村里骄傲自豪。当时的我是浑浑噩噩,真的很后悔最后没有多和他说说话。
我的父亲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山区中,我的爷爷在父亲十来岁的时候就因为从工地摔下来成了疯子。父亲便不能再读书了,他要出去谋生。我的父亲就是这样成了一个文盲,但他却从没有后悔过辍学出去务工,因为当时的他别无选择,只有这样他才能养活自己,养活他的父亲、我的爷爷。在孝道这一方面父亲做的真的是非常好,他养了爷爷近四十年,他可以选择自己少吃也要让爷爷吃到好的。我觉得这一点我要向他学习,我没有做到他那样。他总说自己没知识没文化,要我好好学习。但我觉得他很伟大,他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尊老孝老,他有很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为人很好,他打工的时候人家一有活想到的便是他,他也懂很多大道理,他的献血证可以放一床。他可以苦了自己,但却不会苦了他的父亲,不会苦了他的孩儿。因为没知识,不认字,他做清洁工,蹬三轮,打孔刷墙……只要他能干的活他都干,再苦再累也不要紧,只为了能够让他的上下两代人过的好一点。这就是我的父亲。
“子欲养而亲不待”,经过了父亲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如此,孝敬父母从此刻做起,不要让以后的自己后悔。当你与父母产生争执时不要顶撞,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要再惹父母生气了。当你觉得父母说的不对、很烦他们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会发现父母是那么优秀,有那么多优点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