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闻见录
公交车让座伦理
205车上,七十岁的大娘,就站在十六七岁的农村少女座旁,一站、两站、三站过去了,少女没有站起来,依旧沉浸在手机视频里,好像没看见。按正常眼神余光判断,不可能不清楚自己身边站着个岁数大的老太太。如果是有点同情心的,也许早就站起来了。为什么少女做不到呢?
前时,看到新闻上,一位老大爷为了和年轻人抢座位,大打出手,之后气死在公交车上了。有人批评大爷粗暴,说他身上有文革习气,好像这么推理有点难服人。现在许多青年人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给老年人让座?这个伦理问题症结在哪儿?是什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显然,如果站在她身边的是她老妈,她绝不会坐着,只是不让给陌生人而已,就连接二连三入狱的腐败人员也是爱家人的,这一点伦理还是在的,看来关爱是有差序的。但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直是我们倡导的传统。我就按这个标准来做,以致内人怨语说适合给人家当后爹,作亲爹是不合格的。其实在经济上,也是觉得比自己收入低的人还有很多,看到那么多比自己收入低的人需要帮助,自己继续增长收入,心理都有负担,毕竟社会资源就那么多,你占多了,也就是别人占少了,这种想法在今天是反常的,就是许多人说的傻子。父母都希望自己儿女衣食无忧,过更加富裕的日子,问题是不共同富裕,我觉得是不正常的。也许来自底层,思考角度不一样,当父亲说农村一亩地补贴一百元,民办教师每月补贴八十元,过六十岁每月补贴八十五元,还在感谢政府时,我就没法不知足。许多人不是民办教师,每月没有那八十五,比老爹还不如。靠天吃饭的农民,半辈子为共和国奉献劳动,国家反哺那么少,还很知足。农民受个天灾,收入锐减,他们也可以硬扛。想想城里孩子,一年上各种辅导班都是农民一个家庭一两年的纯收入,我还能说什么呢?但城里的攀比,许多家庭过得其实心态可能不如农民,充满恐慌焦虑,感觉经济压力大。思考让座的事,扯到这了。
是城里人没有那么多同情乡下人的心,社会对他们冷漠,他们也回馈给社会了。人人之间,经济收入差距拉大,心理距离也拉大了,各阶层之间缺同情心,即便同一阶层的个体因经济原因也原子化了,彼此也缺乏同情心了。多数人希望自己资源多占些,否则没安全感。公交车座位也是资源,底层人可下占了,愿意无私奉献的就少了。只要继续按照没有伦理底线的市场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会继续加剧。当我们批评人家没有伦理时,是不是人家多年来也没有感觉到你的温暖。情侣、夫妻当以经济奉献多少来谈爱的厚重时,那还能有温暖吗?看基督徒结婚,牧师主持仪式,都会问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灾难,彼此爱否?没有这个应许,就不要结婚了。因为占个座位都是资源的时代,谁还敢奢谈爱呢?
衡水老汉一席谈
衡水老汉,农民,上有八十岁父母,下有一儿一女。老汉壮时打工赚钱养家,供孩子考学读书,曾经干过化工及织布厂机械工。如今儿女长大成人,儿子研究生毕业,就职咸阳供电局,儿媳税务局,已经购房,如今也育子。老汉夫妇为照顾孙子赴咸阳几年了。今惦记老父老母,回家看望。老汉言及自家四亩田,前两年租出去了,每亩收800元。今年因租户没有赚到钱,再降200人家也不愿意租了。几年前自己盖的房子也空着,老家有老弟可以照看下。老汉父母,自己住,老父亲有脑梗后遗症,行动已有问题,母亲还可以做饭。即便有儿女,农村养老已是大问题。老汉父母,连同保险和国家补贴,一个月不足200元,俩人合计生活费每月最多400元。关于合作医疗,许多人不愿意交了。目前医院还存在这样情况,医生会问是自费的还是合作医疗的,自费的如果是10元,合作医疗的就可能是20元,还有些药不在报销范畴,农村医疗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即便住院,也是自己先筹钱住院,一个月后才能报销了。
老汉所谈,农村有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1.农村养老;2.免费医疗;3.农田再承包;4.闲置农房利用。
天津包装袋老板问题启示
国家倡导环保,包装袋生意有下滑。目前,国家为防雾霾,从10月到第二年三月,北京等21座城市污染企业都要停业。问及包装袋是否影响食品安全,答曰:虽说生产时加工温度几千度,但还是有影响的。如果生产环保能化掉的包装盒包装袋,成本太高,高于平时近一倍多不止,比如有污染包装袋1.2万一吨,环保的需要2.4万元。虽然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污染袋生产,但因为有利可图,生产企业会继续。目前,包装袋加工成本很高,一吨不赚两千元一般人不愿意干,现在普通工人工资也要四五千,技工要到上万元,利润低了,根本玩不转。只要不拆厂子,污染袋生产会继续,尤其是快餐物流业如此挺进情况下,需求量还会加大。
我想环保袋应该国家统一提供,否则未来垃圾及人身健康都将是大问题。不知道关注民生的老爷们是否在思考这问题?当然,就是停工的几个月,许多工人一年收入也锐减。如果关停,下岗工人就不是个小的社会问题。不关,长久将是以国人的健康为代价的。
西工大自动专业研究生的喜忧
某研究生,帅小伙,25岁,聊城人,本科毕业于长安大学,今年西工大硕士毕业,应聘北京某军工研究所。自言本科所学几十门课,能与现专业对接者仅十数门,大部分与硕士方向无关。本科阶段,感觉在城乡生活转化上进步比较大,专业上没感觉。硕士阶段,跟导师作项目,才觉进步很快。硕士毕业找工作比本科好找,待遇起步也远高于本科起步,觉得读研很值。问及应聘程序,一般单位来校招聘,投递简历筛选,用人单位面试,或有笔试,一般侧重专业具体问题,专业方向对接不紧密的,除非各种证书奖项多者,可以考虑,但用人单位还是愿意要专业强的。西安面试完,北京再面试一次。谈及薪资待遇,刚毕业是可以每月到1.5万的,住的是单身公寓,免费住,公寓在结婚后退还。北京年薪三十万也是买房有压力的。未来喜忧参半!
空军某地勤部战士即将复员
某战士,衡水人,从学校入伍,已经九年,年届30,未婚,一说一笑,有点腼腆。吃住于军队,月薪7000元,每年有四十余天假期。明年复员,可得复员费30余万。他言及军队纪律很严,自由打电话时间很少。平日手机放到透明盒子,锁起来,让检查者一看便知,也随时接收检查,基本是没有隐私的。每年随勤到各军用机场执勤。言及在新疆地勤时,一个多月都没睡好一个晚上,那是习总去新疆前后。他说执勤维修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在军队五年,很有收获,不过感觉也够了,再呆下去,也没有多大发展空间。明年就可以脱下军装,自由择业了。
看得出,军队比高校更单纯,未来在等待他适应。祝他一路平坦!
安康某实验中学学生
学生某,男,16岁,身高一米七以上,安康某私立学校高一学生,一年缴学费2.5万元。父母及妹妹在西安打工,一家三口于沙井村开了家修脚店。学生暑期放假到父母店中要打工,临时做了包皮手术,虽然一周康复,因父亲心疼儿子,不让儿子干。儿子倔强,在没有通知父母情况下,顺走母亲钱包1000元钱,南下苏州去打工。学生身上没有手机,父母不知其去向,家长很紧张。幸父亲知其上qq,网上一查果然发现了,原来在苏州找工作,自言要在那里打工,并联系好了工作,原定干到9月1日,父母一听,说不可以,学校是8月25日开学,赶不上开学怎么行。他只好说,身上已经没钱买票,母亲赶紧汇去300元,让他买票回来,父亲还告诫母亲回来后,不要发火批评他。母亲哪敢呀,自七年前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孩子一直吃住在学校,他们也很少了解孩子,已经完全把教育交给封闭的学校了。未来孩子会如何呢?
孩子想打工,是看到了父母生存的环境,在没有改造的民居里,过着很简单的生活,靠钟点修脚谋生,三口人赚钱养他。父母租的门店每月1500元,修一个脚要20元,要修75双脚够房费。水电费,餐费呢?虽然自己做,那三口也至少花费1500元,又要修75双脚。他学费2.5万,要修1250双脚,这需要多久呢?
据说沙井村原来人口有11万,现在许多人自己按揭买房了,现在村里才有6万多人了,也就是生意不如以前了。学生是心疼父母及妹子,才要打工的。16岁敢一个人出去闯荡,还是有点胆子的,只是没有一技之长,能干什么赚钱呢?
公立学校义务教育办不好,私立教育高收费,这是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孩子没有家庭温暖,过早交给了社会,心理问题会有后遗症。为了赚钱,把赚到的钱回馈了房主、学校、菜商,辛苦到头只能在老家修房子,连县城的房子都买起来吃力,这样子能干多少年呢?让女儿入行了,还要世袭吗?
南街村离职人员启示
南街村离职者某甲,现居天津,年龄55岁,一儿一女都已经定居天津工作。八十年代,某甲就为南街村跑业务,销售方便面,还任国南京办事处主任、分厂经理等。南街村正面的报道,诸如领导拿250元工资,吃住集体提供,孩子上学村里拿学费,各级领导视察参观等等。这些网上都可查询到。负面的也有,如当年朱镕基视察发现南街村贷款18亿元,从营业额到利润差距很大,朱总言及以后不准再出第二个南街村,不过欠款给免去18亿,看来这个典型确实有贷款支撑一面。
与某甲类似的人,南街村人才流失有近二十余位。腐败自从副书记追悼会发现家藏有现金千万、多套房产证和黄金后,干部私心也成了一个严重问题。有些业务员、厂长及技术员离职自己干,天津某甲就是在副书记去世后离职的,与别人合伙开了包装袋厂,14年已在天津买了两套96米的房子。目前厂子让别人经营,自己分点红,平时出去跑点单子,此次到西安,一单就赚6万,就几天时间。看来南街村培养了一批人才。
他言及当年业务的艰辛,班长喝凉水吃烤饼,幸遇到北京贵人,从送面粉起家,后赢得北京华丰方便面品牌,才真正发家,尤其军队生意做了不少。因与军队关系,前些年南街村车辆还用过军队车牌,甚至村武装部负责的都吃军饷。目前盈利的是面粉厂、彩印厂、胶印厂、拉面厂、南德调料等。有些自己出来混得不好的,如原来一位总经理被人骗了几百万,又硬着头皮返回南街,作了检讨,后来又让当分厂领导,也管过业务。
问及南街教训,谈及主要是班长一元化领导,如当年的永动机项目,搭进去三四千万,后面又拆建不少,也浪费不少。银行不房贷后,经济受影响很大,要不是免掉18亿,这个典型早出问题了。九十年代干部作风还很好,新世纪以来,干部腐败了,副书记及财务主管,都问题严重,这让人心受到很大冲击。当年成车粉条、方便面等运到山东军区和郑州警队,实际都是给客户送礼呢。主管送礼的就是副书记,几十万几十万地现金提取送,究竟送没送,谁知道呢?家族化,一元化,外去人才容易遭到下面本地人排挤,所以有些人干一段时间就走了。方便面下滑,主要也是广告投入不够,单靠领导来访式的官样广告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中,共产主义小社区排除人私心是难以化解的课题。光靠唱红歌,领导低工资,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一旦领导层被发现自私的一面,下面就会效仿,据说村里内部已经有人给干部送礼了。250的傻子管理模式受到内外冲击,不知还能坚持多久呢?